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黄庭坚(1045-1105)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564130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____至城西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①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②鞍鞯jiān:马鞍和马鞍下面的垫子。
1.根据诗意,本诗标题中空缺处最适合的一项是(       
A.雨前B.雨中C.雨后D.晴日
2.以下对中间两联艺术手法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仗B.夸张C.拟人D.视觉、嗅觉、触觉多角度描写
3.全诗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黄庭坚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注】①当时诗人在蔡州平舆,汝河流过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
②幽人:隐士,这里指品行高洁的人。
③青袍、堤草:低级官吏所穿之衣为“青袍”、古人常以青草之色喻青袍。
④九方皋;春秋时善于相马的人。
1.下列对诗歌的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主客并提,第一句说当年李子先被委任吏曹的小官,因为诗人与李子先的境遇相同,所以,“幽人”不仅是为李子先高才而屈居下僚抱不平,也是为自己的遭遇抱不平。
B.首联第二句说自己也被任为小官,共同的人生遭遇,让主客心灵相通。“青袍”是点睛之笔,与“吏曹”同义,但用得很活,不显得重复。
C.颔联诗以“春水”、“夜月”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味醇趣永,虚写“春水”、实写“夜月”,把自己的感情与对方的感情完全融合。
D.颈联感慨九方皋的罕见,运用设问的手法,措辞自然,语言直率意深,语气斩钉截铁,对仗十分工整,雕琢精细,显示出诗人锤炼语言的深厚功力。
E.本诗讲究谋篇结构的法度,重视炼字与对偶。如本诗四联,层次分明,各写一景或一情,仿佛各不相属,但绳之以情,又自然连贯。
2.请赏析尾联的作用。
2018-03-21更新 | 7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子瞻戏书伯时画好头赤

黄庭坚

李侯画骨不画肉,笔下马生如破竹。

秦驹虽入天仗图,犹恐真龙在空谷。

精神权奇汗沟赤,有头赤乌能逐日。

安得身为汉都护,三十六城看历历。


注:①伯时:李公麟,字伯时,北宋画家。好头赤:秦地骏马名。②汗沟赤:指汗血马。传说此马汗自前肩渗出,色如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直写诗人对画中之马的动态感受,赞赏李候画出了马的精神风韵。
B.“虽入”“犹恐”连接转折,具有顿挫曲折之美,表现诗人的深曲用意。
C.颈联两句虚写骏马神态超群,描绘了一幅天马逐日、雄奇瑰丽的画面。
D.全诗由画发兴,妙想联翩,内涵精切而用意超脱,实属题画诗之上品。
2.从诗的尾联,可以看出诗人有怎样的人生抱负?
2022-04-23更新 | 21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

[宋]黄庭坚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肯出游。黄流不解涴明月,碧树为我生凉秋。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谁倚舵楼吹玉笛?斗杓寒挂屋山头。


注释:①此诗为诗人离京赴太和县任时告别友人之作。黄十七:黄介,字几复。②涴:污染。③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曾记其牧羊成仙事。叔度:即东汉黄宪,志向高洁,不应官府征辟,时人赞其气度“汪汪若千顷陂”。④斗杓:指北斗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黄介心情极为烦闷,作者理解其愁虑繁深,因而邀他出游以消心忧。
B.颔联写明月倒映于浑黄的汴河却依然澄明,岸上碧树让人感到秋天的凉意。
C.颈联用典,写黄初平牧羊成仙之事虚诞渺茫,也很难像叔度那般一醉方休。
D.尾联勾画出一幅秋夜图,楼船笛声,北斗高挂,无限情愫融入静夜笛声里。
2.本诗以景结情,下列唐诗中没有运用该手法的一项是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B.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C.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
D.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本诗与《赠别几复》均运用了“月”这一意象,作者在两诗中运用该意象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赠别几复

[宋]黄庭坚

风惊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苹。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见平生。

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还月明。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


注释:①发药:意为善言劝人以当药石。
2020-05-16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