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杨万里(1127-120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1 题号:14906819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诗

〔后梁〕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诗的“低头便见水中天”一句,既是对插秧劳动情景的真实再现,又富有佛家的哲理意味。
B.两诗的动词“把、插、低头、退步”“抛、接、拔、插”都准确地刻画出插秧人专注劳作的状态。
C.后诗将“笠”和“蓑”比喻为“兜鍪”和“甲”,化静为动,使人联想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D.后诗写作角度灵活有变,先描写场景后描述对话,绘就一幅多彩而富有生机的劳动图景。
2.请分析概括这两首诗的主旨。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泊平江百花洲

(宋)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旁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释】①平江,府名,治所在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这首诗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今南京)江东转运副使的途中所作。②王程:为王事奔走的旅程。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首联平平叙事,却含有作者因王事之便而得以游赏苏州胜景佳处的庆幸之情。
B.第三句由眼前的百花洲联想到半生以来游历的三江五湖,延伸扩展了诗歌的时空。
C.第四句写自己十年来共四次在百花洲停泊驻足,足以表现作者对此地深切的喜爱。
D.尾联表达了作者虽像孤舟一样飘零,但只要能为朝廷奔波就无怨无悔的爱国情怀。
E.本诗语言平易朴实,却又饱含复杂感情,读来琅琅上口,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2018-12-28更新 | 1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半。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诗体现早春特点的自然景物有皇城中的滋润如酥的纤细小雨,远看朦朦胧胧、淡淡青青的草芽儿。
B.杨诗体现早春特点的自然景物有返绿的春柳、初绽的桃花、迟迟的暖日、徐徐的和风和充沛的春雨。
C.杨诗首联将春容的鲜妍与病翁的衰老对照,诙谐地表达诗人虽年已衰暮,却仍热爱早春景色的心情。
D.杨诗尾联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担忧:今年雨水太多,未能风调雨顺,担心像去年一样作物收成不好。
2.明人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四溟诗话》卷二)试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比较以上两首诗的异同。
2022-11-18更新 | 26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以下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黄蝶”能否改成“蝴蝶”?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写了春末夏初的郊野田间景象,诗人运用________(表达技巧)表达了________(感情)。
2017-03-14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