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三国 > 曹植(192-23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13222720

喜雨诗

曹植

太和二年大旱,三麦不收,百姓分为饥饿。

天覆何弥广,苞育此群生。

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

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

时雨中夜降,长雷周我庭。

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注①苞:通“包”,容。②庆云:祥云,此指雨云。③郁述:同“郁律”,雷声。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雨”之情源于旱情消除,百姓不再饥饿,反映出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关切。
B.天旱不雨,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凄苦,诗人以悲伤的笔触揭露社会的黑暗。
C.“弃”与“惠”、“憔悴”与“滋荣”对举,突出了天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D.诗中的“时雨”与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好雨”,都有“及时雨”的意思。
2.全诗运用哪些写作手法表现“喜雨”之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曹植(192-232)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下列小题。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 清风吹我衣。

游鱼潜渌水, 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 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 今来白露唏。

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 凄怆内伤悲。

【注】①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②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属于近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
B.三、四句写鱼儿安然游于渌水之中,翔鸟自由地高飞云天,俯仰有致,意境开阔。
C.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游子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
D.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子”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
2.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它们表达的情感有哪些不同?
2017-03-16更新 | 20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鰕䱇

曹植

鰕䱇游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

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注】①鰕:同“虾”;一说大鲵,一种小鱼。䱇:即“鳝”,黄鳝一类。②潢潦:雨水积的水池。③“雠高”句:一作“高念翼皇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即勃发一股怫郁不平之气,表达了对追名逐利的世俗小人的轻蔑讥斥,也表明了自己的一腔壮志豪情。
B.第五至十句,进一步说明世之有识之士应当效鸿鹄之志,以成就大德、大业,可世人大多汲汲奔波于仕宦之途。
C.自十一句以下,转入对诗人志向内涵的生动披露,展现了一位烈烈多气的壮士形象,英挺而柔美之姿腾跃而出。
D.结尾慨然长啸,是慷慨高歌中突发的变徵之音,与开篇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不遇知音、壮志难酬的愤懑和悲怆。
2.本诗为拟乐府《长歌行》之作。从古诗“长歌正激烈”可知,它的曲调是激烈悲壮、动人心魄的。本诗是如何体现“激烈”这一特点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3-06-02更新 | 22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杂诗(其六)

曹植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注】①这首诗大约写于建安19年,当时曹操南征作战,令曹植留守邺都。②观:即是阙,宫门的望楼。③亮:诚然。④丧元:丢掉脑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波澜迭起,气象万千。造语悲壮雄浑,结构严整紧凑,体现出很高的艺术成就。
B.“周千里”的“周”字用得确切而有气势。“周”者,遍也,向东南西北四周遍地远眺,都能望到千里之外。
C.“国仇”两句是说国仇未报,为了消灭敌人,我甘愿献出生命。表现诗人欲亲赴前线、为国捐躯的志士情怀。
D.最后两句写弦声转急,琴声悲凉,含蓄婉转地传达出诗人昂扬激越的心境。
2.“烈士多悲心”的“悲”和“弦急悲声发”的“悲”,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3-07-04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