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2 题号:1801545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回忆往事,用诗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联系起来,从“谁主沉浮”的设问到“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再到“到中流击水”的壮志,鲜明地彰显出诗人少年时期____________,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正是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胸怀崇高理想的热血青年肩负起主宰大地的重任。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把诗人心忧天下和人民的生活处于____________之中的情景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展现了人民无法做江山主人的悲哀,在____________,充分显露出诗人要改造旧天地,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和胸怀。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在心中始终流动着奔涌的鲜血,旨在报国,作为一个青年,能够把祖国放在心中,以天下为己任,在文中展现得__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蹉跎岁月   水深火热   弦外之音   淋漓尽致
B.峥嵘岁月   生灵涂炭   弦外之音   酣畅淋漓
C.峥嵘岁月   水深火热   字里行间   淋漓尽致
D.蹉跎岁月   生灵涂炭   字里行间   酣畅淋漓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
B.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成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
C.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到能够成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
D.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
3.下列有关修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均用了比拟的手法。
B.“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呦!”都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C.“百合花”“红烛”“云雀”这些意象在文中都具有象征意,百合花象征着纯洁的情感,红烛象征诗人对祖国的赤诚,云雀象征欢乐、光明、美丽。
D.《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运用了夸张和借代的修辞手法。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中诗词数量大,样式多,内容丰富,不仅在当时前无古人,在今天也后无来者。曹雪芹不仅让诗词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而且让大观园中的群芳成立诗社,将写诗填词由个人抒情上升到群体咏叹。诗社将《红楼梦》的诗意雅趣推向了高峰,也将其悲剧性演绎到了极致。白海棠纯洁娇艳,却挡不住秋风肆,“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桃花娇柔鲜妍,却经不起秋雨摧残,“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柳絮洁白轻盈,却禁不住命运戕害,“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不能想象,《红楼梦》如果没有了这些诗词,会是怎样一副苍白面孔!林妹妹不会是那个才思敏捷的林姝妹,湘云不会是那个出口成章的贵族少女,宝玉只会成为一个彻头彻尾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红楼诗社的六次活动,经历了成立、兴盛、衰亡的过程。不仅诗社的兴亡是大观园兴亡的缩影,而且是整个贾府兴亡的缩影,更寓意着曹雪芹寻求出路的希望及其破灭,从而寄托了他物我合一、物极必反、人生如梦的哲学思想。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写出正确的句子,并确保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析其表达效果。
2024-01-02更新 | 19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ChatGPT大热,对于算力的讨论也随之     ① 。因为不管人工智能走向何方,其背后都需要庞大算力的支撑。东数西算工程已满一周年,东数想要真正实现西算仍需迈过几道坎。

我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旨在实现东西算力的均衡布局,优化算力成本,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为目的。东数西算是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原因在于,我国东部资源和空间有限、耗电指标紧张、计算成本更高,算力供不应求;而与之 ,西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土地资源等,计算成本更低,优越的气候条件还能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但算力需求不足。业界把东数西算比作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正是因为其本质都是要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下好全国一盘棋

听起来很美好,但实践起来却。比如数据网络传输的速度、安全、西部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亟待解决。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下列诗句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所用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D.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023-05-28更新 | 17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张富清是一位为了建立和建设新中国浴血奋战、鞠躬尽瘁、深藏功名60余载而感动了中国的共产党员。青少年时,他跟着部队从陕西一路打到新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烽烟散尽,他脱下军装,成为一名平凡的劳动者。一生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在各个岗位上留下了兢兢业业的平凡身影。从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到的建设时期,张富清把忠诚的底色写在了岁月长河中。退休后,他生活简朴低调,如果不是2018年年底的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他就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就生活在我们中间。

(2)是什么让他在战争中历经生死考验始终一往无前?是什么让他在贫困山区一心为民造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是什么让他一辈子淡泊名利,永葆初心本色?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朴实纯粹的爱。

(3)张富清,是他们那一代人努力奋斗的真实写照。他们,出生在一个 ③     的时代,个人命运同国运一样起起伏伏。默默奉献,是他们的本色,也成为他们立身处世的座右铭。他们信念如磐,如一盏盏灯、一簇簇火,萤火汇成星河,汇聚成烛照民族的光芒。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4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04-14更新 | 1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