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5 题号:145806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第下列各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本词为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时作。②偃蹇:高耸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1.选入高中教材的辛弃疾词作是《水龙吟·________》。
2.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先是“我”对“青山”说,然后转换成“青山”对“我”说。
B.“岁晚太寒生”中的“寒”既指自然界的寒,也可理解为心灵的寒。
C.下阕叙写明月从“来”到“去”,表明作者吟诵《离骚》,夜深未眠。
D.这首词情辞宛转,运用典故,不露痕迹,可谓格调清新,赏心悦目。
3.简析本词的思想感情。
2010·上海·高考真题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片主要用典,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作用。
2019-03-19更新 | 9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下列小题。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辛弃疾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着①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②。但赢得、靴纹绉面③,记余戏语。


【注】①比着:比不上。②对床风雨:语出韦应物《与元常全真二生》诗,“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辛词用以 指深挚的手足之情。③靴纹绉面:指为官多年,强笑多时,直笑得面绉似靴皮。
1.上阕戏解辛家姓氏的内涵来概括辛家人的两个特点,其中“艰辛”“悲辛”“辛酸辛苦”侧重概括辛家人的____,“辛辣”侧重概括辛家人的_____
2.结合全词,赏析下阕画线句。
2019-06-07更新 | 4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辛弃疾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犹在,头上貂蝉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注】①范先之,作者门人。祐之,作者族弟。②更管:哪管。③青毡:指家传旧物,也喻指高贵世家。④貂蝉:即貂蝉冠,指高官。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啼鸦衰柳”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悲凉气氛,为下面写“离人肠断”作了铺垫。
B.作者怪罪鸦和柳不管离人之愁,这样的表达无理而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C.“头上貂蝉会见”既表达作者对族弟的希冀和信心,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
D.“莫贪”一句叮嘱族弟不要贪于玩乐而虚掷光阴,文字里面满是兄长的殷切关爱。
E.下阕借典故表达劝勉之意,扭转了上阕的消沉忧伤,使全词呈现慷慨高昂的情调。
2.这首词上阕“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都写到了什么场景?描写时各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
2018-03-16更新 | 1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