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 《新唐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1504210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雄诞,曹州济阴人。少强果,膂力绝人。伏威之起,用其计,战多克,署骠骑将军。

初,伏威度淮与李子通合,后子通惮其才,袭之,伏威被创堕马,雄诞负逃葭泽中,裒啸散亡,又为隋将来整所窘,众复溃。别将西门君仪妻王勇决而力,负伏威走,雄诞总麾下壮士十余人从之。追兵至,雄诞还拒,数被创,气弥厉,伏威遂脱。阚棱年长于雄诞,故军中号棱大将军,雄诞小将军

后伏威令辅公祏击子通,以雄诞、棱为副,战溧水,子通败,公祏乘胜追之,反为所挤,士皆走壁。雄诞曰:子通狃于胜,无营垒,今急击之,必克。公祏不从。雄诞独提私卒数百,衔枚夜往,乘风火之,子通大败走,度太湖。武德四年,与子通战苏州,却之。子通以精兵保独松岭,雄诞遣将陈当率千兵出不意,乘高蔽崦,张疑帜,夜缚炬子树,遍山泽。子通惧,烧营遁,保余杭,雄诞追禽之。

歙守汪华在郡称王且十年,雄诞还师攻之,华以劲甲出新安洞拒战,雄诞伏兵山谷,以弱卒数千斗,辄走壁,华来攻,壁中奋殊死,不可下。会暮还,雄诞伏兵已据洞口,不得归,遽面缚降。苏贼遂安据昆山无所属伏威使讨之雄诞以邑险而完攻之引日遂单骑造垒门陈国威灵因开晓祸福遂安即降以前后功授歙州总管,封宜春郡公。

伏威入朝,以兵属雄诞。辅公祏将反,患其异己,纵反间,阳言得伏威教,责雄诞贰。雄诞素质直,信之,乃归卧疾。公祏夺其兵,遣西门君仪谕计,雄诞始悔寤,曰:天下方靖,王在京师,当谨守藩,奈何为族夷事?雄诞虽死,谊不从!公祏遂缢之。

