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88 题号:16984299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须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释】①刘克庄:南宋词人,其词继承了辛弃疾的爱国主义传统及豪放风格。②牛角书生:用隋末英雄李密少年时牛背上读书遇权臣杨素事。虬髯豪客:用虬髯客张仲坚遇李靖,折服于李世民事。③燕然:即燕然山。《后汉山•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④磊块:一作垒块,《世说新语•任诞篇》云:“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1.下片“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孟郊《登科后》)
B.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乙亥岁》)
C.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梅尧臣《东溪》)
D.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2.刘克庄此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借用古人古事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试比较这两首词,简要分析其塑造的自我形象或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村居

【南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①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②?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①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长期未得任用,闲居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②翁媪(ǎo):老翁、老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头两句点明环境和地点,勾画清新秀丽的农村环境。
B.上阕三四句老年夫妻借酒相互“媚好”,表现了和谐幸福的生活场面。
C.老年夫妻的三个儿子中,小儿子最为调皮,但深受父母喜爱。
D.理想的破灭,使词人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以此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2.有人评价这首词“平中显趣”,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下阕简要分析。
2021-11-13更新 | 11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①

辛弃疾

春入平原芥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②。


【注】①作此词时词人被罢官闲居江西上饶,仅42岁。②外家:出嫁女子称娘家。
1.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被罢官闲居农村时不为俗事所扰,心系田园,悠闲自得的心情。
B.“春入平原芥菜花”写荠菜花开满了田野,表现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季春之景。
C.“新耕雨后落群鸦”写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落在土地上,一片凄凉景象。
D.“闲意态,细生涯”写的是村民的生活状态: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井然有序。
E.“青裙缟诀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写农家女子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主要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
2019-12-22更新 | 6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

辛弃疾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注】①《世说新语》记载: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翕集家门,倾动人物。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谢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②《世说新语》记载: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开头词人运用夸张手法,写自己“曾识渊明”“梦中一见”,来吸引读者注意。
B.“觉来”三句直抒胸臆,词人一觉醒来满腔幽恨,致使酒也喝不下,歌也不想唱。
C.上片结尾处词人认为陶渊明“北窗高卧,东篱自醉”的隐居生活其实别有原因。
D.“吾侪”三句,词人化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来说明他同陶渊明之间灵犀相通。
2.下片“富贵他年……为苍生起”六句借谢安典故,表现了词人当时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简要分析。
2021-11-19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