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司马光(1019-1086) > 《资治通鉴》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15 题号:1398767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主用诸将之谋,数侵盗晋边。陆抗上疏曰:“昔有夏多罪而殷汤用师,纣作淫虐而周武授钺。苟无其时,虽复大圣,亦宜养威自保,不可轻动也。今不务力农富国,审官任能,明黔陟,慎刑赏,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调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今争帝王之资而昧十百之利,此人臣之奸便,非国家之良策也!况今师所克获,不补所丧战?”吴主不从。

吴大司马陆抗疾病,上疏曰:“西陵,建平,国之蕃表,即处上流,受敌二境。若敌泛舟顺流,星奔电迈,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县也。此乃社稷安危之机,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臣父逊,昔在西垂上言:“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直倾国争之’臣前乞屯精兵三万,而主者循常,未肯差赴。自步阐以后,益更损耗。今臣所统千里,外御强对,内怀百蛮,而上下见兵,财有数万,羸敝日久,难以待变。臣愚以为诸王幼冲,无用兵马以妨要务;又,黄门宣官开立占募,兵民避役,逋逃入占,乞特诏简阅,一切料出,以补疆场受敌常处,使臣所部足满八万,省息众务、并力备御,庶几无虞。若其不然,深可优也!臣死之后,乞以西方为属。”及卒,吴主使其子晏、景、玄、机、公分将其兵。机、云皆善属文,名重于世。

初、周鲂之子处,膂力绝人,不修细行、乡里患之。处尝问父老曰:“今时和岁丰而人不乐,何邪?”父老叹曰:“三害不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父老曰:“南山白额虎,长桥蛟,并子为三矣”处口:“若所患止此,吾能除之“乃入山求虎、射杀之,因投水,搏杀蛟。遂从机,云受学,写志读书,节行,比及期年州府交辟。

(摘编自《资治通鉴·晋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
B.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
C.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
D.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授钺,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表示授以兵权。句中用以指周武王开始讨伐行动。
B.黜陟,古时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等。句中“黜”指罢免官职,“陟”指提升官职。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就用“社稷”代表国家,句中亦此意。
D.百蛮,古代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后也泛称其他少数民族。句中指需安抚的各少数民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抗对吴忠诚,敢于发表意见。在吴国君主听取了手下将领的策略多次在晋国边境侵犯劫掠时,他便上疏直陈自己反对的观点。
B.陆抗崇尚做事应该相时而动。他认为商汤用兵、周武王讨伐都是正当其时的,因为当时的夏朝多行罪恶之事,而商纣王也邪恶残暴。
C.陆抗对形势有清醒的判断。他和父亲陆逊都认识到了西陵地理位置重要,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关键,建议朝廷一定要加强防守的力量。
D.陆抗教子有方,对后人影响深远。他死后,几个儿子全都文武双全,深得吴主重用;受到陆机、陆云教导的周处也能改过自新、有所作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敌泛舟顺流,星奔电迈,非可特援他部以救倒县也。
(2)处尝问父老口:“今时和岁丰而人不乐,何邪?"
5.陆抗反对吴主“侵盗晋边”的理由是什么?反对的结果如何?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操将击乌桓,诸将皆曰:“深入征之,万一为变,事不可悔。”郭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可破灭也。”操从之。行至易,郭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初,袁绍数遣使召田畴于无终,又即绶将军印,使安辑所统,畴皆拒之。畴忿乌桓多杀其本郡冠盖,意欲讨之而力未能。及曹操定冀州,操遣使辟畴,畴戒其门下趣治严。门人曰:“昔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畴笑曰:“此非君所识也。”遂随使者到军,拜为蓚令,随军次无终。

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操患之以问田畴。畴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可不战而禽也。”操曰:“善!”乃引军还。

八月,操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操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操登高,望虏阵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

公孙康欲取(袁)尚以为功,斩之。操枭尚首,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牵招独设祭悲哭,操义之,举为茂才。

时天寒且旱,二百里无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方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汉纪五十七》)


