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43 题号:14419925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词擅长于细节描写,通过“尘满面”“鬓如霜”“正梳妆”“相顾无言”“泪千行”等细节,表达了作者的落拓之悲以及对亡妻的追怀之痛。
B.苏词下阕结尾三句侧面落笔,并不直接写对亡妻的思念,而是设想亡妻的痛苦,从而寄寓自己的悼念之情,使得诗词意味更加蕴藉和深沉。
C.贺词巧用比喻,“清霜”二字以秋天霜降后梧桐枝叶凋零、生意索然来比喻妻子死后自己也垂垂老矣,艺术地刻画出作者本人的孤独和凄凉。
D.两词均以真挚沉痛见称,但抒情艺术不尽相同:苏词长于直抒胸臆,纵情放笔,结尾戛然而止;贺词情景交融,情感物化,结尾韵味悠长。
2.两词均用到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此处代指苏州,词人旧居。②晞:晒干。
1.下列对于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缕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B.苏词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上片虚写,描绘了内心的思念之情,下片实写,写夜里梦到的景象。
C.贺词开头即以“同来何事不同归”的探问起首,从内心深处发问,伤感之情表达得沉痛悲切。
D.贺词结尾处追忆他们过去的共同生活,短短两句话,却饱含深厚的思念之情,极为动人。
2.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说说两首词对妻子的美好形象各采用了什么不同的写法,表现了各自怎样的情感。
2019-10-26更新 | 32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有美堂暴雨

宋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注]①有美堂:在西湖东南面的吴山上。②顽云:指浓云。③羯鼓:一种西域乐器,“其声焦杀鸣烈,尤宜促曲急破”。④“谪仙泉酒面”:据《旧唐书李白传》载:有一次,李白喝醉,但唐玄宗急召他写词,于是他用水浇面,片刻间写成十章。 ⑤鲛室:神话中海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⑥琼瑰:玉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声”二字,用词传神,表现了雷霆之迅疾,“拨不开”突出云浓。
B.“飞“过““来”生动写出大雨由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而来的奇景。
C.本诗题为“有美堂暴雨”,但直到第四句才写雨,前三句重在写雨前景象。
D.通过对暴雨的描写,透露出作者由喜而悲、转为豁达的起伏激荡情绪。
2.本诗后四句是如何描写暴雨之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11-11更新 | 4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上作①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北城上。苏轼于熙宁七年秋自杭州通判知密州。
1.词的开头说“春未老”,下面的哪些景物体现了这一点?
2.请简析下片作者所寄寓的情感。
2020-06-06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