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 《新五代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801856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存勖,李克用长子也。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天祐五年正月,即王位于太原。叔父克宁杀都虞候李存质,幸臣史敬镕告克宁谋叛。二月,执而戕之,且以先王之丧、叔父之难语周德威,德威自乱柳还军太原。梁夹城兵闻晋有大丧,德威军且去,因颇懈。王谓诸将曰:“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乃出兵趋上党,行至三垂岗,叹曰:“此先王置酒处也!”会天大雾昼暝,兵行雾中,攻其夹城,破之,梁军大败,凯旋,以一少牢告庙。同光二年,帝御文明殿,以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皆梁之伶人也。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帝密召崇韬谓之曰:“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故有是命。

天成元年,郭崇韬、朱友谦皆以谗死,李嗣源以名位高,亦见疑忌。赵在礼反于魏,大臣皆请遣李嗣源讨贼,庄宗不许。群臣屡请,庄宗不得已,遣之。李嗣源至魏,屯御河南,在礼登楼谢罪。军变,李嗣源乃入于魏,与在礼合,遣石敬瑭将三百骑为先锋。李嗣源反,龙骧指挥使姚彦温以前锋军叛降于李嗣源,入于汴州。帝自万胜至洛京,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反。夏四月丁亥,帝崩。七月,葬雍陵,追谥为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本纪五、六》《旧五代史·唐书八、十》,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
B.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
C.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
D.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伶人,是封建时代对歌舞或戏曲演员的称谓,又称伶官、优伶。
B.《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与《诗经》《礼记》《乐》《易》并称“五经”。
C.少牢,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称“太牢”,用牛、猪各一头称“少牢”。
D.朔,月初之名,又称“新月”,指农历的每月初一,“朔”日的前一天称为“晦”。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材料二:

成而不,败而不亡,存乎其量之所持而已,智非所及也。量者心之体,智者心之用。用者用其体,体不定,则用不足以行;体不定而用或有所当,惟其机也。机者发而可中,而不足以持久,虽成必败,苟败必亡。故曰非智所及也。

项羽、李存勖战而必胜,犯大敌而不挠,非徒其勇也,知机之捷亦智矣,卒以倾亡者,岂智之遽穷乎?智则未有不穷者也。

项羽不足以持败,一摧垓下,遂愤恚失守而自刭,量不足以胜之也。令戢悻悻之怒,渡江东以为后图,韩、彭、英布非不可移易而必忠于汉者,收余众间群雄更起而角死力汉亦疲矣。而羽不能者,量止于一胜之威,败出于意外而弗能自固也。羽可以居胜而不可以持败,故败则必亡,存勖可以忍败而不足以处胜,故胜则必倾,一也。李嗣源定入汴之策,既灭朱友贞,一入汴而以头触嗣源曰:“天下与尔共之。”卒为嗣源所迫,身死国灭,量不足以受之也。藉令忍沾沾之喜,以从容论功而行赏,人且喻于君臣之义,虽有大勋,亦分谊所当尽,嗣源虽挟不轨之心,无有为之效命者,自敛雄心以俯听。而存勖不能者,量尽于争战之中,胜出于意外而弗能自抑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①量:气量、度量。②戢:收敛、收藏。③悻悻:怨恨失意的样子。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收A余B众C间D群E雄F更G起H而I角J死K力L汉M亦N疲O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在文中的意思是全、整个,与《过秦论》中“西举巴、蜀”的“举”字意思不同。
B.倾,文中指败亡、覆亡,与《出师表》中“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倾”字意思相同。
C.藉,在文中的意思是如果,与《谏逐客书》中“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藉”字意思相同。
D.从容,文中指人处事不慌张、镇定的样子,与成语“从容不迫”的“从容”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欧阳修将庄宗李存勖成功时的意气之盛与失败时的形势之衰作对比,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庄宗成败的原因。
B.材料一中欧阳修认为庄宗之所以能强大起来,关键在于他“忧劳”,而他身死国灭,被天下人嘲笑的原因在于“逸豫”,阐述了成败在人的道理。
C.材料二中王夫之认为项羽和李存勖在作战时取得胜利,面对强劲的敌人而不屈服,不仅是由于他们的勇猛,也在于他们有把握战机的迅捷的才智。
D.材料二中王夫之认为如果项羽在垓下战败后,能克制住愤怒失意,渡过江东后再做打算,那么他一定能卷土重来,打败刘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羽不足以持败,一摧垓下,遂愤恚失守而自刭,量不足以胜之也。
(2)嗣源虽挟不轨之心,无有为之效命者,自敛雄心以俯听。
5.欧阳修认为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与失天下都是由于“人事”,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导致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人事”的具体内容。
2023-06-24更新 | 12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符习,赵州昭庆人也。少事赵王王镕为军校,自晋救赵,破梁军柏乡,赵常遣习将兵从晋。晋军德胜,张文礼弑赵王王镕,上书庄宗,求习归之赵。庄宗遣之,习号泣曰:“臣世家赵受赵王恩王尝以一剑与臣使自效今闻王死欲以剑自裁念卒无益请击赵破贼报王冤”庄宗壮之,乃遣阎宝、史建瑭等助习讨文礼,以习为镇州兵马留后。习攻文礼不克,庄宗用他将破之。习成德军节度使,习辞不敢受,乃以相、卫二州为义宁军,以习为节度使,习辞曰:“魏博六州,霸王之府也,不宜分割以示弱,愿授臣河南一镇,得自攻取之。”乃拜习近平军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习亦未尝攻取。

