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2 题号:1482959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形象。那时他遥望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渴望一举收复故土,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
B.诗的颈联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上句“塞上长城”,从大处、远处写,写理想,是实写;下句“镜中衰鬓”,从近处、细处描写,写目前,是虚写。
C.这首诗以“愤”为意脉,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颔联尤其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是广为传颂的名句。
D.尾联诗人表明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以诸葛亮为榜样,鞠躬尽瘁,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立志干一番报国大业。
2.结合诗歌中的有关诗句,谈谈你对标题中“愤”字的理解。
21-22高二上·吉林松原·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野人家有感

陆游

纵辔江皋送夕晖,谁家井臼映荆扉。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待叶归。

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


【注】①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三月作于成都,其时陆游已被免去参议官之职。从第一次罢黜,到这次再遭弹劾,其间恰好十年。②井臼:水井和石臼。借指屋舍、庭院。③箔:养蚕用的竹筛子或竹席,也叫蚕簸。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落日余晖,乡野院落,水井、柴门、石臼相互掩映,宁静而美丽。
B.颔联写农家田园风光,“窥”“待”用拟人手法表现动物情态,情趣盎然,生活气息浓厚。
C.前两联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构成了一幅祥和宁静、温馨质朴的农村生活图景。
D.尾联以诸葛亮之隐居南阳反衬,可见其仍是痴心不改,给自己奋起隆中留有希望。
2.全诗表现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1-07-07更新 | 11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泛舟观桃花

陆游

花泾二月桃花发,霞照波心锦襄山。说与东风直须惜,莫吹一片落人间。

庆全庵[注]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庆全庵:寺庙名,即诗人的隐居之所。谢枋得在宋亡后,隐居不仕元朝。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首句紧扣题意起笔,交待桃花开放的时间、乘船赏花的出发地点。
B.谢诗首句直接由题宕开,联想《桃花源记》文意,夸赞庵前环境清幽。
C.陆游游赏霞波锦山,情绪高涨;谢枋得自比“避秦”之人,含蓄深沉。
D.两首诗都没有对桃花作局部的细致描写,角度新颖,想象奇特出语奇。
2.为什么这两首诗分别用“莫吹”“莫遣”劝诫东风和飞花呢?请简要分析。
2024-04-08更新 | 12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陆游,号放翁,著名爱国诗人,此诗写于晚年幽居山阴时。②箨(tuò)龙:竹笋的异名。③木笔:又名辛爽花,其花未开时,苞有毛,尖长如笔,因以名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湖山”二宇总领全篇,勾勒环境,笔力开张,巧妙地从山光水色中引出“幽居”。
B.诗中写放翁心中郁结与柳宗元《小石潭记 》中写“以其境过清"时的心境相似.
C.首句概言“湖山胜处”;颔联写湖,是近处宽处静景;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远处细处动态。
D.本诗前三联写景,尾联结情,景情相衬,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全诗是怎样体现“幽居初夏”之“幽”的?
2019-08-02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