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2 题号:15472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沃衍,一名斡烈,赐姓兀林答,朔州静边官庄人。少尝为北边屯田小吏,会大元兵入境,朝命徙唐括族内地,沃衍留不徙,率本部族愿从者入保朔州南山茶杞沟,有众数千,推沃衍为招抚使,号其沟曰府,故残破镇县徒党日集,官军不能制。又与大兵战,连获小捷。朝廷遣人招之,沃衍即以众来归。时宣宗适南迁,次淇门,闻之甚喜,遂以为武州刺史。

武州屡经残毁,沃衍入州未几,而大兵来攻,死战二十七昼夜不能拔,乃退,时贞祐二年二月也。既而朝廷以武州终不可守,令沃衍迁其军民驻岢岚州,以武州功擢为本州防御使。俄升岢岚为节镇,以沃衍为节度使,仍谕曰:卿于国尽忠,累有劳绩。今特升三品,恩亦厚矣,其益励忠勤,与宣抚司辑睦以安军民。沃衍自奉诏即以身许国,曰:为人不死王事而死于家,非大丈夫也。

兴定元年春,上以沃衍累有战功,赐今姓。元光元年正月,遥授中京留守。六月,进元帅右监军。二年春,北兵游骑数百掠延安而南沃衍率兵追之战于野猪岭获四人而还俄而兵大至驻德安寨复击走之正大二年,进拜元帅左监军,遥领中京留守。

三峰山之败,沃衍走钧州。其部曲白留奴、呆刘胜既降,请于大帅,愿入钧招沃衍。大帅质留奴,令胜入钧见沃衍,道大帅意,降则当授大官。沃衍善言慰抚之,使前,拔剑斫之,曰:我起身细微,蒙国大恩,汝欲以此污我耶!遂遗语部曲后事,望汴京拜且哭曰:无面目见朝廷,惟有一死耳。即自缢。部曲举火并所寓屋焚之,从死者十余人。沃衍死时年五十二。

(节选自《金史•列传第六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北兵游骑数百掠延安而南/沃衍率兵追之/战于野猪岭/获四人而还/俄而/兵大至/驻德安寨/复击走之/
B.北兵游骑/数百掠延安而南/沃衍率兵/追之战于野猪岭/获四人而还/俄而/兵大至/驻德安寨/复击走之/
C.北兵游骑数百掠延安而南/沃衍率兵/追之战于野猪岭/获四人而还/俄而/兵大至/驻德安寨/复击走之/
D.北兵游骑数百掠延安而南/沃衍率兵追之/战于野猪岭/获四人而还/俄而/兵大至驻德安寨/复击走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赐姓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杨沃衍因屡立战功被皇帝赐姓兀林答。
B.屯田是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政府利用这种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
C.诏在先秦指上级给下级的命令,秦汉以后则专用于帝王向下属或大众的命令。
D.拜原本为一种礼节,另有拜见、授官等意。“进拜元帅右监军”是“拜见”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沃衍被推为首领,受招率众归顺朝廷。杨沃衍本为屯田小吏,元军入境时未按朝廷要求迁徙内地,带领数千人与元军作战并获小胜,后接受招纳。
B.杨沃衍多次获战功,不断受到皇帝提拔。杨沃衍被金宣帝任命为武州刺史,与元军殊死作战二十七昼夜后元军撤退。皇帝因他忠于国家而下诏嘉奖。
C.杨沃衍获皇帝赐姓,更加受到皇帝重用。杨沃衍遥领中京留守期间恪尽职守,曾追击南下抢掠的数百元军,并打跑了安德寨的元军。
D.杨沃衍拒诱不降元,被逼自缢殉国。杨沃衍战败后逃到钧州,他的家奴有两人投降元军,其中一人来劝降,被他以剑砍斫;走投无路之际他留下遗嘱,壮烈殉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宣宗适南迁,次淇门,闻之甚喜,遂以为武州刺史。
(2)沃衍自奉诏即以身许国,曰:“为人不死王事而死于家,非大丈夫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为实录检讨。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襄州、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

加直龙图阁、知福州。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会官制行,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姝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昏嫁,一出其力。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乃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安石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选自《宋史·曾巩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
B.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
C.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
D.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甫冠”,指刚刚成年。在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女子则是满十五岁时绾发戴簪,表示成年。
B.“进士”,指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者。殿试录取分为三甲,第一甲称为状元,第二甲称为榜眼,第三甲称为探花。
C.“丁母艰”指母亲去世,又称“丁母忧”;“丁”是“当,遭”的意思,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
D.神宗,宋朝皇帝赵顼的庙号。庙号,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庙号、谥号、年号等均可代称帝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巩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数百字的文章,张口就能背诵。在十二岁时,试作《六论》,提笔就写出来了,而且文辞十分壮美。
B.曾巩治州有方,政绩卓著。他治理齐州时,有一被追捕者自首,曾巩利用此事,分化盗贼,使他们不能纠合在一起,州内治安大好。
C.曾巩面对疫情,应对积极。江西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亭传都储存药物,给生活困难的军民提供衣食,分配医生诊治。
D.曾巩直言人过,为人正直。神宗曾向曾巩询问王安石为人,曾巩指出王安石虽轻视富贵但为人吝啬小气,所以比不上扬雄。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
(2)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苏武传》)
2022-06-16更新 | 6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咏首荐。有宿儒张覃者未,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湜、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一部校故,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遣之。官属请曰:“不痛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宿儒张覃者未   第:科举考中
B.辱主帅   推:追究
C.不痛   绳:捆绑
D.复命益州   知:掌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议咏首荐   一部校故
B.咏引前事   乡里所称
C.遂敦勉就举,三人者悉登科   咏悉宽其罚遣之
D.饥八九   求霖三十年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4.下列句子中,全都能体现张咏有才干的一组是(     
①咏与寇准致书郡将   ②太宗闻其强干,召还   ③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   ④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⑤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⑥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⑥D.①⑤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张永德枝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践行。
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6.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2)视第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惩?
2022-11-07更新 | 6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县。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后深衔之。

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论曰: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注】①周怀政(?—1020)北宋宦官。真宗病重,他密召客省使杨崇勋、内殿承制杨怀吉等,策划谋杀丁谓拥立仁宗,奉真宗为太上皇。因二杨告发,被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B.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D.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辅”,即三公、辅相,古代的三公﹑四辅都是辅佐天子的重要朝廷命官。多用来借指宰相一类的大臣。
B.“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科举考试到明清发展为四个级别,最低一级是乡试。
C.“归沐”,本意指“回家沐浴”,后指官吏休假,休假天数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汉代“五日一休沐”,唐代“旬休”。
D.“三司”,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度支、户部、盐铁”三司,长官是三司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迪才华出众,受人赏识。柳开对他写的文章很是赞赏,认为他能堪大任,后来李迪参加科举考试,果然高中,走上仕途,颇有建树。
B.李迪富有谋略,亲力亲为。就任亳地知县后,他暗中打听察访,然后部署精锐士兵,最终擒获一群洗劫城邑的逃兵,斩首示众。
C.李迪为人正直,敢于进谏。李迪屡次上疏劝谏,不同意册立章献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皇后的打击报复,贬官衡州。
D.李迪胆量非凡,富有豪气。元昊攻打延州时,不少守将用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却主动要求戍守边疆,仁宗皇帝没答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
(2)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2022-01-09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