雄诞爱人,善抚士,能致下死力,每破城邑,整众山立,无丝毫犯。死之日,江南士庶为流涕。高祖嘉其节,以子世果袭宜春郡封。太宗立,优诏赠左骁卫大将军、越州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苏贼遂安据昆/山无所属/伏威使讨之/雄诞以邑险而完/攻之引日/遂单骑造垒门/陈国威灵/因开晓祸福/遂安即降/
B.苏贼遂安据昆山/无所属/伏威使讨之/雄诞以邑险而完/攻之引日/遂单骑造垒门/陈国威灵/因开晓祸福/遂安即降/
C.苏贼遂安据昆/山无所属/伏威使讨之/雄诞以邑险/而完攻之/引日遂单骑造垒门/陈国威灵/因开晓祸福/遂安即降/
D.苏贼遂安据昆山/无所属/伏威使讨之/雄诞以邑险/而完攻之/引日遂单骑造垒门/陈国威灵/因开晓祸福/遂安即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衔枚,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士兵口中横衔着枚(呈筷子状),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
B.武德,唐高祖年号,也是唐朝第一个年号;年号之设,始于汉武帝,一个皇帝可有一个或数个年号。
C.郡公,中国古代的一种封爵。曹魏始置,一直延续到明朝初年,历代称谓虽同但等级有别。
D.死力,在原文中是“最大的力量”的意思,与文章开头处的“少强果,膂力超人”遥相呼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雄诞有勇有谋。他膂力超群,曾经因掩护杜伏威脱险力战隋兵,多处受伤而勇气倍增;杜伏威为他谋划军事,大多能够获胜。
B.王雄诞擅长统兵。他质朴率真、仁厚慈爱,善于安抚士卒;同时军纪严明,每当攻破城堡,都能秋毫无犯。
C.王雄诞忠心耿耿。他曾勇救被李子通伏击负重伤的杜伏威;坚决反对辅公祏反叛朝廷,辅公祏就派西门君仪去晓以大义,最终王雄诞不屈遇害。
D.王雄诞军功卓著。他先后擒获李子通,剿灭盘踞歙州和拒守昆山的贼寇,因功受封宜春郡公,并得到唐高祖、唐太宗的褒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雄诞负逃葭泽中,裒啸散亡,又为隋将来整所窘,众复溃。
(2)辅公祏将反,患其异己,纵反间,阳言得伏威教,责雄诞贰。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天宝中,累调夏令,未尝督赋,而输无道期。举贤良方正,补温令,所至有惠利可纪,民皆刻石以传。再迁吏部尚书,又兼益湖南、荆南、山南东转运使、铸钱使,与第五琦分领天下金谷。初,晏分置诸道租庸使,慎简台阁士专之。时经费不充,停天下摄官,独租庸得补署,积数百人,皆新进锐敏,尽当时之选,趣督倚办,故能成功。虽权贵干请,欲假职仕者,晏厚以禀入奉之,然未尝使亲事,是以人人劝职。所任者,虽数千里外,奉教令如目前,频伸谐戏不敢隐。李灵耀反,河南节帅或不奉法,擅征赋,州县益削。晏常以羡补乏人不加调而所入自如第五琦始权盐佐军兴晏代之法益密利无遗入 初,岁收缗钱六十万,末乃什之,计岁入千二百万,而榷居太半,民不告勤。京师盐暴贵,诏取三万斛以赡关中,自扬州四旬至都,人以为神。至湖峤荒险处,所出货皆贱弱,不偿所转,晏悉储淮、楚间,贸铜易薪,岁铸缗钱十余万。其措置纤悉如此。诸道巡院,皆募驶足,置驿相望,四方货殖低昂及它利害,虽甚远,不数日即知,是能权万货重轻,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质明视事,至夜分止,虽休浣不废。事无闲剧,即日剖决无留。晏殁二十年,而旧吏推明其功。陈谏以为管、萧之亚,著论纪其详,大略以“晏通计天下经费,谨察州县灾害,蠲除振救,不使流离死亡。晏始以官船漕,而吏主驿事,罢无名之敛,正盐官法,以裨用度。每州县荒歉有端,则计官赢,先令曰:‘蠲某物,贷某户。’民未及困,而奏报已行矣。晏又以常平法,丰则贵取,饥则贱与,率诸州米尝储三百万斛。岂所谓有功于国者邪!”

