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文主题 > 哲理·思辨 > 价值理念
题型:作文-材料作文 难度:0.4 引用次数:72 题号:1585008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5年3月,周恩来在南开学校作《论名誉》一文,其中论及人们追逐名誉的后果时提出自己的见解:智者遇之顿失其智,愚者当之益增其愚,颠倒世人,尽入壳中。文章还论述了名誉与风气、名誉与气节之间的关系,指出“若夫汲汲于名犹汲汲于利之徒,日惟名誉之是谋,不遑计及实事,虚声盗世,眩世眩俗,以淆乱风气者,是名誉之罪人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似题推荐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精神有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探月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10-26更新 | 201次组卷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云南农业大学的丁同学“火了”。他的课程内容十分“新颖”吸引人:咖啡种植、农业机械……一个学期里,在烈日下埋头干活是家常便饭,但品尝到咖啡那一刻,丁同学却说“能真正体会到作为农学生的快乐”。

材料二:

从今年秋季开学起,不少中小学的课表中“劳动课”正式入列。一些学校将“第一课”搬到农田里,同学们通过收割稻谷、打谷子、晒谷子等实践,感受“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某校长说,劳动教育的意义就是让学生用身体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材料三:

袁隆平,这位“看上去更像农民”的科学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不是他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的耕耘,哪能“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习近平强调,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劳动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

某中学生在网上抱怨学校在新学期开展的田野劳动课程,请你根据材料内容任选角度写一篇文章,积极回复该学生。

要求:任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5-10更新 | 201次组卷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周游列国期间碰到一个人,那个人问他,你主张兼爱非攻,到处去游说,但是别人也没听,世界也没有变好;我什么也没做,世界也没有因此而变坏,那么你做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墨子给他举了一个例子,墨子说,一个房子着火了,我拿着水桶去救火,你冷眼旁观,最后火没救下来,你觉得你和我有区别吗?

这个故事引人深思。现实生活中像墨子遇到的这种人大有人在,他们自以为是,爱说风凉话。像墨子一样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是社会的脊梁,他们埋头苦干,舍身求法……请结合材料,选择以下其中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①针对像墨子遇到的这种人,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倡议。

②针对像墨子这样的社会脊梁,写一篇文章,讴歌他们的美德。

要求:不能脱离材料的含意;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5-18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