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吕不韦(前292-前235) > 《吕氏春秋》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692868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欲知平直,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举过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犹其。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

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1】,犹恐不能自知。今贤非光、舞、汤、武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由自知哉?

荆成、齐庄不自知而杀,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灭,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钻荼、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败莫大于不自知。

范氏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钟大不可负,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为人主而恶闻其过,非犹此也?恶人闻其过尚犹可。

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不肖也。”文侯不说,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欤?”翟黄对曰:“奚不可?臣闻忠臣毕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于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上客。文侯翟黄,则几失忠臣矣。上顺乎主心以显贤者,其唯翟黄乎?

(取材于《吕氏春秋·自知》)


注释:【1】鞀:táo,有柄的小鼓,摇鼓。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负而                      走:跑开
B.掩其耳               遽:害怕
C.可                 反:同“返”,回来
D.文侯翟黄            微:没有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必准绳             钟大不可负
B.所举过也            椎毁之
C.范氏亡也            是以知君不肖也
D.奚不可                  终座以上客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奚由自知哉
靠什么了解自己呢
B.君不肖君也
您是不贤明的君主
C.次及翟黄
按次序轮到翟黄
D.座殆尚在于门
任座大概还在门口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都不敢进谏献言,因此尧、舜分别设立谏鼓,谤木激励大家。
B.文章第三段文字列举了历代国君臣子不自知而亡国身死的例子。
C.“掩耳盗钟”生动地描写了盗钟人的愚蠢,告诫人们不要自欺欺人。
D.本文最后一段通过群臣的阿谀奉承之态反衬出任座和翟黄的为人。
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恶己自闻之悖矣。
6.阅读“魏文侯燕饮”一节,请分别概括任座和翟黄两个人物形象。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君者,非遍见万物也,明于人主之所执也。有术之主者,非一自行之也,知百官之要也。知百官之要,故事省而国治也。明于人主之所执,故权专而奸止。奸止则说者不来而情谕矣情者不饰而事实见矣。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说,贤不肖各反其质。行其情,不雕其素,蒙厚纯朴,以事其上。若此,则工、拙、愚、智、勇、惧可得以故官,易官则各当其任矣。君服性命之情,去爱恶之心,以听有用之言,谓之朝。凡朝也者,相与召理义也,相与植法则也。上服性命之情,则理义之士至矣,法则之用植矣,枉辟邪挠之人退矣,贪得伪诈之远矣。故治天下之,存乎除奸;除奸之要,存乎治官;治官之要,存乎治道;治道之要,存乎知性命。

赵襄子之时,以任登为中牟令。上计,言于襄子曰:“中牟有士曰瞻胥己,请见之。”襄子见而以为中大夫。相国曰:“意者君耳而未之目邪!为中大夫,若此其易也?非晋国之故。”襄子曰:“吾举登也,已耳而目之矣。登所举,吾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遂不复问,而以为中大夫。襄子何为?任人,则贤者毕力。

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与不知者议之也。绝江者托于船,致远者托于骥,霸王者托于贤。释父兄与子弟,非疏之也;任庖人、钓者与仇人、仆虏,非阿之也。持社稷立功名之道,不得不然也。犹大匠之为宫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訾功丈而知人数矣。夫成王霸者固有人,亡国者亦有人。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舜、禹犹若困,而况俗主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奸止则说者A不来B而情C谕矣D情者E不饰F而事G实见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官指变动官职,“易”与《老子四章》“其未兆易谋”的“易”字意思不相同。
B.曹,辈、等、属,相当于“们”,与杜甫诗“尔曹身与名俱灭”的“曹”意思不同。
C.要,关键,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的“要”意思不同。
D.何为,做什么,与《兼爱》中“察此何自起”中的“何自”结构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能的君主,并非事事都亲力亲为,而是能抓住执政的关键,懂得治官的根本,这样事少而国家治理得好,奸邪之人也不会到来。
B.理想的政治社会,百官能各任其职,臣民能以真情真诚来对待君主。而君主应善于听取有用的言论,明理义,立法度,远小人。
C.赵襄子任命任登为中牟令,任命瞻胥己为中大夫,相国不赞同赵襄子的做法,认为任人太容易,对他们的才能未真正考查清楚。
D.工匠建宫室的比喻,论证了君主善于用人的道理;夏至日想让夜长、射鱼冲着天想射中的比喻,则形象论证了不善用人的情况。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登所举,吾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也。
(2)绝江者托于船,致远者托于骥,霸王者托于贤。
5.文中以父兄、子弟、庖人、钓者等为例说明了用人的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2023-12-04更新 | 5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万物不1同,而用之于人异也,此治乱、存亡、死生之。故国广巨,兵强富,未必安也;尊贵高大,未必显也,在于用之。桀、纣用其材以成其亡,汤、武用其材而以成其王。

