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辨析并修改病句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4 题号:147744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智囊般硕大的头颅内究竟包含着多少人生的智慧;他也是一位令人__________的人,他额际密密的皱纹中不知隐藏着多少阴谋与陷阱;当然,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迷惘的人——他神奇般地出现在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大约是失望,或另有使命,又神奇般地__________他方。

在夕阳的余晖中,他晃动着远去的身影,弃我们如弃敝屣。他对我们竟没有一毫的__________之意,让我们世世代代为此难堪自惭。是的,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严重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由于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一个绝顶的哲人,不愿埋骨乡梓,甚至不屑以他的同胞为伍,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我写这篇文章时是真心感到了一种难以自掩的羞惭。我的祖先怎么了?真的是堕落得万劫不复了吗?真的是不配这样的一位哲人来教导吗?老子的行踪可以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神出鬼没。有人说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云端里半隐半显。不过,就算他是飞鸿,偶尔经过我们的时空,也还是留下了__________,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怜悯和慈悲。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望而生畏             消逝             流连             一鳞半爪
B.望而生畏             消逝             留恋             雪泥鸿爪
C.望洋兴叹             消失             留恋             一鳞半爪
D.望洋兴叹             消失             流连             雪泥鸿爪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绝顶的哲人,不愿埋骨乡梓,甚至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
B.一个绝顶的哲人,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愿埋骨乡梓,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
C.一个绝顶的哲人,不愿埋骨乡梓,甚至不屑以他的同胞为伍,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
D.一个绝顶的哲人,不屑以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愿埋骨乡梓,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第一段出现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所以,科波菲尔少爷,要是我可以请你——
C.好在她现在已经再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他来——我想,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
D.夜空沉寂,灯光传递着一个信念——只要心中有光,世界就有希望。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看谁也不能否认这件事有一定消极影响。
B.天渐渐转暗,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C.同学们十分敬佩李老师,因为不仅他课讲得好,而且品德高尚,多才多艺。
D.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2020-04-18更新 | 3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这里所说的气溶胶是指人在日常说话、大笑、唱歌等过程中①                  ,其粒径一般不超过0.1毫米,这些液滴在呼出人体后很快蒸发,形成飞沫核。飞沫是人在打喷嚏或者咳嗽等活动时排出的,其粒径一般为15毫米,只能在传染源12米范围内的空间传播,②                  ;飞沫核却可以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迁移,其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属于远距离传播。到目前为止,关于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研究较多,③                  

2022411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了一项调查,公布了一起可能经气溶胶传播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市一病例在被判定为次级密切接触者后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返回家中后,该病例及其妻子等都确诊新冠。研究表明,该病例可能在隔离酒店被楼下一确诊病例通过卫生间的通风管道传播的气溶胶感染。虽然该病例已经离开5天后,因此仍在管道内壁深部检测出2件环境阳性标本。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根据以上内容,请给疾控部门选择隔离酒店提出一条合理建议,并说明原因,不超过60字。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2-07-21更新 | 24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仪式,比如升国旗、开学典礼、成人礼等等,仪式中      着一种承诺,仪式可以将一些美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代代相传。同时,仪式也在提醒某种“身份”的存在,“儿童”是孩子们的特殊身份,但这个身份很容易被社会低估,心理学研究_______,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会越来越渴望社会的接纳、认可,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挥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人常用“孩子”这个词称呼儿童,当孩子对某件事情跃跃欲试时,成人总是会说“孩子小,不懂事,不会做……”,结果孩子感受不到足够的尊重,往往变得______。对于成人来说,孩子可能表现得____,但却渐渐丧失了想象力。(       ),“儿童节”恰好是对儿童身份肯定的最好契机。这个节日让社会重视“儿童”的身份价值,同时也在暗示孩子,社会的发展需要他们从现在开始努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A.包括             声明             心灰意冷             言听计从
B.包含             表明             垂头丧气             言听计从
C.包括             声明             垂头丧气             唯命是从
D.包含             表明             心灰意冷             唯命是从
2.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挥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B.只有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才会发挥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C.只有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他们才会发挥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D.只有儿童的身份价值得到重视,他们才会发挥其主体意识,去大胆、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3.下列填入括号内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儿童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场特殊的仪式
B.—场特殊的仪式可以重塑儿童的身份价值
C.儿童身份价值的重塑需要一些特殊的仪式感
D.一场特殊的仪式可以满足儿童身份价值重塑的需要
2020-01-09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