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王安石(1021-108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18 题号:160383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诉衷情

王安石

练巾藜杖白云间,有兴即跻攀。追思往昔如梦,华毂也曾丹。尘自扰,性长闲,更无还。达如周、召,穷似丘、轲,只个山山。


【注】①此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王安石晚年从朝廷罢归金陵钟山。②华毂:华美的车子。③周、召:辅佐周成王的周公姬旦、召公姬奭。④丘、轲:儒家圣贤孔子、孟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写词人头戴白巾,手持藜杖,登上钟山优游,乐而忘返,过着一种清高洒脱的生活。
B.上片后两句词人由现实追思往昔,以前身居高位的生活与当前徜徉山水的境况相比,恍如一梦。
C.词人爱好闲静,不愿受到尘俗纷扰,“更无还”一句表明终老于钟山,不再回到尘世的决绝。
D.尾句“只个山山”不仅呼应首句,并且词约旨远,反映了词人对被罢官的愤恨和对人世变幻的感伤。
2.这首词下片写到周、召、丘、轲等人,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答陈正叔二首(其二)

王安石

田宅荒凉去复来,诗书颜发两尘埃。

忘机自许鸥相狎,得祸谁期鹤见媒[注]

此道未行身有待,古人不见首空回。

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


[注]:此处“媒”指鹤媒,捕鹤者用来诱捕野鹤的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去复来”三字有离家、归家反复多次的意思,暗示着诗人人生遭际的坎坷。
B.诗人高格如鹤,却不料遭人陷害,得祸被贬,这正是诗人此番满面尘埃归来的缘由。
C.颈联大意是说,自己所行之路是古人从未走过的路,期待着有志同道合者一路同行。
D.尾联“水石”“韦编”照应首联的“田宅”“诗书”,代表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愿望。
2.有人说,王安石是真正做到了以出世心态做入世事业的人。本诗是如何体现王安石“出世”“入世”观念的?诮简要分析。   
2023-11-05更新 | 29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用“暖”字来写小路,表现山村天气晴好,温暖和煦,写出了春天祥和的气息。
B.诗歌以山村花草、鸡狗等景物,勾勒出一幅人烟稀少、寥落荒芜的村舍图景。
C.本诗语言质朴清新,在描摹自然宜人之景时善于炼字炼句,意象鲜明,意境清幽。
D.颔联中“纵横”“高下”两个词,写出了乡村山水高阔、错落有致的环境特点。
2.诗歌的颈联,与《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在写景手法及所表达的情感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2019-01-12更新 | 8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书湖阴先生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②排闼(tà):推门,撞开门。闼,小门。
(1)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 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 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
D. 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2)诗的后两句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03-20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