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1778165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潮,字信臣,光州固始人。僖宗入蜀,盗兴江、淮,寿春亡命王绪、刘行全合群盗据寿州。未几众万余,自称将军,复取光州,劫豪桀置军中。潮自县吏署军正,主庾,士推其信。绪提二州籍附秦宗权。 它日赋不如期宗权切责绪惧与行全拔众南走略浔阳赣水取汀州自称刺史入漳州, 皆不能有也。初以粮少,故兼道驰,约军中曰:以老孺从者斩。潮与弟审邽、审知奉母以行,绪切责潮曰:吾闻军行有法,无不法之军。对曰:人皆有母,不闻有无母之人。绪怒,欲斩其母,三子同辞曰:事母犹事将军也,杀其母焉用其子?绪赦之。会母死,不敢哭,夜殡道左。时望气者言军中当有暴兴者,绪潜视魁梧雄才,皆以事诛之,众惧。次南安,潮语行全曰:子美须眉,才绝众,吾不知子死所。而行全惊寤,亦不自安,与左右数十人伏丛翳,狙缚绪以徇。众呼万岁,推行全为将军,辞曰:我不及潮,请以为主。潮苦让不克,乃除地剚剑祝曰:拜而剑三动者,我以为主。至审知,剑跃于地,众以为神,皆拜之。审知让潮,为副。潮令于军曰:天子蒙难,今当出交、广,入巴、蜀,以干王室。于是悉师将行,会泉州刺史廖彦若贪暴,闻潮治军有法,故州人奉牛酒迎潮。乃围城,岁余克之,杀彦若,遂有其地。初,黄巢将窃有福州,王师不能下,建人陈岩率众拔之,又逐观察使郑镒,自领州,诏即授刺史。久之,岩卒,其婿范晖拥兵自称留后。岩旧将多归潮,言晖可取,潮乃遣弟彦复将兵,审知监之,攻福州。晖守弥年不下,潮令曰:兵尽益兵,将尽益将,兵将尽,则吾至矣。于是彦复急攻,晖亡入海,追斩之。建、汀二州皆举籍听命,潮乃尽有五州地。昭宗拜潮福建等州团练使,乃作四门义学,还流亡,遣吏劝农,人皆安之。

《新唐书·王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它日/赋不如期/宗权切责绪/惧与行全拔众南走略/浔阳/赣水/取汀州/自称刺史/入漳州
B.它日/赋不如期/宗权切责/绪惧/与行全拔众南走/略浔阳/赣水/取汀州/自称刺史/入漳州
C.它日/赋不如期/宗权切责/绪惧/与行全拔众南走略/浔阳/赣水/取汀州/自称刺史/入漳州
D.它日/赋不如期/宗权切责绪/惧与行全拔众南走/略浔阳/赣水/取汀州/自称刺史/入漳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禀,有屋的仓;庾,露天无屋的仓。文中禀庾指的是粮仓。
B.望气是中国古代人民根据云气的色彩、形状和变化来附会人事,预言吉凶的一种占卜法。
C.观察使,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全称为观察处置使,管理地方兵甲、财赋等。
D.“从”字冠于辈分称谓之前,是对舅父、姑母的儿子的称呼,从弟就是表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潮个性隐忍。王潮与弟弟王审邽、王审知侍奉母亲一同行军,违背了王绪的命令受责难时默默忍让,母死也不声张。
B.王潮善于审时度势。王绪想排除异已巩固权力,王潮就暗示刘行全处境危险,促使刘行全反叛王绪,也保全了自身。
C.王潮善于和众。他先受到泉州人民的爱戴,攻下泉州;陈岩去世后,其旧将大多投归王潮,并建议他攻打范晖。
D.王潮为官励精图治。担任福建等州团练使时建立了四门义学,招还逃亡百姓,派官员鼓励农耕,百姓人人安居乐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以粮少,故兼道驰,约军中曰:“以老孺从者斩。”
(2)而行全惊寤,亦不自安,与左右数十人伏丛翳,狙缚绪以徇。
5.清代文学家评价王潮“潮沈勇有智略”,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少孤,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者不自安。往往曹伏思乱。征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因问:为君者何道而明,何失而暗?征曰: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秦二世隐藏其身,以信赵高,天下溃叛而不得闻;梁武帝信硃异,侯景向关而不得闻;隋炀帝信虞世基,贼遍天下而不得闻。故曰,君能兼听,则奸人不得壅蔽,而下情通矣。

