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五代十国 > 刘昫等 > 《旧唐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856 题号:134459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质度瑰伟,有公侯之。出为蕲州刺史,颇著恩信。尝岁终阅郡狱囚,囚有自告者曰:“某有父母在,明日元正不得相见。”因泣下。元膺悯焉,尽脱其械纵之,与为期。守吏曰:“贼不可纵。”元膺曰:“吾以忠信待之。”及期,无后到者。由是群盗感义,相引而去。

元和初,迁谏议大夫、给事中。规谏驳议,大举其职。及镇州王承宗之叛,宪宗将以内臣吐突丞璀为招讨处置使。元膺与给事中穆质等八人抗论不可。指谕明切,宪宗纳之,为改使号,然犹专戎柄,无功而还。出为同州刺史,及中谢,上问时政得失,元膺论奏,辞气激切,上嘉之。翌日谓宰相曰:“元膺有谠言直气,宜留在左右,使言得失,卿等以为何如?”李籓、裴垍贺曰:“陛下纳谏,超冠百王,乃宗社无疆之休。臣等不能广求端士,又不能数进忠言,孤负圣心,合当罪戾。请留元膺给事左右。”

度支使潘孟阳与太府卿王遂迭相奏论,孟阳除散骑常侍,遂为邓州刺史,皆假以美词。元膺封还诏书,请明示枉直。江西观察使裴堪奏虔州刺史李将顺赃状,朝廷不覆按,遽贬将顺道州司户。元膺曰:“廉使(官名)奏刺史赃罪,不覆检即谪去,纵堪之词足信,亦不可为天下法。”又封诏书,请发御史按问,宰臣不能

十年七月,郓州李师道留邸伏甲谋乱。师道伏甲百余于邸院,将焚宫室而肆杀掠。已烹牛飨众,明日将出。会小将李再兴告变,元膺追兵伊阙,围之……及穷之,嘉珍、门察皆称害武元衡者。元膺以闻,送之上都。元膺因请募山河子弟以卫宫城,从之。盗发之日,都城震恐,留守兵寡弱,不可倚。而元膺坐皇城门,指使部分,气意自若,以故居人帖然。

数年,充河中节度等使。时方镇多事姑息,元膺独以坚正自处,监军使及往来中贵,无不敬惮。入拜吏部侍郎,因疾让,改太子宾客。元和十五年二月卒。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公侯之器   器:才能B.宰臣不能夺   夺:争夺
C.及穷按之   按:查办D.因疾固让   固:坚决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吕元膺“大举其职”的一组是
①尽脱其械纵之   
②元膺与给事中穆质等八人抗论不可     
③皆假以美词        
④请明示枉直       
⑤纵堪之词足信,亦不可为天下法     
⑥元膺追兵伊阙,围之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元膺任蕲州刺史时体恤囚犯思家之苦,允许他们春节回乡与家人团聚,当地的盗贼因此而感动,主动离开了蕲州。
B.吕元膺反对吐突丞璀为招讨处置使,致使出兵无功而返,险些被贬到同州,后因正气直言受赏识,才又留在皇上身边。
C.吕元膺除了能尽心规谏外,还具有军事才能,曾在平定李师道叛乱时表现出色。
D.吕元膺在任河中节度使等职时,地方掌权的军官处理政务多不守原则,只有他坚持正道,因此监军使及往来办事的宦官都很敬畏他。
4.翻译下列句子。
(1)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2)(安帝)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3)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010·辽宁沈阳·二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1】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垍弱冠举进士。贞元中,制举贤良极谏,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迁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宪宗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

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感出涕。谓垍曰:“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且宰相职当 进贤任能。君多精鉴,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吉甫籍以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垍虽年少,而明练时事,严持法度,虽宿贵大僚,不敢干以私。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新翦蜀乱,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既当国,齐整法度,请绳不轨,考吏治,皆蒙垂意听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垍曰:“以一中人罪藩臣,不可!”请授吏部侍郎。严绶在太原,其政事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鄘代之。