【注】①乌桓:我国古代民族之一,本属东胡,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众退保乌桓山,因以为号。②无终:地名。③蹋顿:人名,乌桓首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操患之/以问田畴
B.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操/患之/以问田畴
C.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操/患之/以问田畴
D.时方夏水雨/而滨海洿下/泞滞不通军/不得进/操患之/以问田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辎重,古代军事用语,指行军作战时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B.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后来语义扩大,亦指平民百姓。
C.治严,指整理行装;汉代为避明帝刘庄讳,改“装”为“严”,后来沿用。
D.礼命,国家记载名位尊卑的礼籍和君王封官授爵的策书,也指礼聘与任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长于纳谏,精于谋划。征讨乌桓前,能够聆听部下不同意见,作出自己的判断;行军至无终,又能够采纳田畴的建议,及时调整进军方略。
B.曹操威名远播,招纳贤士。当初袁绍曾多次招纳田畴都遭拒绝,但见到曹操派遣的征召使者之后,田畴非常痛快地随之来到军营并为曹操所用。
C.曹操用兵有法,决断果敢。曹操与胡人相约在白狼山作战,当时士兵们都产生畏战情绪,曹操敏锐察觉到敌军阵营漏洞,果断出兵,一战告捷。
D.曹操通晓人情,处事灵活。曹操赦免了违反军令为袁尚设祭悲哭的牵招,并举荐他为茂才;又在征讨乌桓凯旋后重赏了当初劝阻他出兵的部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可破灭也。
⑵虽得之,天所佐也;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2019-12-10更新 | 10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七月,魏公操至阳平。张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横山筑城十余里。初,操承凉州从事及武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攻阳平山上诸屯,山峻难登,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军食且尽,操意沮,便欲拔军截山而还,遣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呼山上兵还。会前军夜迷惑,误入张卫别营,营中大惊退散。侍中辛毗、主簿刘晔等在兵后,语惇、褚,言:“官兵已据得贼要屯,贼已散走。”犹不信之。惇前自见,乃还白操,进兵攻卫,卫等夜遁。张鲁闻阳平已陷,欲降,阎圃曰:“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没赴朴胡,与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乃奔南山入巴中。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操入南郑,甚嘉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喻之。

十一月,张鲁将家属出降。魏公操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

习凿齿论曰:阎圃谏鲁勿王而曹公追封之将来之人孰不思顺!塞其本源而末流自止,其此之谓与!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千戈不戢矣。曹公之此封,可谓知赏罚之本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九》)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的序号写在答题卡上。
阎A圃B谏C鲁D勿E王F而G曹H公I追J封K之L将M来N之0人P孰Q不R思S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公操,即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魏公,东汉末年封国公爵名号。
B.“信以为然”与“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信”字含义相同。
C.主簿,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D.列侯,爵位名,汉初称彻侯,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称通侯,又改列侯,也泛指诸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攻至阳平时,张鲁主张投降,其弟张卫则坚持抵抗,率军队把守关口,并且修筑了军事防御工事。
B.曹操认为,攻下张鲁不是难事,真正的难点在于阳平城外无险可守,攻下之后自己也会防守困难。
C.阳平陷落后,张鲁属下想在撤退时烧毁宝货仓库,被张鲁制止,这一善意之举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赞许。
D.如果只重视武力征伐的作用,只赏赐拼死作战的武士,百姓就会习惯于争相攻杀,战乱就不会停止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峻难登,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军食且尽,操意沮。
(2)惇前自见,乃还白操,进兵攻卫,卫等夜遁。
5.曹操最终能够成就霸业的优秀品性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2023-12-03更新 | 6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前十三年春,二月,甲寅,汉文帝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供祭服;其具礼仪!

六月诏旦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初,秦时祝官有秘祝,即有灾祥,辄移过于下。夏,诏曰: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弗取。其除之!

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其少女缇萦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天子怜悲其意,五月,诏曰:《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令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具为令!

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奏请定律曰:诸当髡者为城旦、舂;当鲸者髡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答五百;当斩右止及杀人先自告及吏坐受赇、枉法、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而复有笞罪者皆弃市。罪人狱已决为城旦、舂者,各有岁数以免。制曰:可。

是时,上既躬修玄默,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浸息。风流笃厚,禁罔疏阔,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六月/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B.六月/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C.六月/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D.六月/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寅,此处以天干地支纪日,其中,“甲”为天干之一,“寅”为地支之一。
B.祝官,古代社会中由朝廷设置的、专门用以掌管婚丧、嫁娶等事宜的官职。
C.诏狱,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此监狱的罪犯全都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D.弃市,为古代在人众集聚的闹市中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文帝重视农业生产,虽贵为天子,但亲自率领天下的臣民进行农业耕种,供应祭祀之粮;并且皇后本人也亲自采桑养蚕,供应祭祀之服。
B.在太仓令淳于意犯了罪时,他的小女儿缇萦向汉文帝上书,表示自己的父亲廉洁公平,现在犯了罪应当处以肉刑,但希望朝廷给父亲洗心革面的机会。
C.受缇萦上书的影响,汉文帝命令张苍、冯敬修订国家法律,将原来法律中注重对人进行肢体刑罚的内容替换成了其他内容,此举大受广大臣民的拥护。
D.汉文帝为人谦逊自守,他和大臣们吸取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商议朝政之时力求宽厚。耻于议论他人的过失,这些做法产生了极为深广的社会影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
(2)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
5.文中汉文帝对把过失移归臣下的做法表示反对的原因是什么?这表现了汉文帝什么样的特点?
2021-11-22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