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 《宋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3 题号:1358939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为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上,因以为名。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挽弓三百斤,弩八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B.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C.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D.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室,本指堂屋后面正中的那个房间,后指供人居住寝卧的房间。古人房屋内部,前室后堂,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B.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结发戴冠,以示成人。因其时体犹未壮且比较年少,故又称“弱冠”。
C.石,计算重量的单位,也可作为官俸的计量单位,如《观刈麦》中“吏禄三百石”的“三百石”即指薪俸。
D.儒生,通晓儒家经书的人,后泛指读书人,如《柳敬亭传》中“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的“儒生”即为泛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飞致力求学,膂力惊人。他学习勤奋,尤其喜欢阅读孙吴兵法,年纪轻轻就能挽重弓强弩,拜师学艺后,射箭的本领更是高人一筹。
B.岳飞以国为重,深明大义。皇帝看重岳飞,曾经将有名的美女妆扮好后赠予他,并打算为他兴建府第,可他心系国事,婉言拒绝恩赐。
C.岳飞不徇私情,军纪严明。岳云练习骑着马从陡坡上疾驰而下,结果马被绊倒,岳飞怒而鞭责;士兵滥用百姓物资,岳飞对其严惩不贷。
D.岳飞志趣高雅,谦逊谨慎。他好贤礼士,以浏览经史典籍、唱雅歌和投壶为平生乐事。每次朝廷给他加官,他都归功将士,谢绝晋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⑵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5.除“军纪严明”外,岳家军攻无不克的原因还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知识点】 《宋史》解读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璘,字唐卿,少好骑射,从兄玠攻战,绍兴元年以积功超迁统制和尚原军马。四年,兀术、撒离喝以大兵十万至关下,诸将有请别择形胜以守者,璘奋曰:兵方交而退,是不战而走也,吾度此敌,去不久矣,诸君第忍之。震鼓易帜,血战连日,金兵大败。二酋自是不敢窥蜀者数年。十年,金人败盟,撒离喝渡河入长安,趋凤翔,远近震恐。时璘随胡世将在河池,世将急召诸将议,参谋官孙渥谓河池不可守,欲退保仙人原。璘厉声折之曰:懦语沮军,可斩也!璘请以百口保破敌。世将壮之,指所居帐曰:世将誓死于此!璘以叠阵法更休迭战,轻裘驻马亟麾之,士殊死斗,金人大败。酋走保腊家城,璘围而攻之。城垂破,朝廷以驿书诏璘班师,世将浩叹而已。明年,竟撤戍割地,皆秦桧主之也。三十一年,金主亮叛盟。金人据大散关六十余日相持不能破璘自将至城下守陴者闻呼相公来观望资嗟矢不忍发璘军无不一当十敌大败孝宗受禅,命兼陕西、河东路宣抚招讨使。隆兴二年冬,金人侵岷州,璘提兵至祁山,金人闻之退师,遣使来告曰:两国已讲和矣。会诏至,俱解去。

沈介为四川制置使,与璘议不协,兵部侍郎胡铨上书,语颇及璘。璘抗章请朝,上亲札报可。未半道,请罢宣抚使及致仕,皆不允。乾道元年诣阙,两宫存劳之使相踵,又命皇子入谒。三年,卒,年六十六。上震悼,辍视朝两日,赙赠加等。初,璘病笃,呼幕客草遗表,命直书其事曰:愿陛下毋弃四川,毋轻出兵。不及家事,人称其忠。

