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 《新唐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2 题号:1761815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愈,退之,邓州南阳人。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执政览之,奇其才。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腾沓系路。愈闻恶之,乃上表曰:“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始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若不即加禁遏,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乃贬潮州刺史。愈至潮,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视之,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祝之夕,暴风震电起溪中,数日水尽涸,自是潮无鳄鱼患。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愈归奏其语,帝大悦。长庆四年卒谥曰文愈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庆四年卒/谥曰文/愈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
B.长庆四年卒/谥曰文/愈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
C.长庆四年卒/谥曰文/愈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
D.长庆四年卒/谥曰文/愈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取一与本名意思相关联的别名以表其德。
B.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本道家尊奉的文化典籍。
C.宫市,本指宫中市场,此处指中唐时宦官在民间市场以宫市名义贱价强买的弊政。
D.佛骨,即佛舍利,佛教的高僧死后火化留下的遗骨,在佛教中受到尊敬和供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鲠言无忌,不信神佛。韩愈品行端正耿直,敢于进言,对皇帝迎接佛骨入宫一事,大胆提出反对意见,旨在表现他一贯不迷信鬼怪的唯物主义思想。
B.韩愈关心民生,关爱百姓。韩愈被贬潮州后,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解除了潮州的鳄鱼之患;为袁人七百多奴仆赎身,将他们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C.韩愈勇敢无畏,安抚叛军。韩愈冒着危险,奉命宣抚叛乱的王廷凑,震慑并说服王廷凑,解除了其对神策六军将领牛元翼的围困,皇帝对此非常高兴。
D.韩愈文采卓著,成一家言。韩愈从小勤奋好学,才华出众,因写作《进学解》被执政视为奇才;他深入探究文章写作的根本,成就卓著,独树一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2)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
5.唐宪宗派使者迎请佛骨一事,王公贵族和士大夫都奔走膜拜佛骨,歌颂佛的功德,而韩愈却很厌恶这种行为,为什么?请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有删改)

1.对文中划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B.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C.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D.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2.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麟德:年号纪年法,我国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麟德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B.阙下:是宫门两侧的高台,阙下指帝王所居住之处,又可指宫廷,本文借指朝廷。
C.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后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D.《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诗》《书》《礼》《易》《乐》谓之儒家“五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天资聪颖,才情过人。六岁时就能写文章,通过自荐、引荐、对策,不到二十岁的他就被授予官职。
B.王勃浮躁浅露,拖累家人。在写《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贬斥出沛王府后,补虢州参军,又杀死官奴曹达,其父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
C.王勃才华横溢,文不加点。援笔而成《滕王阁序》,被人称奇。他写文章的时候,先磨墨、酣饮,再蒙被而卧,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
D.王勃闻名当世,为人称颂。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杨炯认为自己的文章胜过卢照邻,不如王勃。
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2)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2020-07-13更新 | 4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白,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对文中画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B.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C.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D.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2.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B.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李白“有诏供奉翰林”,“翰林”是朝廷中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古代负责诏书起草的工作非常重要。
D.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l0岁就通诗书,成年后,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在长安李白拜见贺知章,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颇为感叹。
B.李白曾游历并州,见到大将郭子仪,郭子仪认为李白很奇特。
C.李白是个骜放之人,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道出了他的心声;在朝堂上使高力士脱靴又为一例。
D.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李白得以步入仕途,担任翰林供奉。玄宗皇帝爱李白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2)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2021-11-17更新 | 7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白,字太白。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年六十余。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有删改)

材料二: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选自《唐才子传·李白》,有删改)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时宋若思A将吴兵三千B赴河南C道D寻阳E释囚F辟为参谋G未几H辞职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古人除了使用帝王年号纪年,还常使用干支纪年。
B.故,因此、所以,与《归园田居(其一)》中“池鱼思故渊”的“故”词义不同。
C.为,表示被动,与《短歌行》中“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为”词义不同。
D.卒,死,古代表示死的隐晦说法很多,如不禄、薨、崩,其中“薨”指帝王之死。
3.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里推举有道科,李白不应举;益州长史苏颋见到李白而感到奇异,认为他已能比肩司马相如;后来李白到了长安,贺知章称赞他的诗文。
B.唐玄宗诏命李白为翰林院供奉,皇帝曾突然心有感慨,想叫李白撰制乐章,于是召他人宫,当时李白已经醉倒,他稍稍醒酒后挥笔成文。
C.永王李磷兵败,李白应当被处死。郭子仪为李白赎罪,皇帝就下诏将李白流放夜郎。恰逢大赦,李白回到寻阳,又因事获罪而下狱。
D.李白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审问,李白在供词中写有“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等。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2)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5.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李白的形象。
2023-12-11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