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标点符号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95 题号:1798957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我曾经夸口, ,为此挨了两次捉弄。一次在家乡。我原来不吃芫荽(yán sui)(香菜),以为有臭虫味。一次,我家所开的中药铺请我去吃面,——那天是药王生日,铺中管事弄了一大碗凉拌芫荽,说:“你不是什么都吃吗?”我一咬牙吃了。从此, 。后来北地,每吃涮羊肉,调料里总要撒上大量芫荽。一次在昆明。苦瓜,我原来也是不吃的,——没有吃过。 我们家乡有苦瓜,叫作癞葡萄,是放在瓷盘里看着玩,不吃的。有一位诗人请我下小馆子,他要了三个菜:凉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汤。他说:“你不是什么都吃吗?”从此,我就吃苦瓜了。北京人原来是不吃苦瓜的,近年也学会吃了。不过他们用凉水连“”三次,基本上不苦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 。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比如广东人吃蛇,吃龙虱;傣族人爱吃苦肠,即牛肠里没有完全消化的汁水,蘸肉吃。这在广东人、傣族人看来是没有什么奇怪的。他们爱吃,你管得着吗?不过有些东西,我也以为以不吃为宜。比如炒肉芽——腐肉所生之蛆。

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字“拔”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永远不要放弃你对“已知”的好奇心,也许新的发现就在“已知”之中。
B.然而,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
C.经过反复练习及老师的指导,小演员们学会了用眼睛“说话”。
D.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请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我从前读“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以为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凄凉寂寞的情感,现在我觉得这是大错。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不在热烈。就诗人而论,热烈的欢喜或热烈的愁苦经过诗表现出来以后,都强如黄酒经过长久年代的储藏,失去它的辣性,只剩一味醇朴。

【乙】我曾经说过这一段话:“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明白古希腊人何以把和平静穆看作诗的极境,把诗神阿波罗摆在蔚蓝的山巅,俯瞰众生扰攘,而眉宇间却常如作甜蜜梦,不露一丝被扰动的神色?” 【丙】这里所谓“静穆”自然只是一种最高理想,古希腊——尤其是古希腊的造形艺术——常使我们觉到这种“静穆”的风味。“静穆”是一种豁然大悟、得到归依的心情。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潜浑身是“静穆” ,所以他伟大。如果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诗中见出“消逝之中有永恒”的道理,它所表现的情感就不只是凄凉寂寞,就只有“静穆”两字可形容了。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如B.风味C.金刚怒目D.绝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20-10-07更新 | 7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词不乏扁舟意象,如“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①扁舟中寄托着诗人的期翼和希望,蕴涵着他们失意的痛楚和灵魂的呼唤。扁舟也总在中国画中出现,画家们随着这扁舟作精神的远足,那风中一叶泛夕阳,不知带走多少中国画家那难以言表的意绪②清代画家程邃题画诗云:“独坐扁舟别有意。”这别样的意绪太纷繁,似乎小小的扁舟难以载动③这扁舟一叶游五湖,来到江心湖面,心随流水,从容东西,获得精神的自由;这扁舟一叶五湖游,乃因“要觅巢居新阁处”,渡向精神的彼岸,安顿寂寞的灵魂。

一片宁静、悠远、精澄、孤迥的山水境界,就是画家心灵之舟的止泊之所。细读中国画,揣摩其中精神,感到画家们是将自己精微的用思寄托于此,他们的性灵中太需要这样的“扁舟”,他们在这“扁舟”中领略独鸟盘空的快意、一丸冷月的澄明、空山萧寺的淡远、云雾缥缈的超越④也是在扁舟中,借此抒发性灵中微妙的衷曲,从而获得精神的安顿。

1.文中各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④。
C.①”,     ②!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2.下列句子与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安禄山叛乱,唐朝国内狼烟四起,《三吏》和《三别》就反映了当时的历史。
B.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C.被阴云吞噬的晴空中,几个星星在发抖,一轮新月,也好像在打着哆嗦。
D.在海边,他总是将门锁了,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2022-03-11更新 | 10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我尚未去过。《启示录》所描写的“从天上上帝那里降下来的圣城耶路撒冷,那城充满着上帝的荣光,闪烁像碧玉宝石,光洁像水晶”。城墙是碧玉造的,城门是珍珠造的,街道是纯金的。珠光宝气,未能免俗。真不想去。杭州是白傅留诗苏公判牍的地方,荷花十里,桂子三秋,曾经一度被人当做汴州。如今虽(          ),但少有人看浓妆淡抹的山色空蒙。所以苏杭对我也没有多少号召力。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青岛本身没有高山峻岭,邻近的劳山,亦作崂山,又称牢山,却是峻峥巉险,为海滨一大名胜。我虽未到过劳山,但读《聊斋志异》,对它早已(          )。由青岛驱车至九水,就是山麓,清流汩汩,到此尘虑全消。

青岛不产水果,但作为山东半岛许多名产的集散地。各种水果(          )。例如莱阳梨。此梨产在莱阳的五龙河畔,因沙地肥沃,故品质特佳。外表不好看,皮又粗糙,但口感细嫩酥脆甜而多浆,绝无渣滓,美得令人难以相信。再如肥城桃,皮破则汁流,真正是所谓水蜜桃,海内无其匹,吃一个抵得半饱。今之人多喜怀乡,动辄曰吾乡之梨如何,吾乡之桃如何。其夸张心理可以理解。

(选自梁实秋《忆青岛》,有删改)

1.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上”与文中最后一段加点的“上”,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谁都不知道那个见义勇为的人哪去了。
B.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思想一定要高度重视。
C.鲁迅先生的《祝福》首发在《东方杂志》
D.“平去入”的变化或许是受到了某读音的影响。
3.文学作品中,标点具有一定的表现力。文中第一段画横线处使用了逗号,请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
2024-01-15更新 | 3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