(节选自《宋史·吴璘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金人据大散关/六十余日相持/不能破璘/自将至城下守陴者/闻呼相公来观望咨嗟/矢不忍发/璘军无不一当十敌/大败
B.金人据大散关/六十余日相持不能破/璘自将至城下守陴者/闻呼相公来/观望咨嗟/矢不忍发/璘军无不一当十敌/大败
C.金人据大散关六十余日/相持不能破/璘自将至城下/守陴者闻呼相公来/观望咨嗟/矢不忍发/璘军无不一当十/敌大败
D.金人据大散关六十余日/相持不能破璘/自将至城下/守陴者闻呼相公/来观望咨嗟/矢不忍发/璘军无不一当十/敌大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迁,指越级升迁;“迁”本义为向高处移动,在古代专指官职由低向高晋升,如迁封、迁乔、迁放等。
B.致仕,指古代官员退休,一般是官员因年龄或身体等原因主动提出申请,皇帝有时候会挽留,不予批准。
C.诣阙,指到朝中去;“阙”本为皇宫门前供瞭望的楼,后引申为皇帝居住的宫殿,也可借指朝廷或京城。
D.辍视朝,指皇帝停止临朝听政,是朝廷为死去的重要官员改变常规朝会方式,以示悼念的一种礼仪活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璘英武善战,战功累累。他率领军队浴血奋战,大败金兀术、撒离喝的十万大军,使金兵好几年都不敢入侵蜀地。
B.吴璘刚勇不屈,临危不惧。金兵长驱南下,占领长安,吴璘表示要坚守抗敌,主帅胡世将受到感染,亲自为他壮行。
C.吴璘屡次破敌,反遭掣肘。他围攻腊家城,即将破城时却被朝廷召回;在祁山迎击金兵,朝廷再次下诏命令他撤兵。
D.吴璘忠于国事,深得信任。皇帝对他礼遇有加,他临终遗表中叮嘱皇帝的都是军国大事,不涉私情,死后备享哀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方交而退,是不战而走也,吾度此敌去不久矣,诸君第忍之。
(2)璘厉声折之曰:“懦语沮军,可斩也!璘请以百口保破敌。
2022-02-18更新 | 8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张士逊,字顺之。淳化中,举进士射洪令。转运使檄移士逊治郪,民遮马首不得去,因听还射洪。安抚使至梓州,问属吏能否,知州张雍曰:“射洪令,第一也。”改襄阳令,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邵武县,以宽厚得民。前治射洪,以旱,祷雨白崖山陆使君祠,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至是,邵武旱,祷欧阳太守庙,庙城过一舍,士逊盖,雨沾足始归。

再迁侍御史,徙河北。河侵棣州,诏徙州阳信,议者患粮多,不可迁。士逊视濒河数州方艰食,即计余以贫者,期来岁输阳信,公私利之。曹汭狱事起,宦者罗崇勋、江德明方用事,因谮利用。帝疑之,问执政,众顾望未有对者,士逊徐曰:“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太后怒,将罢士逊。

明道初,复入相,明年,进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宝元初,士逊与辅臣奏事,帝从容曰:“朕昨放宫人,不独幽闭,亦省浮费也。近复有献孪女者,朕却而弗受。”士逊曰:“此盛德事也。”帝曰:“君子小人各有党乎?”士逊曰:“有之,第公私不同尔。”

士逊累上章请老,乃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尝请买城南官园,帝以赐士逊。就第凡十年,卒,年八十六。

(节选自《宋史·张士逊传》,有删节)