汤见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周文王使人抇2池,得死人之骸。吏以闻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今我非主也?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天下闻之曰: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人乎?或得宝以危其国,文王得朽骨喻其意,故圣人于物也无不材

孔子之弟子从远方来者,孔子荷杖问之曰:子之公不有恙乎?搏杖而揖之,问曰:子之父母不有恙乎?置杖而问曰:子之兄弟不有恙乎?杙步而倍之,问曰:子之妻子不有恙乎?故孔子以六尺之杖,谕贵贱之等,辨疏亲之义,又况于以尊位厚禄乎?

古之人贵能射也,长幼养老也。今之人贵能射也,以攻战侵夺也。其细者以劫弱寡也,以遏夺为务也。仁人之得饴,以养疾侍老也。跖与企足得饴,以开闭取楗3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

注释:【1】不:此字应是因传写错误而多出来的。【2】抇(hú):发掘。【3】楗(jiàn):门栓。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治乱、存亡、死生之       原:根本
B.汤见网者              祝:祷告
C.汤之德禽兽矣              及:推及,延及
D.其细者以劫弱寡也       暴:凶恶,残暴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桀、纣用其材以成其亡       孔子荷杖问之曰
B.孰为此也              今我非主也
C.吏以闻文王              又况人乎
D.文王得朽骨喻其意       长幼养老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离吾网              飞禽走兽都离开我的网
B.故圣人于物也无不材       所以在圣人看来,物没有没用的
C.杙步而倍之              拖着手杖背转过身去
D.以遏夺为务也             把拦路抢劫当作职业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样的事物在不同人手里有不同的用途,产生不同的结果。
B.商汤教捕猎的人网开一面,其仁德吸引了四十个国家归附。
C.文王认为自己作为一国之主,有责任重新安葬无主的尸骸。
D.孔子用一根手杖持不同的问候礼仪来区分等级、辨明关系。
5.文章认为,万物对于任何人都一样,而人们对它们的使用却有区别,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们。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作者是如何逐层阐明这一观点的。
2023-08-07更新 | 14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功名大立,天也。为是故,因不慎其人,不可。夫舜遇尧,天也。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天下说之,秀士之,人也。夫禹遇舜,天也。禹周于天下,以求贤者,事利黔首,禹尽为之,人也。

舜之耕渔,其贤不肖与为天子同。其未遇时也,以其徒属堀地财,取水利,编蒲苇,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于冻馁之患。其遇也,登为天子,贤士归之,万民誉之。尽有之,贤非加也;尽无之,贤非损也。

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转鬻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三日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遂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非加贤也。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于外。子路与子贡相与而言曰:夫子逐于鲁,伐树于宋,穷于陈、蔡。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所丑也若此乎颜回无以对,入以告孔子。孔子喟然而叹曰:由与赐小人也。召,吾语之。子路与子贡入,子贡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曰: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疚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厄,于丘幸乎!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子路抗然执干而舞。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

(摘编自《吕氏春秋》)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横线上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
公孙枝A得B而C说D之E献F诸G缪公H三日I请J属K事L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士从之”与“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两句中的“从”字含义相同。
B.“于丘其幸乎”与“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两句中的“其”字用法和含义相同。
C.“其遇时也,登为天子”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两句中的“时”字含义不同。
D.“由与赐小人也”与“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两句中的“小人”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舜遇见尧,禹遇见舜,源于天意;舜、禹为民服务、赢得民心,则体现本人的努力。成就大功名不能忽略天意,也不能轻视个人努力。
B.舜耕地捕鱼时,带着部属辛勤劳作,得以免去冻饿之苦;成为天子后,得到百姓的爱戴。无论处境如何改变,舜的贤德始终不变。
C.公孙枝大力举荐百里奚,在缪公担心重用贱民会被人耻笑时,据理力争以打消缪公的顾虑。作者认为他是谋划得当、举荐有功的贤臣。
D.孔子告诉弟子,霜雪能彰显松柏的气节,陈、蔡之厄也能彰显自己对道义的坚守,应该算是幸事;听罢,子贡为先前不理解老师而惭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
(2)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所丑也若此乎?
5.对“穷”的理解,孔子与子路、子贡两弟子明显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3-06-27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