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五代十国 > 刘昫等 > 《旧唐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1753274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宪宗即位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頔素闻其名,既谒见,群危言激切,甚悦,奏留充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宰相武元衡、李吉甫皆爱重之,召入为吏部郎中。元衡辅政,举群代己为中丞。群奏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吉甫以羊、吕险躁,持之数日不下,群等怒怨吉甫。

群性狠戾,颇复恩雠,临事不顾生死。是时征入,云欲大用,人皆惧骇,闻其卒方安。

(选自《旧唐书·窦群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吉甫以羊、吕险躁                           险躁:轻薄浮躁
B.群等怒怨吉甫                                 怒怨:怨恨
C.群性狠戾,颇复恩雠                    恩雠:恩泽和仇恨
D.临事不顾生死                                 生死:死的危险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宪宗即位/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頔素闻其名/
B.宪宗即位/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頔素闻其名
C.宪宗即位/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頔素闻其名
D.宪宗即位/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頔素闻其名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玄佐本名洽,滑州匡城人也。少倜傥不理生业。为县捕盗吏,违法,为令所笞,仅死,乃亡命从军。

大历中,为永平军衙将。李灵曜据汴州,洽将兵乘其无备,径入宋州,遂诏以州隶永平军,节度使李勉奏署宋州刺史。建中二年,加兼脚史中丞、毫顾节度等使。李正己死子纳匿丧谋叛而李洧以徐州归顺纳遣兵围之诏洽与诸军援洧与贼接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由是转输路通,加御史大夫。又收濮州,降其将杨令晖,分兵挟之,徇濮阳,降其将高彦昭,以通濮阳津。迁尚书,累封四百,兼曹濮观察使,寻加淄、青、兖、招讨使,又加汴滑都统副使。李希烈攻汴州,德宗在奉天,连战,贼稍却。兴元初,进加检校左仆射,加平章事。希烈国宁陵,洽大将刘昌坚守不下。希烈攻陈州,洽遣刘昌与诸军救之,大败贼党,获其将翟崇晖。希烈弃汴州,洽车军收汴,诏加汴宋节度。无几,授本管及陈州诸军行营都统,赐名玄佐。是岁来,又拜泾原、四镇、北庭等道兵马副元帅,检校司空,益封八百户。玄佐性豪侈,轻财重义,厚赏军士,故百姓益困。是以汴之卒于李忠臣,讫于玄佐,而日益骄恣,多逐杀将帅,以利制劫。又宠任小吏张士南及养子乐士朝,财物巨万。玄佐在镇,李纳每使来,必重赠遗,饰美女名乐,从其游娱,故多得其阴事,常先为备,故纳惮其心计。贞元八年三月,薨于位,年五十八,废朝三日,赠太傅。将佐初匿丧,称疾俟代,帝亦为隐,数日乃发丧。

(节选自《旧唐书刘玄佐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正己死子/纳匿丧谋叛/而李洧以徐州归顺/纳遣兵围之/诏洽与诸军援洧/与贼接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B.李正己死子/纳匿丧谋叛/而李洧以徐州归顺纳/遣兵围之诏洽与诸军援洧/与贼接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C.李正己死/子纳匿丧谋叛/而李洧以徐州归顺/纳遣兵围之/诏洽与诸军援洧/与贼接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D.李正己死/子纳匿丧谋叛/而李洧以徐州归顺纳/遣兵围之/诏洽与诸军援洧/与贼接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是封建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如大历、贞元。唐宋明清时期,一个帝王只有一个年号。
B.尚书,本文中指古代官名,原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后来指各部的最高职位。
C.户,指古代封户制度中受封者的食邑。唐朝的封户有虚实之别,文中可能是皇帝授予刘洽的荣誉。
D.朝,朝会指古代皇帝平时召见文武官员处理政务。废朝停止朝会。古代皇室重要成员或功臣死亡,常废朝以示哀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玄佐能征善战,屡立奇功。他打败了李纳和李希烈,亲自降服了杨令晖、高彦昭、翟崇晖等叛军将领,保障了国家的安全。
B.刘玄佐精于谋划,未雨绸缪。他赠送李纳派来的使者厚礼,热情款待,让人陪伴游玩宴乐,因而探听到李纳的许多私密之事,能事先做好防备
C.刘玄佐秉性豪侈,轻财重义。他对士兵赏赐丰厚,所宠爱的张士南和乐士朝财物多以数万计,但同时也助长了士兵的骄纵,他们常杀害将帅劫掠百姓。
D.刘玄佐忠于朝廷,屡受封赏。他战功卓著,官职不断得到提升,爵禄也越来越高,皇帝不仅赐其名,而在其死后追赠太傅的职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县捕盗吏,违法,为令所笞,仅死,乃亡命从军。
②将佐初匿丧,称疾俟代,帝亦为隐,数日乃发丧。
2019-06-20更新 | 5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年十三,嫔于太宗。武德元年,册为秦王妃。时太宗功业既高,隐太子猜忌滋甚。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九年,册拜皇太子妃。太宗即位,立为皇后。后性尤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太宗弥加礼待,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时后兄无忌夙与太宗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勋,委以腹心,出入卧内,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戒,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太宗不听,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有异母兄安业,好酒无赖。献公之薨也,后及无忌并幼,安业斥还舅氏,后殊不以介意,每请太宗厚加恩礼,位至监门将军。及预刘德裕逆谋,太宗将杀之,后叩头流涕为请命曰:“安业之罪,万死无救。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遂得减死。八年,染疾危惙,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时玄龄以谴归第,后固言:“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奇谋秘计,皆所预闻,竟无一言漏泄,非有大故,愿勿弃之。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B.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C.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D.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太子,李建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玄武门事变时为李世民所杀,后追赠太子,谥号为隐。
B.布衣之交,老百姓间的贫贱之交,这里指太宗没有登帝位时就和长孙无忌有很好的交情。
C.紫宫,星官名,指紫微垣,还可用来指神话中的天帝居住的天宫,这里指的是皇宫。
D.崩,通常作驾崩,中国古代帝王或王后之死称“崩”,与其含义相同的是“晏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孙皇后坚守本分,不涉朝政。太宗曾经跟她谈论奖赏处罚的事情,让她发表意见,她始终没有回应。
B.长孙皇后节俭朴素,以身作则。她在世时所用的东西,仅仅够用而已;临死前,她要求依山而葬,节俭办理后事。
C.长孙皇后胸襟开阔,宽宏大量。异母的兄长在皇后年幼时把她赶出家门,而在他将被处以死刑时,皇后不计前嫌,为他求情。
D.长孙皇后胸怀大义,独具慧眼。病危时劝谏帝王,她认为房玄龄是个难得的人才,没有过错,皇帝不应当弃用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宗不听,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
(2)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5.长孙皇后为什么不同意长孙无忌做宰执?请简要说明。
2021-03-18更新 | 10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李憕,太原文水人。早聪敏,以明经举,开元初为咸阳尉。张说为并州长史、天兵军大使,引憕常在幕下。九年,入为相,憕又为长安尉。属宇文融为御史,括田户,奏憕为判官,摄监察御史,分路检察,以并迁监察御史。憕历兵、吏部郎中。憕有吏干,明于几案,甚有当官之称。

