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荀子(前313-前238)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1728545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韩愈《师说》)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顺风而呼,声非加                         疾:劲疾
B.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雕刻
C.生乎吾前,其道也固先乎吾            闻:见闻
D.吾道也                                             师:学习
2.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不拘于时,学于余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跬步”,古时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故半步叫“跬”。
B.“驽马十驾”的“驾”是一天的行程,“驽马十驾”是劣马拉车走十天。
C.“黄泉”,指阴曹地府,黄泉亦是九狱九泉之一,文中即是此意。
D.“学者”,现在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是指求学的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节选自《劝学》)

(乙)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师说》)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闻者                                 彰:清楚
B.非能                                 水:游泳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疑惑
D.六艺经传皆习之                    通:全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古圣人                         士大夫
B.积土成山,风雨兴        或师焉,或不
C.𫐓以为轮,曲中规        皆出于此乎
D.吾尝终日思矣               则群聚笑之
3.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舆,象形字,车的周围有四只手,形成合力造车的样子。多指车厢,一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
B.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的短暂停顿为句,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读。
C.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占卜、祝祷等为主,也为人治病。
D.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5.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022-01-23更新 | 9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1.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不拘于时,学于余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23-06-10更新 | 5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节选自《荀子·劝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中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编之以发,之苇苕
②而百仞之渊
③其之滫,君子不近
庶人不服
2.下列句子加点的“其”字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     )
A.渐之滫,君子不近
B.质非不美也
C.车柔以为轮,曲中规
D.今智乃反不能及
3.下列句中没有省略介词“于”的一项是(     )
A.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D.而临百仞之渊
2020-09-18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