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曹雪芹(1715-1764) > 《红楼梦》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5 题号:175606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袭人却知端的,当此时料不能劝。那宝玉只呆呆的站着。黛玉只当他回去了,却开了门,只见宝玉还站在那里。黛玉不好再闭门,宝玉因跟进来,问道:“凡事都有个原故,说出来,人也不委曲。好好的就恼,到底为什么呢?”林黛玉冷笑道:“问我呢,我也不知为什么。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宝玉道:“我并没有比你,也并没有笑你,为什么恼我呢?”黛玉道:“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家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宝玉听说,无可分辩。

黛玉又道:“这还可恕。你为什么又和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她和我顽,她就自轻自贱了?她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民间的丫头,她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那不是她自惹轻贱?你是这主意不是?你却也是好心,只是那一个不领你的情,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人。你又怕她得罪了我。我恼她,与你何干?她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呢?”

(节选自《红楼梦》第22回,有删改)

1.文段中惹恼黛玉的“她”是(     
A.薛宝钗B.史湘云C.贾探春D.王熙凤
2.“两难推理”,指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推理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哪一种结论,都会左右为难。面对黛玉被人笑比戏子,宝玉该不该向那人“使眼色”提醒呢?请根据黛玉的思维,推理出宝玉的两难性。
【知识点】 《红楼梦》解读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
A.黛玉应贾母之召来到了荣国府,与宝玉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红楼梦》)
B.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对明月,奠长江,横槊赋诗,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让我们看到一位慷慨豪壮、壮志凌云的历史英雄。(《三国演义》)
C.孔子赞扬自己的弟子子路具有安贫乐道的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D.巴金的《家》中,觉新是一个能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又怯于行动的多余人形象,他的二弟觉民、三弟觉慧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家》)
2016-11-18更新 | 75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去有的读者说:①平儿使人爱,②鸳鸯使人敬,③袭人使人怜。对于晴雯呢,这些观念都用不上。然而她的性格偏能在很久以来就唤起多少读者衷心的共鸣。你认为这丫鬟太娇纵了吗?但你心里根本不把她看成一个奴才,而且你正憎厌着那些奴仆群中的卑鄙、下流。当她在讽刺人或骂人的时候,你也正想发泄几句吧?你也许惋惜这丫鬟太不计较成败得失了,然而仔细想想,袭人那样温柔和顺是有她自己十分明确的目的的;你觉得若叫晴雯也得到一个宝玉侍妾的地位就算是胜利吗?你一边读着她的传记,一边被她的坦白无私的爽朗情怀所吸引,被她的热情勇敢所震惊,总愿意多看到她又真诚、又美丽、嬉笑怒骂的姿容,多听到她正直响亮的声音。只有在和晴雯姑娘相处的时候,才能扫开贾府那种阴湿腐朽的气氛吧!

1.文段中划横线的三个句子涉及到《红楼梦》里的三个人物,请任选其中一句,结合人物身份以及《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对所选句子内容作简要说明。
2.文段中连续使用了多个“你”,请分析这样处理有何用意。
3.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只有……才能……”,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2023-11-13更新 | 32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小说史上,无论就哪个方面而言,《红楼梦》都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红楼梦》是中国小说中反映时代最深刻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思想性。《红楼梦》的叙事结构也有了重大突破。它改变以往多数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时空,情节的推移也具整体性,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红楼梦》的语言运用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它以北方口语为基础,兼采传统文言中的精华,融会贯通,形成高度艺术化的文学语言。作者往往只需用三言两语,就可以勾画出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作者笔下每一个典型形象的语言,都别具一格,像宝钗的雅,黛玉的尖,凤姐的俗,薛蟠的粗等等,使读者仅凭这些语言就可以判别人物。作者的叙述语言,包括小说里的诗词曲赋,不仅能与小说的叙事融成一体,而且也能为塑造典型性格服务,做到了“诗如其人”与小说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口气高度切合,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由于以上卓越的各方面的成就,因而使《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上或是艺术上都别具面貌,呈现出永久的艺术魅力,卓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以上各方面的成就的卓越,因而使《红楼梦》无论在思想上或是艺术上都别具面貌
B.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卓越的成就,因而《红楼梦》无论在思想上或是艺术上都别具风貌
C.由于以上各方面的成就的卓越,因而《红楼梦》无论在思想上或是艺术上都别具面貌
D.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卓越的成就,因而使《红楼梦》无论在思想上或是艺术上都别具风貌
2.根据下列判词,写出相应的红楼人物。
(1)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2)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3)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2023-06-27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