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6 题号:1679361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书巢记

陆游

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鹊巢于木,巢之远人者;燕巢于梁,巢之袭人者。今子幸有屋以居,牖户墙垣,犹之比四屋也,而谓之巢,何耶?”

陆子曰 :“子之辞辩矣,顾未入吾室。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以自警。

(选自《陆游集》)


[注]①牖(yǒu):窗户。②比:连接,接近。③辞辩:意为说话有道理。④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⑤觌(dí):相见。⑥侪:同辈、同类人。⑦堂奥:厅堂和内室。这里指学问的高深之处。⑧妄议:胡乱议论。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饮食起居B.间有/意欲起
C.未尝/不与书俱D.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
2.以下选项中全部说明陆游喜爱读书和实践探索的一组是(       
① 牖户墙垣,犹之比屋也       ②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③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④ 乃引客就观之       ⑤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        ⑥天下之事,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A.①⑤⑥B.②③⑥
C.③④⑥D.①②⑤
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陈(         )(2)就(         )(3)书(         )
4.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1)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
(2)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
5.作者写《书巢记》是要警示什么样的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阐述。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上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特起            杰:高大
B.有俊鹘水禽          抟:持,抓
C.有碑其事        载:记载
D.造化之尤物也       信:相信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风,亦浪涌/不可拟小姑之秀丽
B.杰特起/实不
C.徙倚久而归/皆以杏仁澄
D.二山东西望/与江山发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等到抛锚停船后,作者走到山下,看到裂缝的岩石和各式岩洞,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大不一样。
B.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作者认为,从峭拔秀丽上看,小孤山不能和它们相比。
C.大孤山的样子像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有几片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广阔无边的江水,望上去它好像浮在水面上。在作者看来,这也是一种奇景。
D.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时,都需要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但长江从湖口分出的一支称为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水的合流处像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
4.把上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2)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
2020-12-24更新 | 4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节选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注)①五羖:此指百里奚。羖,羊皮。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赎回。

材料二:

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令闻。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以辱先人,始弃官不仕。东徙渡江,夷于编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宋兴,海内一统。陆氏乃与时俱兴,百余年间文儒继出,有公有卿,子孙宦学相承,复为宋世家,亦可谓盛矣!

然游于此切有惧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游童子时,先君谆谆为言,太傅出入朝廷四十余年,终身未尝为越产;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晚归鲁墟,旧庐一椽不可加也。楚公少时尤苦贫,革带敝,以绳续绝处。秦国夫人尝作新襦,积钱累月乃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姑嫁石氏,归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昏耄不省是谁生日也。”左右或匿笑。楚公叹曰:“吾家故时,数日乃啜羹,岁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已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游生晚,所闻已略;然少于游者,又将不闻。而旧俗方已大坏,厌黎藿,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此风放而不还,且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复思如往时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耶?

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堕厥初。

(节选自宋·陆游《放翁家训·序》)

(注)①太傅:陆游的高祖。②楚公:陆游的祖父。③秦国夫人:陆游的祖母。

材料三:

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然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效古人体天地、育万物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大丈夫哉!

治生非必营营逐逐、妄取于人之谓也。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议、幽有鬼神,于心不安,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

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有告匮。且奢侈之人,神气必耗,欲念炽而意气自满,贫穷至而廉耻不顾。俭之不可忽也若是夫!

(节选自宋·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

1.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游于此切有惧       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B.仕而至公卿,命       其在道,日余食赘行
C.俭不可忽也若是夫       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D.市道营利       圣人治天下为事者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B.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C.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D.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时人常以公、卿、大夫等位第序官僚。其中,大夫地位在卿之下、士之上,它和后来成为行医者称呼的“大夫”不是同一个概念。
B.“孝悌”“忠信”,儒家德行内容。这些内容既是儒家倡导的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孝悌”指的是孝顺父母。
C.“先君”指的是陆游的父亲。“先”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称,古人在称呼前加“先”字,以示对死者的尊重,如“先父”“先哲”等。
D.“昏耄”,亦作“昏髦”,意思是衰老,老迈,糊涂。“昏耄”一词,与古人对年龄称谓的习惯有关,古人称八九十岁为“耄耋”。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尚贤是我国优良传统。秦穆公知贤重用百里奚,称霸诸侯的这一段历史,表明贤才是国家之重宝。
B.陆游借祖先的实例缅怀了旧时家风,针对当时有族人贪图享乐的现象,表达了对家风难继的忧虑。
C.叶氏家训一方面点出治生的手段,鼓励子弟积极治生;另一方面又告诫族人治生不得利己妨人。
D.陆氏家族与时俱兴,文儒继出是缘于坚守家风;叶氏族人以先祖中的士农工商为榜样,各安其分。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楚公已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
(2)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3)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6.请概括陆游、叶梦得二人对家风的要求有何异同。
2022-10-21更新 | 6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烟艇记

陆游

①陆子寓居,得屋二楹。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

②客曰:“异哉!屋之非舟,然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逾于宫室者矣,遂谓之屋,可不可邪?”

③陆子曰:“不然。新丰非楚也,虎贲非中郎也,谁者不知?意所诚好而不得焉,粗得其似,则名之矣。因名以课实,子则过矣,而予何罪?

④予少而多病,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盖尝慨然有江湖之思,而饥寒妻子之累,劫而留之,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苍茫杳霭之间,未尝一日忘也。使加数年,男胜锄犁,女任纺绩,衣食粗足,然后得一叶之舟,伐获钓鱼而卖芰芡,入松陵,上严濑,历石门、沃洲,而还钓于玉笥之下。醉则散发扣舷为昊歌,顾不乐哉!

⑤虽然,万钟之禄,与一叶之舟,穷达异矣,而皆外物,吾知彼之不可求,而不能不眷于此也。其果可求欤?意者使吾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

⑥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一日记。

1.第①段中将两间小屋命名为“烟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
2.第③段中陆子面对客的质疑,反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陆游以“烟艇”命名自己的居室,以寄托自己的志趣,填补自己“求之不得”的缺憾。
B.客人对主人把小屋比作“烟艇”,虽有不同见解,但也十分赞赏。
C.文章的主客对话,其实是作者虚构的,这只是一种写作手法。
D.有人评价这篇文章有“弦外之音”,即表面作旷达语,实际寓有陆游“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牢骚。
4.第④段划线句采用整散结合的句式,其作用是___________
5.作者既然“寄其趣于烟波洲岛苍茫杳霭之间,未尝一日忘也”,但终究未能驾“一叶之舟”而去,从第④段看,其表面原因是什么?其真实原因又是什么?
2019-11-15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