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王安石(1021-108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3 题号:1581010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宝应二三进士见送乞诗

王安石

少喜功名尽坦涂,那知干世最崎岖。

草庐有客歌梁甫,狗监无人荐子虚。

解玩山川消积愤,静忘岁月赖群书。

惭君枉盖如平昔,不笑谋生万事疏。


[注]本诗作于王安石晚年隐居钟山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乞诗”指向他人索求诗歌,又称求诗、请诗、索诗,具有交际的功能。
B.首联写出了一个经历宦海沉浮、世事沧桑的老人对社会人生的深切感悟。
C.颔联运用诸葛亮和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不被重用的遗憾与愤慨。
D.诗人惭愧于自己隐居钟山、远离朝政,不能继续为朝廷效力,报答君王。
2.诗人回忆了自己从前的经历,却又说“静忘岁月”,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予求守江阴未得酬昌叔【注】忆阴见及之作

王安石

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

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

高亭笑语如昨日,末路尘沙非少年。

强乞一官终未得,只君同病肯相怜。


【注】昌叔,即朱明之,仁宗天圣年间曾任江阴知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雄健的笔力勾勒出江阴作为一座江边城市的独特风貌,场景阔远而热闹。
B.颔联写人们重海外珍奇、贱本土出产,可见劳动者生计之艰难,蕴含了诗人的叹息。
C.颈联回忆往昔与昌叔的交往,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足见作者与友人交情深厚。
D.全诗情感表达上不事藻饰,明白如话,写作风格与《桂枝香·金陵怀古》不同。
2.这首诗表达了王安石的失落,他的失落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021-02-25更新 | 30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行

[宋]王安石

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

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

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

谁同此真意,倦鸟亦幽寻。


【注】①“楚制”指儒服,意谓汉人穿的传统服装。②“长耳”即毛驴。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诗人外出和归来时景色清浅和苍翠的不同特点。
B.颔联诗中人着儒服骑毛驴,听着吴越民歌般的驴鸣,委婉表达出自己离开仕途后,俨然已是一介平民。
C.颈联写暮岭山色、寒泉好音,画面清幽静寂。
D.尾联中“谁同此真意”与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此中有真意”的“真意”大不相同。
2.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2021-08-28更新 | 16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答丁端州

王安石

莫嗟荒僻又离群,且喜风谣岭北闻。

铜柱虽然蛮徼接,竹符还是汉家分。

春书来逐衡阳雁,秋骑归看陇首云。

相见会知南望苦,病骸今似沈休文

【注】①丁端州:丁宝臣。据记载,其在越州除弊兴利甚重,再迁太常博士,移知端州。越州,今浙江绍兴;端州,今广东肇庆。②铜柱: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③竹符:汉时竹制的信符,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借指州郡长官。④沈休文:南朝梁文学家沈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内容可知,丁宝臣因在越州治理有功而移官端州,但他心中更多的是郁闷。
B.第五句中的“春书来逐”点明了时令和事件,并且巧妙地呼应了诗题中的“次韵”。
C.中间两联采用流水对,体现了王安石律诗“用法甚严,尤精于对偶”的创作特点。
D.尾句悬想友人在南蛮地生活过长,身体就会孱弱似沈约了,丰富了诗的内容和意蕴。
2.王安石写此诗回复丁宝臣,用以安抚友人。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写作意图的。
2024-04-27更新 | 3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