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现代 > 毛泽东(1893-1976)
题型: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6 题号:1696026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这几个句子的正确语序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B.“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几句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俯仰结合等手法,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激流勇进的知识青年的形象,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D.“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道出了对革命前途的担忧,面对生机蓬勃的景象,诗人不禁发问:广袤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2.“层林尽染”“百舸争流”中的“染”和“争”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试简要分析。
【知识点】 毛泽东(1893-1976)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贺新郎·读史

毛泽东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1.上片写到了人类历史的几个阶段?请结合诗句总结。
2.“流遍了,郊原血”说明了什么?
3.“歌未竟,东方白”有什么含意?
2019-02-19更新 | 2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

毛泽东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注】①本诗是毛泽东在1958年6月30日,从《人民日报》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后写下的七言律诗。②送瘟神的习俗。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前一句以明快的语言勾画出当前春光明媚的景象,它既是写景,又象征着当时全国人民奋发有为的动人气概。
B.“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两句写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能使“河水让路,高山低头”。
C.“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两句点明题意,总结全诗。语调轻松,含幽默调侃意味,流露出诗人终于“送”走了“瘟神”的衷心喜悦。
D.诗歌暗含对比:在旧时代,山河被瘟神糟蹋,即使美丽也是枉然。而在新时代的神州,山水也焕发了青春,大地在日新月异地改变着面貌。
2.本诗颈联和《沁园春·长沙》下阕最后三句都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9-11-04更新 | 7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①写作此词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两句,通过对比泛论人生天道,富有哲理,由此引出重阳入题。
B.“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调动视觉与嗅觉描写菊花,作者在菊花中蕴含的情感心志与陶渊明相同。
C.“一年一度秋风劲”一句中“劲”字极具表现力,写出了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
D.“胜似春光”,表现作者的独特情怀;“寥廓江天万里霜”,以景作结,写出天阔水长的寒秋景象。
2.本词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023-11-05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