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语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85 引用次数:361 题号:139413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月湾是一个古村。它位于苏州太湖西山岛南端,面朝湖水,背依青山,地形似一弯明月。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美人西施曾在此共赏明月,因而得名。唐宋时期,随着人口增加,明月湾村域逐渐扩展,形成了街巷纵横、状如棋盘的      

走进古村,河渠曲折环绕,驳岸青石水迹斑斑。盈盈春水倒映着白墙、黛瓦、灯笼、小桥。岸边一棵巨大的樟树,盘曲多姿,       。古樟植于唐代,树龄约1200年,虽苔藓满身,却裹不住岁月沧桑。(     ),渐成爷爷背孙子之妙趣。

街道宽宽窄窄,两边明清时期留下的建筑斑斑驳驳。南宋时,金兵南侵,一些高官贵族为躲避战乱,迁移西山,隐居明月湾。明清时期,形成了吴、邓、秦、黄四大家族,一直       、和睦相处。许多明月湾人外出经商,发家致富,陆续兴建了一批大宅院和宗族祠堂,至今保存完好。正如古诗赞曰: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A.格局   亭亭玉立   相濡以沫B.格局   亭亭如盖   和衷共济
C.布局   亭亭如盖   和衷共济D.布局   亭亭玉立   相濡以沫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遭受雷击后,树的一侧神奇地发出枝干,倚背而生
B.遭受雷击后,树的一侧神奇地发出倚背而生的枝干
C.树的一侧曾遭雷击,后神奇地发出倚背而生的枝干
D.树的一侧曾遭雷击,后神奇地发出枝干,倚背而生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高校招生规模扩张太快,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等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基础远远跟不上,结果________导致高等教育学历“缩水”。
②杨振宁始终认为,科学研究        需要研究者的态度、见识、胆略和洞察力,但如果没有文化涵养的支持,再优秀的研究者也难以成功。
③由于暑假光顾着玩了,我忘记了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开学时面对老师的       ,我一问三不知,非常羞愧,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④安静地打开书本,你有可能与仰慕已久的古圣先贤或当代精英不期而遇,同时,进入安静阅读的境界也是         人生经验和阅读滋养的有效途径。
A.必然固然考问汲取B.必定固然拷问汲取
C.必然纵然考问获取D.必定纵然拷问获取
2016-11-18更新 | 6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借助现代技术,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甲]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不是抱残守缺、闭关锁国,而是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以丝绸之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还是一条文化纽带。[乙]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都来一睹其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丙]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的各种文化相融相生,终究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这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抱残守缺B.万人空巷C.愿景D.终究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19-11-28更新 | 7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3】根据所给的解释,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意思使用的都不是其本义的一项是(       
A.可望而不可即       若即若离
解释:即,篆书写作。《说文解字》说“即,即食也”,表示一个人靠近食物,所以,“即”的本义是“靠近”。
B.杳无音信       信誓旦旦
解释:信,篆书写作。《说文解字》说“信,诚也”,意思是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所以,“信”的本义是“言语真实”。
C.顾名思义       顾影自怜
解释:顾,篆书写作。《说文解字》说“顾,还视也”,“还视”是回头看的意思,所以,“顾”的本义是“回头看”。
D.才华横溢       物华天宝
解释:华,篆书写作。《说文解字》说“华,荣也”,“荣”指的是草木植物的花,所以,“华”的本义是“花”。
2018-01-03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