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2 题号:1748378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从 ①     的塑像上仰视诸葛孔明的容颜,从斑痕累累的碑碣上聆听三国时代的回音,从彩绘的梁柱上感受历史的冷暖。在这里,有生者与死者的真诚对话,有对智慧之星的敬仰和崇拜。在这里,诸葛孔明的名字没有在人们的祈福中被呼唤为神灵,没有在咒语里被念叨为驱邪的利器。     ② 的焚香叩拜,为的是表达对一脉精魂的亲近,接受一次智慧的洗礼;朝野名流挥毫泼墨,为的是与先贤进行真挚的交流。

风霜岁月改变了历史的印痕,但湮没不了诸葛亮曾经铸造的荣耀。在世人的心目中,诸葛亮是奇谋巧计的策略家;是雄才大略的外交家;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是运筹帷幄、能谋善断的军事家。他“忠以效国、慎以处事、谦以纳言、平以待人、严以律己、俭以养德、勤以职守”的高尚品格和修身治国的道德风范,给后人留下了一份     ③ 的精神财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风霜岁月改变了历史的印痕,但改变不了诸葛亮曾经铸造的荣耀。
B.岁月的风霜湮没了历史的印痕,但湮没不掉诸葛亮曾经铸造的荣耀。
C.岁月的风霜湮没了诸葛亮曾经铸造的荣耀,但湮没不掉历史的印痕。
D.风霜岁月改变了诸葛亮曾经铸造的荣耀,但改变不了历史的印痕。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前不久,网上一组照片引发网友关注。在这组黑白照片中,一对父子从1986年起每年以相同的姿势拍照,记录了两个男人27年中的变化:儿子从出生,到长得父亲都抱不动,再到比父亲还高大,可以轻松背起父亲。
请你根据上述文字描述,想象自己就是这组照片中的孩子,然后用第二人称的方式写一段文字,表达对成长、陪伴、父爱的感受。
要求: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②不少于100字。
2017-08-04更新 | 8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进驻时,初冬伊始,寒意渐浓;归来时,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最美人间四月天,最美太空归来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的消息,国人欢欣鼓舞。我国航天事业刚起步时,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经过几十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让世界各国     ②     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中国足迹不断在星际拓展。探索浩瀚宇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矢志不渝的追求,我们绝不会轻易歇脚、。六十三年来,千千万万有志儿女从祖国各地奔赴西北戈壁,在大漠献青春、献终身,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烂如花,坚定如磐。现在,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由新时代航天人的手中,他们将为建成航天强国梦而重整行装再出发。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2-07-02更新 | 51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称的“文房四宝”,就是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其中四宝之首的笔,即毛笔,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产品。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文人都是用它挥洒奇思,宣泄情怀。文人以笔为锄,以纸为田,笔耕不辍,因而漫长的中国历史便成了“笔下春秋”。毛笔,此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历史更为悠久,可后者已退出历史舞台,(          ),在当今的书画史上依然大放异彩,其生命力之强大令人叹为观止。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21-07-29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