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57 题号:1594763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傲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游于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平原君曰:“前亡四十万之众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仲连曰:“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平原君遂见新垣衍曰:“东国有鲁仲连先生者,今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交之于将军。”新垣衍曰:“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仲连先生。”平原君曰:“胜既已泄之矣。”新垣衍许诺。鲁连见新垣衍,曰:“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齐湣王之鲁,夷维子为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莞裔,摄衽抱机,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裔,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途于邹。当是时,邹君死,潘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倍殡棺,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固不敢入于邹。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膊褛,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邹鲁之臣不果纳。今秦万乘之国也,梁亦万乘之国也。俱据万乘之国,各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新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出,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平原君欲封鲁连,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节选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游于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
B.游于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
C.游于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
D.游于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面,帝位坐北朝南,文中齐滑王以天子自居,欲坐北朝南吊唁。
B.高节,指坚守高尚的节操,也指使臣所持的旄节。其长八尺。本文中的“高节”指后者。
C.三晋,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因春秋末年三家分晋而得名。
D.为寿,祝颂之辞,指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仲连目光敏锐,见微知著。他洞悉强秦并吞天下的野心,深谙各国力量变化的影响,危难之际,为齐国及其余诸国利益存亡拼死一辩。
B.鲁仲连善于谋略,有胆有识。他先一针见血地指出秦乃虎狼之邦的本质,继而指明了救赵的策略,终于说服新垣衍放弃尊秦为帝的想法。
C.鲁仲连正直耿介,扶危济困。强秦围赵之时,他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向新垣衍展示了不畏强暴、反抗虐行的决心,终解邯郸被围之危。
D.鲁仲连口才超群,能言善辩。他举邹、鲁拒绝以天子礼接待齐滑王的事来警示新垣衍,若尊秦为帝,魏国将失去尊严,任人宰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平原君遂见新垣衍曰:“东国有鲁仲连先生者,今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交之于将军。”
(2)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
5.李白有诗赞鲁仲连:“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李白如此称赞鲁仲连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一)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将军与臣有:同“隙”,嫌隙。B.范增数项王:以目示意。
C.谷不可食也:尽。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布通告。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请剑舞                           斧斤时入山林
B.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   王道始也
C.得复见将军                 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D.而谋动干戈邦内             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3.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大王来何操。B.树之以桑。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沛公安在。
4.下列选项对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一)刘邦到了鸿门,说了一番谎话,使得项羽扬扬得意。项羽不仅原谅了刘邦,还请他喝酒,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并无成见。
B.选段(一)中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C.选段(二)孟子向梁惠王宣讲王道,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孟子认为只要这些事情解决了,“王道”理想就实现了。
D.选段(二)彰显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同时他还重视后天的教化,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显示出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021-10-12更新 | 1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乙)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献公二十二年,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祛。重耳遂奔狄,居狄凡十二年而去。

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重耳怒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拜受之。”过郑,郑文公弗礼。郑叔瞻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君其礼焉!”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瞻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后为国患。”郑君不听,重耳去。

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谏,乃受。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卒。晋国大夫闻重耳在秦,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于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秦送重耳至河,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

晋文公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选自《史记·晋世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重耳/怒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
B.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重耳怒/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
C.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重耳/怒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
D.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重耳怒赵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员,可译为“您”,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B.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其意义和用法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微”相同。
C.丙午:文中指丙午年,古代纪年法。即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搭配组合,循环纪年。
D.其:甲乙两段文言中加点的“其”意义一样,表请求或命令的祈使语气,可译为“还是”。
3.下列对两个文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献公派宦者履鞮去杀重耳,重耳翻墙逃跑,被一路追杀,最终得以逃脱,到狄国居住了十二年后离开狄国。
B.晋惠公死去后,晋国的几位大夫暗中派人到秦国劝说重耳回到晋国,并在秦缪公的帮助下,终于回到晋国并做了晋国国君。
C.重耳在逃亡的过程中,途径郑国,郑国国君没能以礼相待,重耳怀恨在心,所以做了国君后第七年,联合秦国围攻郑国。
D.重耳在流亡中主动请求联姻,结秦晋之好;后秦晋两国攻郑,秦缪公被郑说服,放弃攻郑,与郑结盟,秦晋联盟瓦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
5.这两段文字都叙述了秦晋放弃攻打郑国的过程,试简要概括《左传》和《史记》对此在叙事特点方面的不同之处。
2023-05-29更新 | 11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产者名公孙侨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军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有删改)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导,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吾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吾不迁矣。”三月,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贻子产书曰:“吾闻之:‘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复书曰:“若吾子之言,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①丘赋,一种赋税制度。②虿,chài,蝎子一类的有毒的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产者/名公孙侨/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
B.子产者/名公孙侨/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
C.子产者/名公孙侨/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
D.子产者/名公孙侨/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斑白,头发花白,这里代指老年人,与“以愚黔首”中的“黔首”用法相同。
B.乡校,这里指当时郑国设在地方的学校,也是人们议论政治常去的地方。
C.“吾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与“吾不信也”中的“信”字含义相同。
D.刑书,法律条文。文中说“铸刑书”就是把法律条文铸刻在鼎上公布于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选文记录了子产治郑受到下层人民的爱戴,《左传》选文则侧重表现孔子、然明、叔向等士大夫对子产治郑的认可。
B.《史记》选文通过与前任对比突出子产治郑达到的效果,《左传》选文则通过记述具体事例侧重阐述子产治郑所采取的做法。
C.《左传》选文中子产善用比喻论证,把治国比作防川,认为应及时听取民意,把施政方式比作水火,强调治民应宽猛相济。
D.《左传》选文中子产治郑并非一帆风顺,在因颁布典章制度而受到批评后,他从国家和现实出发,坚持自己的治郑方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2)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
5.子产治郑是如何实施“宽猛相济”的?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2023-02-23更新 | 2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