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杨万里(1127-120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 题号:1512238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插秧是重要的农事活动,诗歌开篇点题,直叙插秧其事,突出插秧繁忙、时节性强的特点。
B.诗歌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表现一家人齐心协力、其乐融融的插秧情景。
C.三、四两句用新颖的比喻描绘农人冒雨劳作的情景,委婉批评了官员不关心农民的疾苦。
D.这首诗构思新巧别致,语言清新活泼,一股浓厚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读来饶有趣味。
2.面对吃饭歇息的招呼,农人先是“不答”,后来又答非所问,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其一)

杨万里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

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晓行道旁杜鹃花

杨万里

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

杜鹃口血能多少,恐是征人泪滴成。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诗运用拟人的修辞,写一路杜鹃花“不负”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B.“锦样”即锦绣的模样,用比喻手法描绘出倒映着杜鹃花的江水的红艳。
C.“泣露啼红”描写杜鹃花带露开放的姿态,杜鹃啼鸣衬托了拂晓的宁静。
D.后诗多用口语,如“作么生”“能多少”,语言晓畅明白,情感蕴藉深沉。
2.两首诗同为描写杜鹃花,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1-01-23更新 | 22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

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家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注】①杨万里:江西吉水人,写此诗时他正离家宦游。②无那:无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锦绣堆”形容海棠花团锦簇,如堆锦织绣。这一片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为眼前的实景,为实写。
B.诗人从春日海棠开花、万物春回,联想到自己老了,生机勃勃的春景与人的衰飒老气形成了对比。
C.“万物皆春”明点“春”,“一年过社”说的是春社,暗点“春”。海棠花开、燕子飞回,使人感到花也春,鸟也春。
D.最后一联作者说春光“餐不得”,然而却又天真地设想吟诗,让诗把它引到酒杯里,就可以连同酒一起喝下去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2022-12-06更新 | 10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海东庙浴日亭

杨万里

南海端为四海魁,扶胥绝境信奇哉。

日从若木梢头转,潮到占城国里回。

最爱五更红浪沸,忽吹万里紫霞开。

天公管领诗人眼,银汉星槎借一来。

[注]①扶胥:神话中树名,又名“扶桑”,长在最东太阳始生处,故以之代指日出处。②若木:神话中树名,生在昆仑山的极西处,代指日落处。③星槎:传说古时往来于天河的木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立足浴日亭观赏海上日出,将广袤大海幻化作扶桑树的生长之地,意境开阔雄浑。
B.五更天时太阳自海上喷薄而出,红光普照的云海却被风吹散,让诗人心情起伏变化。
C.“天公”以美景款待诗人,蓬勃壮美的自然景象令人赞叹,也让诗人陶醉其中激动感慨。
D.诗人描写景物时,既有眼前实景,也有想象之境,将整个日出过程描绘得壮观奇特。
2.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杨万里的诗“别出机杼”。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2024-03-24更新 | 2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