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1585108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博士。

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事中,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祥语。卢航奏禾狂妄,谪监信州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母忧,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蔡京是北宋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元老”,先后四任宰相,长达十七年之久。②王黼是北宋末年大臣、宰相。才智出众但无学识,善于巧言献媚,揽权敛财。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B.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C.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D.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搢绅,同“缙绅”,插笏于腰带,可以代指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
B.疏,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用来陈述表白,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C.诣阙,到天子的宫阙。谓赴朝堂,又指赴京都。文中指被押送到朝廷。
D.莅其狱,指黄经臣亲自审理陈瓘的案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禾所奏切中时弊,有先见之明。他看到军备松弛,指出应增加守军、修补城墙,用来防备不测,后来果然发生了盗贼闹事。
B.陈禾尽职尽责,刚直敢言。他在由左正言升任给事中后,还弹劾童贯和黄经臣等玩弄权术,尽管皇帝一开始不爱听,他还是冒死进谏,再加上卢航的诋毁,最后他被贬谪到外地。
C.陈禾不畏强权,坚持正义。面对蔡京案的调查取证,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愿舍生取义,最后他被诬陷为陈瓘的同党而获罪免官。
D.陈禾为人清高,不同流合污。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于是一再坚决要求辞官,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
(2)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成怀宁寨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迫,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西上阁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迁东上阁门使,副都总管,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速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顿首谢曰:臣得凭威灵灭贼,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基然后进者,达曰:彼战己危,讵忍为自全计。下令敢言安营者斩。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蛮惊溃,即定广源。师次富良江,蛮舣斗舸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己而蛮果来,击之,大效,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

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指挥使。以训阅精整,除一子阁门祗候,数被沼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立,迁为使,徙节武信,卒,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

达起行伍,喜读书,神亲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得体,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
B.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
C.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
D.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本为汉武帝始设来负责监察的官员,但在宋朝时已是一种虚衔,任者并不赴任。
B.顿首,古代跪拜礼之一,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可用于下级对上级、平辈间恭敬地行礼。
C.赠,此处指我国古代皇帝为已死的有功劳的官员或其亲属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
D.行伍,我国古代军队的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达作战英勇,以少胜多。戍守怀宁寨时,他凭自己才能,身先士卒,率领五百部下和西夏的三万骑兵勇敢战斗,最终获胜。
B.燕达公而忘私,不惧死亡,他既没有听从神宗劝谕,也没有听从校官的建议,而是果断下令斩首谈论安营的人,出兵平定了广源。
C.燕达善于用兵,精于谋略。面对安南军队驻扎的地点无法交战的情势,燕达巧用计谋,引诱安南人主动出击,最终打败并收降了他们。
D.燕达忠诚老实,深受信任,神宗多次下诏奖赏燕达,还破格提拔他做副都指挥使,而他也能得体应对神宗的问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
(2)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得体。
5.燕达打了败仗,神宗非但没有治罪于他反而晋升其官职,为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1-12-21更新 | 8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弟克公为御史,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里。绍兴中,谥忠确。

(选自《宋史·张克戬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B.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C.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D.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古代用于表示宗族中至亲的亲属关系。如“从弟”“从兄”“从子”“从父”等。
B.劾,有“检举揭发”之意。“晖刚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中“劾”即是此意。
C.庙,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还可指供奉祭祀名人的处所。随着佛教的传入,后来佛教寺院也俗称庙。
D.闾,《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闾,侣也。二十五家相群侣也。”文中泛指百姓聚居之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克戬不畏奸邪,依法施政。在担任吴县知县时,他坚持原则,绝不妥协,依法打击地方豪强,震慑了邪恶势力。
B.张克戬英勇抗敌,善用谋略。宣和七年十二月,金兵侵犯河东,张克戬在太原全力抵抗,先除敌人内应,后以奇兵致胜。
C.张克戬誓死报国,忠贞不移。靖康元年,汾州又陷入战火,孤城无援,已入绝境。金人送来劝降信,他不拆开看就直接烧掉。
D.张克戬忠义干云,令人敬仰。十月初二,汾州城破,张克戬身穿朝服壮烈殉国,连敌人都为之奉尸礼葬,拜祭立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
(2)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
5.“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请简要说明因为哪些“事”朝廷对张克戬进行表彰奖励的。
2021-06-04更新 | 19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亿,字宗魏。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永城县,有治声。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通判陈州,会河决,治堤费万计,亿不赋民而营筑之。真宗尝欲召试,而与王旦有亲嫌,特召见,改知洋州。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因诬其子为他姓,以专其赀。嫂诉主官,甲辄赂吏掠服之,积十余年,诉不已。亿视旧牍未尝引乳医为证,召甲出乳医示之,甲亡以为辞,冤遂辨。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吴植知临江军,使人纳金于宰相王钦若,因衙吏至京师,审之,语颇泄,钦若知不可掩,执吏以闻。诏付台【注】治,而植自言未尝纳金,反诬吏误以问所亲语达钦若。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植乃除名。并按钦若,诏释不问。

三司更茶法,岁不登,亿承诏劾之,由丞相而下皆坐失当之罚,其不挠如此。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逾年。

知开封府范仲淹献《百官图》,指宰相吕夷简差除不平,而阴荐亿可用。仲淹既贬,帝以谕亿。亿曰:仲淹举臣以公,臣之愚陛下所知;举臣以私,则臣委质以来,未尝交托于人。遂除户部、参知政事。会忻州地大震,谏官韩琦言宰相王随、陈尧佐非辅弼才,又言亿子综为群牧判官,不当自请以兄纲代之。遂与宰相皆罢,知应天府,寻加资政殿学士、知成德军。改澶州,复知亳州,官至尚书左丞,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宪。亿性方重,治家严饬,虽燕居,未尝有惰容。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

(选自《宋史·韩亿传》,有删改)


【注】台:御史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
B.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
C.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
D.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
2.下列对 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师,文中指朝廷;也可以作为我国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
B.岁课,可以指按年交纳的赋税,也指汉代每年从太学中选拔官员的考试。
C.户部,我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通常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等。
D.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古文中表辞官的词还有“告老”“乞骸骨”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亿擅长断案,心中关爱百姓。其他地方不能决断的案子,郡守就托付他来进行决断:黄河决堤时,治理费用巨大,他没有向百姓征收赋税。
B.韩亿不避权贵,审案一查到底。 在吴植贿赂王钦若一案中, 他进行严查,最终案子真相大白,惩处了吴植:宰相王钦若也受到了连带审查,最终皇帝下语对其不加追究。
C.韩亿得人举荐,遭弹劾被贬官。范仲淹曾举荐他,范仲淹被贬退后皇上告诉韩亿此事时,他虽从公私角度予以分析,但还是受到牵连被罢免了官职。
D.韩亿性格沉稳,资助亲戚朋友。韩亿即使是退朝闲居时,也不曾有懈怠的神色;对那些贫穷孤独的亲戚朋友,他常资助他们婚嫁丧葬的费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因诬其子为他姓,以专其赀。
(2)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
2021-07-10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