郑仁基息女美而才,皇后建请为充华,典册具。或言许聘矣。征谏曰:陛下处台榭,则欲民有楝宇;食膏粱,则欲民有饱适;顾嫔御,则欲民有室家。今郑已约昏,陛下取之,岂为人父母意!帝痛自咎,即诏停册。

贞观十年,为侍中。太宗幸洛阳,次昭仁宫,多所谴责。征曰:隋惟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为此无限,而至于亡。故天命陛下代之,正当兢惧戒约,奈何令人悔为不奢。若以为足,今不啻足矣;以为不足,万此宁有足邪?帝惊曰:非公不闻此言。十七年,疾甚。征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二十二》,有删减)

【注】①窦建德: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在虎牢关被李世民击败。②隐太子:李世民的长兄李建成,后追谥为。③秦王:李世民曾被封为秦王。④充华:嫔妃称号,为九嫔之末。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隋乱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B.隋乱/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C.隋乱/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D.隋乱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秦汉时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多指函谷关以东的广大黄河流域。唐代时,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亦被称作山东。
B.洗马:唐代时,太子洗马掌管东宫经史子集四库图书的刊缉贮藏。
C.谏议大夫:古代的谏官。《说文解字》中说:“谏,证也。”就是以正直之言启悟别人。魏征在朝廷中尽己之责,用言语规劝君主和朝中百官,深得朝廷器重。
D.县男:唐朝设置的爵位名称,由皇帝册封,参照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中的“公、侯、伯、子、男”爵位封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通晓经书和治理国家的策略,但经历坎坷。他进京很久没有名声,后请求安抚山东地区,和窦建德一起被俘获,最后侥幸逃脱。
B.魏征忠诚秦国。他曾侍奉隐太子,但最终遇到了赏识自己的皇帝,直言劝谏前后二百多件事,都称唐太宗自己的心意。
C.魏征劝谏有术。皇后都已经准备册封郑氏美而有才的女子给皇帝作妃嫔,可经过魏征晓之以理的劝说,唐太宗自责后下令停止册封。
D.魏征以史为鉴来劝谏唐太宗。他让唐太宗明白欲壑难填,千万不要步隋炀帝奢侈靡费的后尘,要约束自己,知足戒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2)今郑已约昏。陛下取之,岂为人父母意!
5.唐太宗评价魏征“献纳忠说,安国利人”,请结合本文概括魏征安国利民的表现。
2023-07-19更新 | 4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子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选自欧阳修《秋声赋》)

文段二:

欧阳修,宇永叔,庐陵人,四岁面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脑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节选自欧阳修《画地学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B.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C.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D.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
B.商为五声音阶之一。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羽—徵。
C.金石本是金属和石块。本文的“金石”和《劝学》“金石可镂”的“金石”意思相同。
D.及冠是指男子满二十岁之后,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取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声赋》中的“秋声”,是指秋天的声音,作者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从秋之色、容、气、意四个方面写秋到来后万物所呈现的风貌和秋的内在气质。
B.《秋声赋》将作者的“悚然”与童子的若无其事,作者的悲凉之感与童子的朴拙稚幼形成鲜明对比,将秋声的两种不同的感受写得颇具意味。
C.《秋声赋》虽写的是“悲秋”的主题,但角度新颖,其秋虽肃杀萧条,但其笔下的“秋”却烘托出了“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
D.《画地学书》中的欧阳修出身寒微,但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也义无反顾不肯回头,即使被贬多次,仍然不改初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2)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欧阳修在文学上颇有造诣的原因。
2023-05-26更新 | 7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伏天子哀怜之。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寇,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做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甫又善A陈时事B律切C精深D至千言E不少衰F世号G诗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其忍弃之”的“其”,与《师说》中“其皆出于此乎”的“其”意思并不一致。
B.“伏惟天子哀怜之”的“惟”和《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的“惟”意思不同。
C.“甫谢”的“谢”与《孔雀东南飞》中“多谢后世人”的“谢”意思不相同。
D.“时所在寇夺”的“夺”与《陈情表》中“舅夺母志”的“夺”意思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是杜审言的后人,年轻的时候家里贫困不能养活自己,在吴、越、齐、赵等地漂泊。后参加科举落第后困居长安。
B.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并且大力赞扬自己。
C.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受门客董廷兰牵累,被罢免了宰相职务;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D.严武和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他对杜甫的放肆行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暗地里却怀恨在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
(2)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
5.杜甫在给皇帝的赋颂中,认为自己应该受到重用的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2024-04-22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