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汉 > 班固(32-92) > 《汉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2 题号:1499293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文天祥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诏天下勤王,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二)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拜为典属国,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深于此                      恨:遗憾
B.南乡拜而死                      南乡:面朝南
C.归营                            舆:用车子载送
D.不饮食                         绝:全然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B.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C.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D.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为取士考试的形式。
B.德佑,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古代帝王在位期间用年号来纪年。
C.单于,意为广大之貌,是少数民族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
D.秩,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
4.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不顾朋友劝阻,召集郡中豪杰上万人响应皇帝的诏令,并倾尽家财为军费。
B.文天祥逃到南岭时,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他仓皇出逃,后来被王惟义逮捕。
C.单于希望苏武能效忠自己,他先斩虞常,又以剑威逼张胜,试图胁迫苏武投降。
D.文天祥求死殉国,苏武自杀保全气节,他们不屈的民族气节感动了外族首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3)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沛公起,哙以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败泗水守薛西,击章邯军濮阳,破赵贲军开封,攻武关,至霸上,无不却敌先登。项羽闻沛公欲王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进至戏。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飨军士中酒亚父使项庄拔剑舞坐中击沛公。樊哙居营外,闻事急,即带剑拥盾入。项羽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也。”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起如厕,麾樊哙出,与俱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项羽死,汉王即位,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邑八百户。又以将军从高祖平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更赐爵列侯,与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迁左丞相。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先黥布反时,高帝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内群臣。绛侯、灌婴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帝已崩,吕后释哙,得复爵邑。孝惠六年,哙薨,谥曰武侯。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一》《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

文本二: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膝公之家,异战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飨军士/中酒亚父使项庄拔剑舞/坐中击沛公
B.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飨军士/中酒/亚父使项庄拔剑舞坐中/击沛公
C.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飨军士中酒/亚父使项庄拔/剑舞坐中/击沛公
D.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飨军士中酒/亚父使项庄拔剑舞/坐中击沛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即刘邦,庙号太祖,谥号为高皇帝,自司马迁时称其为高祖,故后世称刘邦为“汉高祖”。
B.参乘,亦作“骖乘”。站在车左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
C.禁中,也作“禁内”,表示禁令所及范围之内。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有此称。
D.《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忠心耿耿,随高祖起兵,冲锋在前,私闯鸿门宴,英勇无畏,怒斥项羽。
B.高祖一度病重,不肯见人,樊哙孤勇闯入,以赵高之事警示高祖。高祖一笑而起。
C.樊哙征战各地,军功卓著,多次平定叛乱,升官封邑,世代相传,惠及子孙。
D.樊哙以宰狗为生,因娶吕媭为妻,与皇上关系更为亲近,后遭人诽谤,险遭斩首。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如意之属。
5.司马迁评价樊哙为“垂名汉延,德流子孙”,请结合文本一分析其这样评价的原因。
2023-04-03更新 | 4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修学官,春秋乡射,陈钟鼓管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武,设斧钺旌旗,习射御之事。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奸人。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之,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门下掾自刭,人救不殊,瘖不能言。延寿闻之,对掾史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

(节选自《汉书·韩延寿传》,有删改)


掌握实词治、负、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修学官   治:________________
②不得奸人   舍:________________
③闾里仟佰有非常   非常:______________
④吾岂其   负:________________
掌握虚词何、因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画出正确的释义。
以至此   何:______词(为什么;什么)
瘖不能言   因:______词(由于,因为;于是;凭借)
准确翻译古今异义词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
2022-06-29更新 | 8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汉兴,至武帝末,奉世以良家子选为。本始中,从军击匈奴。军罢,复为郎。

是时,西域诸国新辑,汉方善遇,欲以安之,选可使外国者。前将军韩增举奉世以卫候使持送大宛诸国客。至伊脩城,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莎车遣使扬言北道诸国已属匈奴矣,于是攻劫南道,与盟畔汉。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遂以节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拔其城。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诸国悉平,威振西域。宣帝召见韩增,曰:“贺将军所举得其人。”

永光二年秋,陇西羌人旁种反,诏召奉世等人入议。是时,四方饥馑,朝廷方以为忧,而遭羌变。奉世曰:“虏近在境内背畔,不以时诛,亡以威制远蛮。臣愿帅师讨之。”

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到陇西,分屯三处。奉世具上地形部众多少之计,愿益三万六千人乃足以决事。书奏,天子大为发兵六万余人,拜太常弋阳侯任千秋为奋武将军以助焉。奉世上言:“愿得其众,不须烦大将。”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明年二月,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光禄勋如故。其后录功拜爵,下诏曰:“羌虏桀黠,贼害吏民。左将军光禄勋奉世前将兵征讨,斩首八千余级,卤马、牛、羊以万数。赐奉世爵关内侯,食邑五百户,黄金六十斤。”

后岁余,奉世病卒。居爪牙官前后十年,为折冲宿将,功名次赵充国。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
B.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
C.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
D.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官名,帝王侍从官的通称。东汉以后为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员。汉代的郎官大多是在贵族子弟中选拔的优秀人才。
B.节,代表朝廷重臣的身份,凡持有节的使者,就代表重臣亲临,可行使权利。如持节分封诸侯、持节出使外国及持节签约议和等。
C.歃,即歃血,古代订盟时的一种仪式。古代举行会盟时饮牲畜的血或者嘴唇上涂上牲畜的血,表示诚意。
D.羌,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部族,从秦汉时便屡见于史书,五胡之际更是成立一方政权,参与中原的军政角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莎车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攻杀了汉朝任命的莎车王,背叛汉朝,冯奉世当机立断,在莎车力量强大起来之前平定了这场叛乱。
B.宣帝对冯奉世的表现很满意,所以向举荐冯奉世给朝廷的前将军韩增表示祝贺。
C.永光二年秋天,陇西郡羌族全部反叛,尽管当时朝廷正为天下饥荒而忧虑,冯奉世还是建议朝廷出兵平定叛乱。
D.冯奉世任武将官职前后有十年,是杀敌报国的老将,曾被封为左将军、关内侯。
4.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时,西域诸国新辑,汉方善遇,欲以安之,选可使外国者。
②奉世具上地形部众多少之计,愿益三万六千人乃足以决事。
2017-03-14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