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151562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署。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英宗立,遇疾,慈圣光献后同听政。光上疏曰:昔章献明肃有保佑先帝之功,特以亲用外戚小人,负谤海内。今摄政之际,大臣忠厚如王曾,清纯如张知白,刚正如鲁宗道,质直如薛奎者,当信用之;猥鄙如马季良,谗谄如罗崇勋者,当疏远之,则天下服。

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光力辞。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帝乃拜光枢密副使。光辞之曰: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陛下诚能罢制置条例司,追还提举官,不行青苗、助役等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抗章至七八,帝使谓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资治通鉴》未就,帝尤重之,以为贤于荀悦《汉纪》,数促使终篇,赐以颍邸旧书二千四百卷。及书成,加资政殿学士。凡居洛阳十五年,天下以为真宰相,田夫野老皆号为司马相公,妇人孺子亦知其为君实也。

哲宗幼冲,太皇太后临政,遣使问所当先,光谓:开言路。诏榜朝堂。元祐元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免朝觐,许乘肩舆,三日一入省。光不敢当,曰:不见君,不可以视事。诏令子康扶入对,且曰:毋拜。病革,不复自觉,谆谆如梦中语,然皆朝廷天下事也。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曰文正,赐碑曰忠清粹德。京师人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及葬,哭者如哭其私亲。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B.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C.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D.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文中《资治通鉴》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
B.神宗,北宋皇帝赵顼的庙号。庙号是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太庙里对其进行奉祀时所起的名号。庙号常称“祖”或“宗”,如太祖、高宗等。
C.王安石变法,是在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北宋历史上,支持变法者被称之为“元丰党人”,反对变法者被称之为“元祐党人”。
D.“谥号”,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天资聪慧,七岁就能讲述《左氏春秋》的大概要旨。自此以后手不释卷,以至不知饥渴寒暑。刚刚二十岁就考中了进士甲科。
B.司马光性情不喜华靡,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唯独他不戴花,在同列的劝说下,才戴上一枝皇帝赏赐的花。
C.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D.司马光忧心国事,深受赏识爱戴。神宗坚决要他担任枢密副使,百姓认为他是真宰相。晚年即使在病中仍挂念国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家。
(2)病革,不复自觉,谆谆如梦中语,然皆朝廷天下事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景初,字冲之,开封酸枣人。举进士,历汝州推官,改著作佐郎、知夏阳县,佥书河南府判官,通判并州。高若讷荐为殿中侍御史。

张贵妃有司请依荆王故事,辍视朝五日,或欲更增日。听上裁,乃增至七日。景初言:“妃一品当辍朝三日,礼官希旨,使恩礼过荆王,不可。”妃既追册为皇后,又诏立忌,景初力争,乃罢。

嘉佑初,大雨水,景初曰:“此阴盛阳微之诫也。”乃上疏称:“商、周之盛,并建同姓;两汉皇子,多封大国;有唐宗室,出为刺史;国朝二宗,相继尹京。是欲本支盛强,有磐石之安,则奸雄不敢内窥,而天下有所倚望矣。愿择宗子之贤者,使得问安侍膳于宫中,以消奸萌,或尹京典郡,为夹辅之势。”

时狄青为枢密使,得士卒心,议者忧其为变。景初奏疏曰:“天象谪见,妖人讹言,权臣有虚声,为兵众所附,中外为之恟恟。此机会之际,间不容发,盖以未立皇子,社稷有此大忧。惟陛下蚤为之计,则人心不摇,国本固矣。”数诣中书白执政,请出青。文彦博以青忠谨有素,外言皆小人为之,不足置意。知制诰刘敞亦论之甚力,卒出青知陈州。

李仲昌以河事败,内遣中人置狱。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还,奏比部员外郎郑平占籍真定,有田七百余顷,因请均其徭役,着限田令。以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判都水监,改度支副使,迁吏部员外郎,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以病,未入谢而卒。

(选自《宋史》卷三百零二   列传第六十一,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B.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C.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D.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薨,古代用来指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的死,以及封王的贵族的死。
B.宗子指大宗的嫡长子,又指族长和皇族子弟。在本文中和“宗室”通用,指皇族子弟。
C.社为谷神,稷为土地神。古时君主祭祀社稷,祈求丰收。后来就用社稷来代指国家。
D.籍在我国古代有登记在册的意思。“占籍”在本文意思是指上报户口,人籍定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景初谨守礼制。对于张贵妃丧礼的问题,他不像其他官员那样迎合皇帝,而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进言争辩,最终阻止了皇帝有违礼法的命令。
B.吕景初思虑长远。他认为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有任命同姓家人担任要职的先例,这样能使国家安如磐石,因此他希望皇帝能够学习古人的做法。
C.吕景初忠君爱国。他认为狄青为士兵所拥戴,人们又有狄青兵变的议论,而国家尚未立皇子,为了保证国家稳定,还是要将狄青调离京城。
D.吕景初抑制豪强。针对员外郎郑平在真定广占农田,他奏请皇帝,要求郑平承担徭役;并颁布限田令,来限制权贵之人的田地,维护国家利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请依荆王故事,辍视朝五日,或欲更增日。
(2)惟陛下蚤为之计,则人心不摇,国本固矣。
2019-12-06更新 | 5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

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道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史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底几无愧。”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B.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C.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D.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滩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年轻有才,二十岁便考中进士,被皇帝亲自提拔为状元,后在任湖南提刑时遇见前丞相江万里,和他谈论国家大事,被江万里看重。
B.元军进攻南宋,朝廷危急,皇帝下诏令各地起兵救援朝廷。文天祥发动本郡的豪杰万人前去救援,且不顾好友劝止,倾尽家财作为军费。
C.德祐二年,文天祥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与元军丞相谈判,因力争被扣押,于镇江寻机逃脱,先后逃亡到真州、高邮、温州,后再被俘获。
D.文天祥再次被俘后,张弘范多次劝降,文天祥以《过零丁洋》一诗来拒绝其招降。后被拘元都三年,元世祖劝降,文天祥始终不屈服。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2)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2020-01-06更新 | 4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 熹 传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和买、役法、榷酤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B.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C.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D.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孝经》,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全书共分18章。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C.“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D.“致仕”中“致”意思是“获得”,“致仕”意思是获得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后来跟从老师学习《孝经》,他就用“不若是,非人也”这句话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趣。
B.朱熹对教育非常重视。在同安县任职时,他挑选本县德才优异的人作为自己的学生加以教育。在南康军任知军时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C.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还能做到只身一人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
D.朱熹在庆元年间被监察御史沈继祖上书诬告十罪,结果皇帝却免掉了沈继祖的职务,取消了他的俸禄,连沈继祖的学生蔡元定也遭到流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
(2)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2020-11-03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