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晋 > 陈寿(233-297) > 《三国志》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1483438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袁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

(节选自《三国志·周瑜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B.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C.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D.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瑜英勇善战,战功卓著。他协助孙策攻克横江、当利,击溃笮融、薛礼,打败刘繇,占领皖县,击败刘勋,平定豫章、庐陵二郡,创立江东基业。
B.周瑜善于识人,择主而从。袁术想任用他做将领,他认为袁术终究成就不了大事,所以请求出任居巢长,借路返回江东,投奔了与自己同岁的孙策。
C.周瑜博采众议,果断决策。与刘备在赤壁合力抗击曹操时,他采纳诸葛亮的火攻之计、黄盖的诈降之计,击溃了曹军主力,取得“赤壁之战”大捷。
D.周瑜高瞻远瞩,智略超群。他提出趁曹操刚刚受挫,攻取益州,吞并张鲁,结援马超,据襄阳以进逼曹操,图取北方的战略计划,并积极付诸实施。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欲案亮成规使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欲案亮成规/使诸营相次引军还/
B.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欲案亮成规使诸营/相次引军还/
C.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欲案亮成规使诸营/相次引军还/
D.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欲案亮成规/使诸营相次引军还/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治意思是迁移治所。“治”是治所之意,由“治”的治理之意引申而来,“荆州牧”的“牧”词意变化与之类似。
B.尊号,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皇帝的称号有尊号、谥号、庙号、年号四种,本文中“尊号”代指“皇位”。
C.假节,指假以符节。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当其临时任务完成后,符节将会被收回。
D.故事有“旧事”“先例”“旧业”等意思,在本文中是“旧业”的意思,与苏洵《六国论》“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的“故事”词意相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延对待刘备很忠心,他率领自己的部队跟随刘备入蜀作战,多次建立战功,也得到了刘备的信任,被委以重任。
B.魏延善于训练士兵,又勇猛过人,他自视很高,时常认为诸葛亮胆怯,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C.诸葛亮去世后,费祎和魏延商量后续事宜,魏延主张继续进兵,拒绝做杨仪的断后将,费祎也赞同魏延的观点。
D.当时的议论认为魏延会接替诸葛亮,魏延也是如此看待自己的,但是魏延最终因为与诸将不和,而导致自己被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
(2)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
2022-08-24更新 | 8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颍川刘翊为汝南太守,乃举靖计吏,察孝廉。尚书郎,典选举。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而迁靖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馥等到官,各举兵还向京都,欲以诛卓。卓怒毖曰: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相负!叱毖令出,于外斩之。靖惧诛,奔伷。伷卒,依扬州刺史陈祎。袆死,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靖收恤亲里,经纪振赡,出于仁厚。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岸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既至交阯,交阯太守士燮厚加敬待。陈国袁徽以寄寓交州,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耳。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璋以靖为广汉太守。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曰: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建安十六年,转在蜀郡。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先主为汉中王,靖为太傅。及即尊号,策靖曰:朕获奉洪业,君临万国,夙宵惶惶,惧不能绥,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宽。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联意焉。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章武二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蜀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
B.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
C.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
D.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任命,授职。如《<指南录>后序》中“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和《陈情表》中“除臣洗马”。
B.吏部,三国时魏始置,唐置六部,吏部为首,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科举、学校等事务。
C.刺史,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如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D.太傅,古代职官名。始于西周,为朝廷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靖年少成名,起初仕途不顺。他有喜好褒贬品评人物的声名,但因为受到排挤而不被录用。
B.许靖得到举荐,官职多次调动。他得到刘翊举荐,官职几经变动,他还曾任职巴郡太守。
C.许靖遇事镇定,能够不惧风险。避难交州时,他让随从及亲属族人先走,自己最后离开。
D.许靖才能卓越,得到刘备重用。刘备攻克蜀地后,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后来又拜他为太傅。
2022-02-20更新 | 4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段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孟德。公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公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征拜议郎。

建安二年,张绣等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遇害。公乃引兵还舞阴,绣将骑来钞,公击破之。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初,公举魏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四年春,生擒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初,公为兖州牧,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归吕布。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摘编自《三国志·魏武纪》)

文段二:

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何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诸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十六年,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摘编自曹操《求贤令》)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B.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C.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D.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人的表字,在本名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通常有相同相近或相反关系的称谓。
B.“唯魏种且不弃孤也”中“且”与短语“苟且偷安”中“且”含义相同。
C.顿首,旧时一种礼节。跪而头短暂叩地。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敬礼。
D.“遂亡归吕布”中的“亡”与成语“亡羊补牢”中的“亡”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年少有为,为人看重。曹操年少时尚义任侠,机灵能干,善于随机应变,受到当时人追捧认可,尤其被桥玄、何颙看重。
B.曹操善于反省,知错就改。曹操深受张绣投降又反叛之害,自己中箭,接着被杀,他当众检讨剖析错误,并承诺不再犯错。
C.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魏种和毕谌都曾离开过曹操,在将两人活捉后,曹操出于对人才的重视,不计前嫌,对两人继续重用。
D.《求贤令》和《短歌行》中均表达了曹操的“求贤若渴”之情,但二者在抒情方式上有较大不同,前者多用典故委婉含蓄地抒发,后者多直接表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
(2)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
5.文段二中,对“有行”和“上进”的关系,曹操的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例子去证明?请概括回答。
2022-11-02更新 | 1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