【注】①利用,指曹利用,曹汭是其侄子。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城过一舍        去:距离B.士逊        彻:撤去
C.即计余以贫者     贷:宽恕D.不独幽闭     闵:同“悯”,怜悯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B.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C.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D.是岁旱蝗/士逊请如汉故事/册免不许/及帝自损/尊号士逊/又请降官一等以答天变/帝慰勉之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的人。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一舍”是古代路程长度单位,三十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主动退让,不与相争。
C.“迁”指古代官员的升职,如“左迁”。与职位调动有关的词还有“擢”“拔”“拜”“除”等。
D.“致仕”之意是“还禄位于君”,是古代官员退休的委婉说法,类似的词还有“乞骸骨”。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士逊为政有方,颇有官声。射洪令任上,不仅深得民心,同时也深得知州张雍好评。听说他要转任郪县,射洪百姓拦道遮马不让走,足见他深受百姓爱戴。
B.张士逊处事知变,公私兼顾。黄河侵蚀棣州时,他接受朝廷诏令把州府迁往阳信,并果断地将多余粮食无偿发放给贫苦百姓,政府和百姓都从中得到了方便。
C.张士逊心不藏私,正直敢言。曹利用受到其侄子曹汭的牵连而被宦官诬陷时,面对皇帝问询,在其他执政大臣都不敢说话的情况下,他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D.张士逊率直善言,应对有方。他从公心出发,盛赞仁宗放还宫女之举为“盛德事”,坦然回答仁宗说君子也有结党现象,指出君子结党是为公。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大雨,士逊立廷中,须雨足乃去。
(2)此独不肖子为之,利用大臣,宜不知状。
2022-02-26更新 | 7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进士及第,通判泗州。濠守给士卒廪赐不如法,声欲变,守惧,日未入,辄闭门不出。转运使抃摄治之,抃至,从容如平时,州以无事。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温成皇后之丧,刘沆以参知政事监护,及为相,领事如初。扑论其当罢,以全国体。吴充等相继被逐。扑言其故,悉召还。吕溱等既出守,欧阳修等求郡。抃言:“近日正人端士纷纷引去,以正色立朝,不能谄事权要。”修等由是得留,一时名臣,赖以安焉。

知益州。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抃以身帅之,蜀风为变。穷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识使者,抃行部无不至,父老喜相慰,奸吏竦服。知虔州。虔素难治,抃御之严而不苛,召戒诸县令,使人自为治。令皆喜,争尽力,狱以屡空。岭外仕者死,多无以为归,抃造舟百艘,移告诸郡曰:“仕宦之家,有不能归者,皆于我乎出。”于是至者相继,悉授以舟,并给其道里费。

神宗立,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还自成都者,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以为疑,帝曰:“吾赖其言耳,苟欲用之,无妨也。”及谢,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成都以戍卒为忧,遂以大学士复知成都。召见,劳之曰:“前此,未有自政府往者,能为朕行乎?”对曰:“陛下有言,即法也,奚例之问?”

既至蜀,治益尚宽。有卒长立堂下,呼谕之曰:“吾与汝年相若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人喜转相告,莫敢为恶,蜀郡晏然。剑州民私作僧度牒,或以为谋逆告, 抃不畀狱吏,以意决之,悉从轻比。谤者谓其纵逆党,朝廷取具狱阅之,皆与法合。薨,年七十七,曰清献。

(选自《宋史·赵扑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等事务的文书。是古代官府文书的名称之一。
B.皇后:指皇帝的正妻,秦以前只称“后”,秦以后天子称“皇帝”,“后”于是称为“皇后”。
C.臣子向皇帝进言时,皇帝必须站在宫殿的台阶下接受进言,所以尊称皇帝为“陛下”。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谥号有褒义的,也有贬义的。
2.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与汝年相若/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
B.吾与汝年相若/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
C.吾与汝年相若/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 归为室家计可也
D.吾与汝年相若/以一身入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以率众/比戍还/得余赀持/归为室家计可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抃弹劾权贵,保护君子。他正气凛然,弹劾不避权贵,人称他为”铁面御史”;他竭力保护君子,召回被贬的吴充等人,保护了欧阳修等名臣。
B.赵抃以身作则,弘场正气。蜀地地处偏远,官场风气不好,他以身作则,改变了蜀地官场风气;他单枪匹马人蜀,随身携带的仅有一把琴和一只鹤。
C.赵抃为人仁厚,为政宽容。他采取措施,使在岭南做官的人死后能归归葬故乡;有百姓伪造僧人的度牒,被人以谋反的罪名上告,他予以从宽处理。
D.赵抃深受赏识。忠于皇帝。赵抃回朝任知谏院,有大臣认为对赵抃越级提拔不妥,皇帝表示可以任用赵抃。皇帝派赵抃去成都,赵抃不讨价还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虔素难治, 抃御之严而不苛,召戒诸县令,使人自为治。
(2)谤者谓其纵逆党,朝廷取具狱阅之,皆与法合。
2018-06-27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