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简明、连贯 > 情境补写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1458077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药食同源”,即食物和药物具有同源性,这是人们对食物和药物关系的认识和归纳。虽然这一概念出现于近现代,①_______。隋唐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中所写的“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就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尽管药食同源,但药与食终有别。其中,那些既有食用性又有药用性的物质,被称为药食两用物质。

②________,如橘子、山楂、赤小豆、龙眼肉、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南瓜子、蜂蜜等,它们既属于中药,③__________;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而有些药是不具有食用性的。

只有明确了药食两用物质及其功效,才能安全地发挥食物在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等方面的功效,否则会适得其反。


文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知识点】 情境补写解读 连贯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不崩的。”“这个西红柿有一股番茄味。”“三人行,必有三人。”……近期,“废话文学”悄然流行于社交网络,引起年轻人的极大兴趣。

说起“废话文学”,它和文学沾边,少不了一些名人的帮衬。比如鲁迅在《秋夜》里写的那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是著名的“废话”。朱自清甚至专门写过一篇《论废话》,其中便提到:“所有的话到头儿来全是废话。”由此可见,废话源远流长,     ①     。而“废话文学”之所以在网络流行,或许和当下较为普遍的社交焦虑不无关系。很多人活跃于网络,面对看不见的陌生人侃侃而谈、毫无戒备,但是在面对面的现实交流中,却小心翼翼起来,甚至还有了“社交恐惧症”一说。这样看来,     ②     ,到了网络便会有一种找补心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哪怕是废话连篇。

废话或许是无用的,但可有趣,也有存在的意义。金圣叹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林语堂也曾表示过:“得有点废话,我们的生活才有意思。”因此, ③     ,就是在包容一种宽松的说话空间、轻松的交流心态,以及由此带来的松弛、融洽的人际关系。一句话:废话也是话,不必废除它。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很多人活跃于网络,面对看不见的陌生人侃侃而谈、毫无戒备,但是在面对面的现实交流中,却社交恐惧,甚至小心翼翼。
B.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C.“废话文学”之所以在网络流行,或许是因为当下较为普遍的社交焦虑无处不在。
D.爱说废话的人的生活有点意思,他们是一种宽松的说话空间,也是一种轻松的交流心态。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03-02更新 | 9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此“雀”非彼“鹊”

在汉语言文字中,“鹊”和“雀”两字读音相同,意义相近。但在鸟类学中,“鹊”和“雀”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鸟。下面按照造字规律,区分二鸟。

“雀”是个会意字,下面是“隹”——短尾巴鸟的统称,上面再着一“小”字。(     ),当然,也可泛指小鸟。麻雀给人的印象,首先是唧唧喳喳,蹦蹦跳跳。所以成语“鸦雀无声”“ ”只能是“雀”而不是“鹊”。

     ),因这种鸟尾巴长,故以“鸟”作形符;因其“鸣声昔”(“昔”是“喈”的省略),故以“昔”为声符。在中国民俗中,(     ),涂上一层文化色彩,鹊便成了“喜鹊”,也随之有了“鹊报”“鹊语”“鹊喜”等词。鹊和雀不同,它敏捷,善飞,飞行速度极快,“嗖”地一下,似箭离弦。所以,形容一个人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时,便可以比之为“ ”。

除此之外,鹊和雀还有一点不同,鹊灵巧勤劳,有做窝的本领,雀则有点 ,屋檐下、草堆中都可栖身。成语“鹊巢鸠居”,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等。这里的“鹊”不能误写为“雀”,因为麻雀窝恐怕别的鸟也看不上。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2023-04-28更新 | 12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人的身心就会产生多种反应:有时候身体出现一些疼痛症状,例如口腔溃疡、头痛等。___,最常见的就是情绪变化,例如情绪低落、郁闷等。面对压力,机体有一套应对机制,包括身体应对、情绪应对、认知应对等。如果应对得好,压力就会变成动力,促使人们成长;如果应对得不好,___,就会产生问题。当压力较大、情绪波动时,要时刻给自己“心理暗示”:若处在情绪低谷,要想象自己有一天会变好;___,要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稳定情绪。
2019-11-16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