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 题号:1340662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意

陆游

风吼江郊雪意浓,云如两阵决雌雄。

山寒酒过平时量,窗黑书亏半日功。

闲话更端茶灶熟,清诗分韵地炉红。

不须遽觅华胥路,更俟天花落坐中。


【注】①两阵,一作“雨阵”。②华胥,典出《列子·黄帝》,黄帝梦入华胥仙国,该国百姓听任自然,甚为自得,后遂用指梦境、仙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描写出大雪将至之时风起云涌的宏大气势,为下文表情达意提供了背景。
B.颔联下句着一“亏”字,意在抒写诗人为饮酒过量不曾读书、虚度时光感到遗憾懊恼。
C.颈联将视角置于室内,用白描手法写出围炉煮茶、闲话家常、分韵作诗的生活状态。
D.尾联卒章显志,通过恰当用典、比喻和想象,表现出雪降之时如入仙境的奇妙意趣。
2.诗人为什么会感觉自己置身仙境?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登城北门①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写诗人登楼所见所想,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之思、赤子之情跃然纸上。
B.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渐衰颓的情况。
C.“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恋之情。
D.“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指作者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感慨良多,铁马往事仍萦怀。
E.“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魂牵梦萦”正是其收复失土、报国心志的抒发。
2.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
2018-01-05更新 | 18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寓驿舍

陆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

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

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①驿舍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家垒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
B.颔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指出自己重来旧地,亦表明诗人不与世俗同流的归隐之志。
C.颈联中“数竹”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
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烈。
2.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2023-06-14更新 | 8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胡无人(节选)

陆游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

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②碛:沙石堆积之地。③降款:投降的文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大丈夫驰骋疆场,正赶上边塞战机,“立可乘”表现其求战心切,斗志旺盛。
B.五、六句从听觉方面来写,身披铠甲的勇士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
C.七、八句描绘了胜利后的场景,敌人势穷力竭,连夜送来降书,缴下的铠甲堆积如丘陵。
D.“汗血马”“霜毛鹰”代指贡品,诗人借以表达“四夷宾服”“天下定于一”的理想。
2.诗歌三、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2021-12-24更新 | 2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