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1454189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厘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库吏而料量平;尝为牧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鲁复善待,由是反鲁。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康子患盗, 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观殷夏礼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孔子年七十三,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摘编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B.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C.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D.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谥号,是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后世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鲁哀公”是谥号,其中的“哀”,含有同情之意。
B.六艺,古代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又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经书。文中指前者。
C.布衣,即为布制衣服,为古代庶人之服,这里借指平民,如“布衣总统”。
D.世家,是《史记》五体之一,主要是记载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本纪记帝王的历史,列传叙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求仕处处碰壁,终不见用。在鲁国没得到任用后离开,到齐国受排斥,在宋国、卫国遭到驱逐,在陈国、蔡国又受围困,重新回到鲁国。
B.孔子深知用人之道,任人唯直。他认为治理国家重要的是选用人才,选用贤能者担当治国理政重任,就能使他人正直起来,合乎民心民意。
C.孔子重视礼乐教化,执着复礼。他想恢复周朝礼制,探循三代以来的礼乐制度,把三百零五篇诗入乐歌唱,礼乐教化的遗规因此有可称述。
D.司马迁十分景仰孔子,誉为至圣。司马迁把孔子当作师法的楷模,字里行间流露出他格外推崇孔子,“至圣”是对孔子取得成就的完美概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怨。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如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B.“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刘邦谥号为“高皇帝”,唐朝以前的习惯用谥号称呼皇帝,故称“高帝”)、太宗。
C.“崩”在古代特指帝王或王后死;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
D.“谥”是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弟死不,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葬:埋葬的地方
B.其将屠者子                                闻:听说
C.令郦食其持重宝秦将                      啖:吃,引申为以利引诱
D.不如因其击之                                解:通“懈”,松懈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想为韩国报仇。
B.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张良足智多谋。败晓下秦军,破项羽疑心,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信印。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2018-11-27更新 | 33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参乘。常从,沛公击章邯军濮阳,攻城先登,斩首二十三级,赐列大夫。复常从,从攻城阳,先登。下户牖,破李由军,斩首十六级,赐上间爵。攻武关,至霸上,斩都尉一人,首十级,捕虏百四十六人,降卒二千九百人。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哙曰:“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既出,沛公留车骑,独骑一马,与樊哙等四人步从,从间道山下归走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明日项羽入屠咸阳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从入汉中。是日微樊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项籍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生子伉,故其比诸将最亲。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孝惠六年,樊哙,谥为武侯。子伉代侯,而伉母吕须亦为临光侯。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明日/项羽入/屠咸阳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
B.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明日/项羽入屠/咸阳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
C.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明日/项羽入屠咸阳/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
D.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明日/项羽入/屠咸阳/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人,古时可指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也可指显贵子弟或官称,本文中取前者意。
B.参乘,亦作“骖乘”。当时的古人乘车时,尊者居右,参乘在车左陪乘,负责安全。
C.爵,即爵位,君主制国家的贵族封号,在中国古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D.卒,是死的讳称。中国古代,皇帝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出身低微。他本来只是沛县一个杀狗卖肉的屠夫,与刘邦隐于民间,不为人所知。
B.樊哙英勇善战。他跟随刘邦南征北战,战争中常不惧伤亡,率先登城,屡次立下战功。
C.樊哙不畏强权。鸿门宴中,他面对项羽时,言辞机敏,有理有据,力助刘邦全身而退。
D.樊哙死后妻荣子贵。不仅自己被追封为武侯,他儿子也被封为代侯,妻子被封为临光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是日微樊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2022-07-24更新 | 3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酸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釂。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拨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践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肾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肾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贫,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卫将军为言:“郭解家贫不中徙。”上曰:“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解家遂徙。诸公送者出千余万。轵人杨季主子为县椽,举徙解。解兄子断杨椽头。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上闻,乃下吏捕解。解亡。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欢解。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吏奏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遂族郭解翁伯。游侠豪倨,藉藉有声。急人之难,免仇于更。伟哉翁伯,人貌荣名。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注]①釂:把杯中酒喝干。②訾:同“赀”,赀不满三百万以上为不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
B.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
C.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
D.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文即汉文帝刘恒,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在位时国强民富,开启“文景之治”的发端。
B.“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的“曲”指弯曲,与《论语·述而》中“曲肱而枕之”的“曲”相同。
C.布衣是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制成的衣服,借指平民百姓;后也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为布衣。
D.儒生指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后泛指读书人。科举时代多称中了秀才以上的人为儒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解精明强悍,少时心中愤慨不快时,亲手杀了不少人;随着年龄增长,就改变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多施恩于人;受到当时少年的仰慕。
B.郭解的外甥强行灌他人酒,那人怒而刺死了他的外甥后逃跑了,他查到那人所在后亲手抓住那人,但了解实情后,放走了那人,归罪于外甥。
C.郭解帮忙调解矛盾,调停后嘱咐对方在自己离开后让洛阳豪杰从中调解,可见他受人之托为人办事尽心竭力、考虑周全,不夸耀自己的本领。
D.郭解从者甚众,连司马迁都对郭解赞誉有加,但公孙弘却认为他以平民身份行侠作威作福,因为小事而杀人,他不知情比知情还更加可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2)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上闻,乃下吏捕解。解亡。
5.郭解能够迁往茂陵的原因是什么?
2022-11-18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