(节选自《新唐书·刘晏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晏常以羡补/乏人不加调/而所入自如/第五琦始权盐佐军兴/晏代之/法益密/利无遗入/
B.晏常以羡补乏/人不加调/而所入自如/第五琦始权盐佐军兴/晏代之/法益密/利无遗入/
C.晏常以羡补/乏人不加调/而所入自如/第五琦始权盐佐军兴/晏代之/法益密利/无遗入/
D.晏常以羡补乏/人不加调/而所入自如/第五琦始权盐佐军兴/晏代之/法益密利/无遗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良方正,原指汉武帝时的一种举荐官员的制度,文中指唐宋科举的一个科目。
B.道,古代的的行政区划,与秦朝时的县同;隋唐时,是一级行政区划,州县为二、三级。
C.缗钱,唐时用铜铸钱,圆形,中有方孔,用线串连成串,一串一百个,称一吊。
D.常平,即常平仓,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晏担任县令,都有善政。天宝年间,他多次升官后任夏县县令,督缴百姓缴纳赋税,才使得上交国家的赋税没有逾期;他补任温县县令,都有善政,百姓刻碑来传颂他。
B.刘晏知人善任,颇有谋略。他分派各道租庸使,挑选那些刚刚入仕的精明人士,从速督察并依章办理;而对权贵请托入仕的人,给以丰厚的俸钱,但不让他们亲理政事。
C.刘晏掌管钱粮,处事有方。李灵耀反叛,河南道节度使擅自征收赋税,州县更加困弱,他就用其他盈余钱财来加以补充,并没有增加百姓的赋税,但国家的收入不减。
D.刘晏调动物资,控制物价。京师盐价暴涨,诏令调盐补充关中,刘晏让人从扬州四十天运到京城;各道的巡院,他招募能走善跑的人,就近设立驿站,掌握各地价格的高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任者,虽数千里外,奉教令如目前,频伸谐戏不敢隐。
(2)质明视事,至夜分止,虽休浣不废。事无闲剧,即日剖决无留。
5.陈谏认为刘晏是管仲、萧何以后的第一人,有何依据?请根据文章材料简要概括。
2021-12-08更新 | 5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房玄龄,临淄人。开皇中,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竟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见如旧。公为秦王,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藁。高祖曰: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太子将有变,王召,以方士服入,夜计事。事平,第功班赏,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户。淮安王神通曰:义师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龄以刀笔吏居第一,臣所未喻。帝曰:叔父兵诚先至,然未尝躬行阵劳。今玄龄有决胜帷幄、定社稷功,此萧何所以先诸将也。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毋多让!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玄龄数上书劝帝,愿毋轻敌,久事外。晚节多病,玄龄顾诸子曰:今天下事无不得,惟讨高丽未止,上含怒意决,群臣莫敢谏,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遂上疏,帝得疏,曰:是已危惙,尚能忧吾国事乎!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曰: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衷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节选自《新唐书·房玄龄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B.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C.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D.上无功德/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2.下列各句与文中“叔父兵诚先至”中的“诚”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D.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的人,即殿试及第者。
B.幕府,古代君王或军中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也泛指官署。
C.刀笔吏,在本文中指掌管文案的官吏。因为古代读书人常刀笔并用修改文字,故名。
D.夷,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玄龄深得太宗信任。太宗巡行渭北时,房玄龄与太宗一见如故;后来凡有战事,房玄龄就一定跟随。
B.房玄龄为国尽心竭力。他不爱奇珍异宝,一心广揽贤才,为国效力,即使病重,也不忘为国事上疏进言。
C.房玄龄做事才能卓著。年轻时就被高孝基称赞“当为国器”,在秦王府任职达十年之久,展现了自己的才能。
D.房玄龄注重家风建设。房玄龄注重自身修养,待人以宽,收集古今家诫警示子女。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
(2)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汉袁氏累叶忠节,吾心所尚,尔宜师之。
2022-12-08更新 | 4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愈,退之,邓州南阳人。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执政览之,奇其才。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腾沓系路。愈闻恶之,乃上表曰:“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始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若不即加禁遏,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曰:“愈言讦捂,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乃贬潮州刺史。愈至潮,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视之,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祝之夕,暴风震电起溪中,数日水尽涸,自是潮无鳄鱼患。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愈归奏其语,帝大悦。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谥曰“文”。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学咸天促/言何乖刺邪/
B.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天促/言何乖刺邪/
C.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天促/言何乖剌邪/
D.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天促/言何乖刺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取一与本名意思相关联的别名以表其德。
B.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本道家尊奉的文化典籍。
C.宫市,本指宫中市场,此处指中唐时宦官在民间市场以宫市名义贱价强买的弊政。
D.佛骨,即佛舍利,佛教的高僧死后火化留下的遗骨,在佛教中受到尊敬和供奉。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幼年丧父,勤奋好学。他从开始读书,每天都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
B.韩愈正直敢谏,多次被贬。韩愈很反感唐宪宗供奉佛骨,于是上表反对,因言辞激烈触怒皇帝,差点被皇帝处死,在他人的求情下,被贬为潮州刺史。
C.韩愈不顾生死,宣抚叛乱。皇上下诏让韩愈前往招抚,韩愈出发后,大家都认为有危险,皇帝也感到后悔,下诏不让韩愈进入敌营招抚。
D.韩愈关心民生,关爱百姓。韩愈被贬潮州后,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解除了潮州的鳄鱼之患;为袁人七百多奴仆赎身,将他们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2)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
5.唐宪宗派使者迎请佛骨一事,王公贵族和士大夫都奔走膜拜佛骨,歌颂佛的功德,而韩愈却很厌恶这种行为,为什么?请简要概括。
2022-11-09更新 | 1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