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其他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6 题号:1497617

东阳路旁蚕妇

(宋)翁卷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田家三咏(其三)

(宋)叶绍翁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1.这两首诗都以     作为描写对象,均表达了作者对描写对象     的态度。
2.简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2012·浙江·一模 查看更多[3]
【知识点】 其他北宋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宋]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 ①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挥。③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民族发动的战争。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窗”两句,写花木掩映的山屋、倾仄的小路,幽雅的景物衬托主人公的品格。
B.“拼却鬓双华”句,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
C.一个“恨”字,落笔沉重,倾注着诗人满腔的郁愤,成为笼罩全篇的情感基调。
D.上片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如三叠之瀑,曲尽回荡之美。
E.论者以为,叶梦得词风格颇似苏轼,而这首词从风格看也确实应属于“豪放词”。
2.本词中“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你认为本词与《归去来兮辞》中这两处字面相似的语句表达思想感情相同吗?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8-09-14更新 | 5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将至海州明山有作①

张耒

望望孤城沧海边,好云深处是人烟。

鸟飞山静晴秋日,水阔人闲熟稻天。

旗影远摇沽酒市,棹歌归去隔村船。

功名富贵非吾事,誓斸②明山数亩田。

[注]①绍圣初年,张耒因元祜党籍案被贬谪到润州当官,途经海州。

②斸(zhú),掘、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望”字领起全诗,以旷远的沧海和美丽的云海衬托海州的地理和景观。
B.颔联以“鸟飞”衬托明山的宁静,以“熟稻”无人收割和“人闲”形成反差。
C.颈联“旗影”和“棹歌”,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表现当地生活的闲适。
D.尾联“非吾事”直抒胸臆,与前三联相比,陡然提高声调,把情感推向高潮。
E.作者围绕海州风土人情,从多个角度宛转地加以表现,营造汪洋浓郁的意境。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8-01-14更新 | 6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海陵病中

吕本中

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

无数青山隔沧海,与谁同往却同归?

【注】海陵属泰州(今属江苏),作者晚年在此任小官。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处境?有什么作用?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7-10-10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