二十八年,为河南少尹。时萧炅为尹,依倚权贵,莅事多不法。憕以公直正之人用系赖又道士孙甑生以左道求进托以修功德往来嵩山求请无度憕必挫之。炅及甑生患之,而于朝廷。天宝初,出为清河太守。十一载,累转河东太守、本道采访。谒于行在所,改尚书右丞、京兆尹。十四载,转光禄卿、东京留守,判尚书省事。

其载十一月,安禄山反于范阳,人心震惧。玄宗遣安西节度封常清兼御史大夫为将,召募于东京以御之。憕与留台御史中丞卢奕、河南尹达奚珣,绥将士,完缮城郭,遏其侵逼。迁憕礼部尚书,依前留守。自逆徒发范阳,至渡河,令严,觇候计绝。及渡河,陷陈留、荥阳二郡,杀张介然、崔无诐,数日间已至都城下。禄山所统,皆蕃汉精兵,训练已久;常清之众,多市井之人,初不知战。及兵交之后,被铁骑唐突,飞矢如雨,皆魂慑色沮,望贼奔散。憕谓奕曰:“吾曹荷国重寄,誓无避死,虽力不敌,其若官守何!”奕亦便许愿守本司。于是憕居留守宅,奕独居台中。

及常清西奔,禄山领其众,椎鼓大呼,以入都城,杀掠数千人,箭及宫阙。然后住居于闲厩中,令擒憕及奕、判官蒋清等三人,害之,以威于众。禄山传憕、奕、清三人之首,以河北。信宿,至平原,太守颜真卿斩其使,浴其首,殓以木函,祭而瘗之,以闻。玄宗赠憕司徒,仍与一子五品官。

(选自《旧唐书·列传一百三十七》,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并迁监察御史        课:考核。
B.而于朝廷                   构:陷害。
C.绥将士                      辑:招集。
D.以河北                     徇:巡查。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憕以公直正之/人用系赖/又道士孙甑生以左道/求进托以修功德/往来嵩山求请/无度憕必挫之
B.憕以公直/正之人用系赖/又道士孙甑生以左道/求进托以修功德/往来嵩山求请/无度憕必挫之
C.憕以公直正之/人用系赖/又道士孙甑生以左道求进/托以修功德/往来嵩山/求请无度/憕必挫之
D.憕以公直/正之人用系赖/又道士孙甑生以左道求进/托以修功德/往来嵩山/求请无度/憕必挫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憕从小聪敏,考中明经科,开元初年为咸阳尉。后得到张说的提携,任长安尉。又得到宇文融的推荐,任判官,代理监察御史。
B.李憕任东京留守时,正值安禄山起兵反叛。李憕与封常清、卢奕、达奚珣等人修缮城郭,率兵抵御,军令极严,在洛阳与叛军展开了激战。
C.封常清所率领的军队,多半是些市井之人,本来并不懂得打仗。遇到安禄山所统领的训练已久的精兵,吓得魂飞魄散,神色沮丧,望风奔逃。
D.洛阳被攻破后,李憕和卢奕、蒋清被安禄山杀害。三人头颅被辗转传送各地,后来平原郡太守颜真卿斩杀了使者,把三人的头颅安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曹荷国重寄,誓无避死,虽力不敌,其若官守何!
(2)太守颜真卿斩其使,浴其首,殓以木函,祭而瘗之,以闻。
2017-03-14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