建中初定两税,厘定常赋,而物重钱轻,其后轻重相反,民输率一倍其初,故赋益苛, 民重困。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是民少息矣。初,拾遗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三人皆迁,及过谢垍,垍独让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垍为学士时, 引李绛、崔群与同列。及相,又擢韦贯之、裴度知制诰,皆踵蹑为辅相,号名臣。五年, 暴风痹,帝怅惜,居三月,卒,赠太子太傅。

史臣曰:裴垍精鉴默识,举贤任能,辅弼王道。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

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摘编自《旧唐书·裴垍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B.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C.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 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D.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即考核,朝廷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评价,以督促他们完成职务工作。
B.“拾遗”,唐代谏官名,分左右拾遗;杜甫曾任左拾遗,故又被称“杜拾遗”。
C.“以一中人罪藩臣,不可!”中“中人”指宦官,“监军”为唐代监督军队的官职,一般由宦官担任。
D.“弱冠”,古代男子15岁称弱冠,行加冠礼,即戴上帽子,表示已成年。但此时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垍为官正直,不受请托。裴垍任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他主持考核词判,他能坚守正道,考核官员时注重才能政绩。
B.裴垍忠君爱民,政绩卓著。宪宗平定蜀乱,裴垍参与各种机密事务,深得皇帝信任;又为民请命,废止不合理政策,为百姓减负。
C.裴垍知人善荐,举贤任能。李吉甫请求裴垍为他推荐人才,裴垍为他推荐三十多位贤能官员;因为这一推荐,裴垍获得了当时人们的称赞。
D.裴垍选贤用能,贬抑庸劣。不管是任翰林学士还是担任宰相,裴垍均能任人唯贤;对懦弱无能的地方官员,他则另选官员替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垍虽年少,而明练时事,严持法度,虽宿贵大僚,不敢干以私。
(2)故赋益苛,民重困。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是民少息矣。
2019-06-20更新 | 1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2】(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性素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太宗甚礼遇之,常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

时后兄无忌,夙与太宗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勋,委以腹心,出入卧内,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怿。

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阙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征谏曰:“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

八年,从幸九成宫,染疾危惙。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曰:“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B.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C.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D.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2.下列文化常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例如晋文公是重耳的年号,建安是汉献帝年号,唐太宗是李世民的年号。
B.名字,名是生下来不久时所取以供长辈呼唤;字则是举行冠礼时所取,以便在与人交往的场合用来自称。名与字在意思上经常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所以字又叫表字。例如屈原,名平,字原;项羽,名籍,字羽。
C.妾,伺候夫君的女子,其身份和地位低于正妻,有卑微、服从之意。古代女子自称贱妾是对自己的谦称,属于第一人称。
D.己卯,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干,天干,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亥;支,地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孙皇后爱好读书,知书达理。太宗想要与她讨论政事,但她却认为,作为女人,不可参与政事,拒绝和太宗讨论。
B.长孙皇后吸取汉朝吕后家族、霍光家族的前车之鉴,不愿兄弟子侄担任高官。她一再向太宗请求不要将兄长长孙无忌任命为宰相。
C.长孙皇后节俭朴素,在世时所用的东西,仅仅够用而已,临死前,还向太宗表明节俭下葬的心愿,不愿劳费天下百姓。
D.长孙皇后为人大度,赞赏爱护正直的大臣。魏征建议减少皇后女儿的嫁妆,皇后不仅不生气,还私下派遣使者赏赐给魏征财物,来拉拢魏征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2018-02-07更新 | 4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公谨,字弘慎,魏州繁水人也。初为王世充洧州长史。武德元年,与王世充所署洧州刺史崔枢以州城归国,授邹州别驾,累除右武候长史。

初未知名,李勣、尉迟敬德亦言之,乃引入幕府。时太宗为隐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所忌,因召公谨,问以自安之策,对甚合旨,渐见亲遇。及太宗将讨建成、元吉,遣卜者灼龟占之,公谨自外来见,遽投于地而进曰:“凡卜筮者将以决嫌疑定犹豫今既事在不疑何卜之有纵卜之不吉势不可已愿大王思之。”太宗深然其言。六月四日,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门以俟变。及斩建成、元吉,其党来攻玄武门,兵锋甚盛。公谨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以功累授左武候将军,封定远郡公,赐实封一千户。

