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晋 > 陈寿(233-297)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507655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迁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

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干举并州反。时河东太守王邑被征,河东人卫固、范先外以请邑为名,而内实与千通谋。太祖谓荀彧曰关西诸将恃险与马征必为乱张晟寇殽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河东被山带河,当今天下之要地也。君为我举萧何、寇恂以镇之。彧曰:杜畿其人也。于是追拜畿为河东太守。固等使兵数千人绝陕津,畿至不得渡。或谓畿曰:宜须大兵。畿曰: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讨之不胜,四邻应之,天下之变未息也;讨之而胜,是残一那之民也。单车直往,出其不意。固为人多计而无断。畿居郡一月,以计縻之。

会白骑攻东垣,高干入濩泽,上党诸县杀长吏,弘农执郡守,固等密调兵未至。畿单将数十骑,赴张辟拒守。会大兵至,干、晟败,固等伏诛,其余党与皆赦之,使复其居业。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少耗减。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宫,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魏国既建,以畿为尚书。事平,更有令曰:昔萧何定关中,寇恂平河内,卿有其功,将授卿以纳言之职;顾念河东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畿在河东十六年,常为天下最。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谓荀彧曰/关西诸将恃险/与马征必为乱/张晟寇殽/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
B.太祖谓荀彧曰/关西诸将恃险/与马征必为乱/张晟寇殽/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
C.太祖谓荀彧曰/关西诸将/恃险与马/征必为乱/张晟寇殽/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
D.太祖谓荀彧曰/关西诸将/恃险与马/征必为乱/张晟寇殽/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亦作“大祖”。本为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谥号。此处指的是魏武帝曹操。
B.长吏,地位较高官吏的统称。汉一般指秩六百石以上官吏,县丞、尉禄秩虽低,亦可称长吏。
C.郡县,是我国古代的行政单位,大体相当于今天的省和县。三国时期实行的是郡县制。
D.学宫,古代地方政府设立的学校,主要负责教化百姓。地方长官可以去授课,杜畿就曾亲自执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畿为子孝顺。他幼年时父母双亡,继母虐待她,他却以孝顺出名。因孝在郡中担任功曹,又暂代郑县的县令。
B.杜畿为政有道。他对百姓推崇宽松的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
C.杜畿深谋远虑。他在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质,郡中风气因而有所改变。
D.杜畿才能出众。他曾被荀彧推荐去镇守河东。深受太祖赏识,曾把他和立下赫赫战功的萧何、寇恂相提并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河东被山带河,当今天下之要地也。君为我举萧何、寇恂以镇之。
(2)会大兵至,干、晟败,固等伏诛,其余党与皆赦之,使复其居业。
5.杜畿在被太祖派遣镇守河东时为什么反对派大军征剿?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 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B.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C.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D.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疏,又称奏议、奏疏。是封建社会臣下向帝王进言分条陈述事情所使用的文书。
B.屯田,古代生产组织形式,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而组织的集体耕作。
C.旄钺,又称白旄黄钺。白旄是一种军旗,黄钺是以黄金为饰的斧,旄钺指君主。
D.陛下,陛本义是台阶,帝王的卫士在台阶两侧进行戒备,后成为对帝王的尊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勇于认错,主动承担责任。当手下的将领打了败仗,他认为自己身居高位,责任应完全在自己,向皇帝请求贬职三级,来督责自己的过失。
B.诸葛亮忠心辅佐,深得刘备信任。刘备告诉诸葛亮,如果刘禅没有才能,就可以取而代之。他又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可以说把蜀国托付给了诸葛亮。
C.诸葛亮治军严谨,敌人为之感叹。被他安排去屯田的士兵,和百姓混杂着居住在一起,却不会去扰民。看了蜀军的营垒,司马宣王忍不住称赞。
D.诸葛亮生活简朴,严格约束自己。他的个人生活用品,都是来自官府;在成都,他的家人依靠桑园和薄田为生,他从不经营其他产业为自己谋取私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5.街亭之战,参战的蜀国自身战败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2020-12-16更新 | 12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段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孟德。公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公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征拜议郎。

建安二年,张绣等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遇害。公乃引兵还舞阴,绣将骑来钞,公击破之。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初,公举魏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四年春,生擒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初,公为兖州牧,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归吕布。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摘编自《三国志·魏武纪》)

文段二:

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何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诸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十六年,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摘编自曹操《求贤令》)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B.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C.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D.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人的表字,在本名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通常有相同相近或相反关系的称谓。
B.“唯魏种且不弃孤也”中“且”与短语“苟且偷安”中“且”含义相同。
C.顿首,旧时一种礼节。跪而头短暂叩地。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敬礼。
D.“遂亡归吕布”中的“亡”与成语“亡羊补牢”中的“亡”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年少有为,为人看重。曹操年少时尚义任侠,机灵能干,善于随机应变,受到当时人追捧认可,尤其被桥玄、何颙看重。
B.曹操善于反省,知错就改。曹操深受张绣投降又反叛之害,自己中箭,接着被杀,他当众检讨剖析错误,并承诺不再犯错。
C.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魏种和毕谌都曾离开过曹操,在将两人活捉后,曹操出于对人才的重视,不计前嫌,对两人继续重用。
D.《求贤令》和《短歌行》中均表达了曹操的“求贤若渴”之情,但二者在抒情方式上有较大不同,前者多用典故委婉含蓄地抒发,后者多直接表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
(2)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
5.文段二中,对“有行”和“上进”的关系,曹操的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例子去证明?请概括回答。
2022-11-02更新 | 16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军北还。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

材料二:

于时韩、马之徒尚顾关右,魏武不得安坐郢都以威怀吴会,亦已明矣。彼荆州者,孙、刘之所必争也。荆人服刘主之雄姿,惮孙权之武略,为日既久,诚非曹氏诸将所能抗御。

故曹仁守江陵,败不旋踵,何抚安之得行,稽服之可期?将此既新平江、汉,威慢扬、越,资刘表水战之具,藉荆楚械棹之手,实震荡之良会,廓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至于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然则魏武之东下,非失算也。魏武后克平张鲁,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而不能止,由不用刘晔之计,以失席卷之会,斤石既差,悔无所及,即亦此事之类也。

(节选自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

1.材料一两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横线处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
实A由B疾C疫D大E兴F以G损H凌I厉J之K锋L凯M风N自O南P用Q成R焚S如T之U势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指送、给,与“小学而大遗”(《师说》)中的“遗”词义不同。
B.引,指退避,与“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引”词义不同。
C.狼,指像狼一样,与“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兄”用法相同。
D.旋踵,指转身退缩,与“遽”“食顷”“斯须”(《促织》)等词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兵力悬殊之时,黄盖设计在装满干苇和枯柴的战船里灌油,船外围用帷帐包裹,树起旗帜,掩人耳目。
B.曹军中黄盖之计,走出营帐,黄盖趁机离开曹军,并指挥点火,大火趁着风势越烧越旺,并蔓廷至军营。
C.荆州是孙刘必争之地,荆州百姓顺服刘备、畏惧孙权已久,这一分析指出了曹军失败的地缘、历史原因。
D.在蜀地发生数十次动乱的情形下,曹操没有采取刘晔的计策,对局势估算错误,失去了席卷蜀地的良机。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实震荡之良会,廓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
(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5.两则材料都涉及了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请分析败因的异同。
2023-09-09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