贞观元年,拜代州都督,上表请置屯田以省转运,又前后言时政得失十余事,并见纳用。后遣李靖经略突厥,以公谨为副,公谨因言突厥可取之状曰:“颉利纵欲肆情,穷凶极暴,诛害良善,昵近小人,此主昏于上,其可取一也。又其别部同罗、仆骨、回纥、延陀之类,并自立君长,将图反噬,此则众叛于下,其可取二也。突厥被疑,轻骑自免;拓设出讨,匹马不归;欲谷丧师,立足无地,此则兵挫将败,其可取三也。塞北霜早,粮糇乏绝,其可取四也。颉利疏其突厥,亲委诸胡,胡人翻覆,是其常性,大军一临,内必生变,其可取五也。华人入北,其类实多,比闻自相啸聚,保据山险,师出塞垣,自然有应,其可取六也。”太宗深纳之。破定襄,败颉利,玺书慰劳,进封邹国公。

转襄州都督,甚有惠政。卒官,年三十九。太宗闻而嗟悼,出次发哀,有司奏言:“准《阴阳书》,日在辰,不可哭泣,又为流俗所忌。”太宗曰:“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于衷,安避辰日?”遂哭之。赠左骁卫大将军,谥曰“襄”。十三年,追思旧功,改封郯国公。十七年,图形于凌烟阁。永徽中,又赠荆州都督。

史臣曰:公谨投龟定议,志助储君。所谓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旧唐书·卷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甚合旨,渐亲遇            表被动,“受到”
B.太宗深其言                      意动用法,“认为…正确”
C.十七年,图形于凌烟阁        古今异义,“画出形貌”
D.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固定称谓,“现有的唐朝”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卜筮者/将以决/嫌疑定犹豫/今既事在不疑/何卜之有/纵卜之不吉/势不可已/愿大王思之
B.凡卜筮者/将以决嫌疑/定犹豫/今既事在不疑/何卜之有/纵卜之/不吉势不可已/愿大王思之
C.凡卜筮者/将以决嫌疑/定犹豫/今既事在不疑/何卜之有/纵卜之不吉/势不可已/愿大王思之
D.凡卜筮者/将以决嫌疑/定犹豫/今既事/在不疑/何卜之有/纵卜之不吉/势不可已/愿大王思之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幕府:军队主将府署设在帐幕内,因此称“幕府”,后也称军政官员的参谋团队。
B.屯田:古时封建王朝组织士兵或农民在官地进行开垦耕作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
C.出次:为悼念死者而避开正寝,出郊外暂住。也指派出军队驻扎。文中即指后者。
D.凌烟阁:唐朝为表彰功臣所建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因“二十四功臣”闻名于世。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公谨有才学。李建成、李元吉嫉妒李世民,李世民召见张公谨问自安之策,张公谨对答很合乎李世民的心意,渐渐得到重视。
B.张公谨有勇力。玄武门之变时,他与长孙无忌等九人闭门奋力把守,挡住了建成、元吉属下兵马的强势进攻。后被封定远郡公。
C.张公谨有见识。在李靖讨伐突厥时,张公谨作为副手向唐太宗进言,列举了六条可以战胜突厥的缘由。后来唐军果然大获全胜。
D.张公谨受恩遇。唐太宗听到张公瑾在襄州都督任上病逝的消息,为他痛哭,追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谥曰“襄”,后改封郯国公。
5.下列对原文画线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未知名,李勣、尉迟敬德亦言之
翻译:当初他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知,李勣、尉迟敬德也都(向李世民)提及他。
B.及斩建成、元吉,其党来攻玄武门,兵锋甚盛。
翻译:等到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他们的党羽前来攻打玄武门,军势非常强盛。
C.又前后言时政得失十余事,并见纳用。
翻译:又前前后后进呈十多件关于时事政治得与失的建议,一并被采纳施行。
D.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于衷,安避辰日?
翻译:君王和大臣的恩义,和父子一样,感情从心中生出,怎么才能避开辰日呢?
2018-05-13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