赵在礼作乱,遣习以镇兵讨贼。习未至魏,而明宗兵变,习不敢进。明宗遣人招之,习见明宗于胙县,而以明宗举兵不顺,去就之意未决,霍彦威绐习曰:“主上所杀者十人,公居其四,复何犹豫乎?”习意乃决。平卢监军杨希望闻习为明宗所召,乃以兵围习家属,将杀之。指挥使王公俨素为希望所信,绐希望日:“内侍尽忠朝廷,诛反者家族,孰敢不效命!宜分兵守城,以虞外变,习家不足虑也。”希望信之,乃悉分其兵守城,公俨因擒希望斩之,习家属由是获免。而公俨宣言青人不喜习之严急,不欲习复来,因自求为节度使。明宗乃以房知温代习近平卢,拜公俨登州刺史。公俨不时承命,知温擒而杀之。习复镇天平,徙镇宣武。

习素为安重诲所不悦,希其旨者上言习厚敛汴人,乃以太子太师致仕,归昭庆故里,明宗以其子令谦为赵州刺史以奉养之。习以无罪,怏怏失职,纵猎剧饮以自娱。居岁余,中风,赠太师。

(节选自《新五代史符习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世家/赵受赵王恩/王尝以一剑与臣/使自效/今闻王死/欲以剑自裁/念卒无益/请击赵破贼/报王冤/
B.臣世家赵/受赵王恩/王尝以一剑与臣/使自效/今闻王死/欲以剑自裁念/卒无益/请击赵破贼/报王冤/
C.臣世家赵/受赵王恩/王尝以一剑与臣使自效/今闻王死/欲以剑自裁/念卒无益/请击赵破贼/报王冤
D.臣世家/赵受赵王恩/王尝以一剑与臣使自效/今闻王死/欲以剑自裁/念卒无益/请击赵破贼/报王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五代时,节度使设置更多,连年攻伐,废置不常。
B.拜,提升官职,如“拔”也指官职的提升,“改”“知”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致仕的年龄一般是七十岁(有的朝代也有特殊规定),有疾病可以提前。
D.卒,指人死,根据《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符习是赵州昭庆人,和王镕关系亲近,王镕被张文礼杀害,符习悲痛万分,悲号哭泣要为王镕申冤报仇,唐庄宗很支持他的这一行为。
B.庄宗派兵帮助符习为王镕报仇,但是派去的人也没有完成任务,庄宗又派其他将领前去,最终才打败了张文礼。
C.唐明宗发动兵变之后,派人招降符习,符习因唐明宗军队打战不顺利而犹豫不决,霍彦威一番欺骗的话才说动了符习拿定了主意。
D.符习在太子太师的职位上请求退休还乡,回到昭庆旧居之后,符习因为无罪丢官而经常闷闷不乐,纵情游侠豪饮,不久之后就中风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魏博六州,霸王之府也,不宜分割以示弱,愿授臣河南一镇,得自攻取之。
(2)内侍尽忠朝廷,诛反者家族,孰敢不效命!宜分兵守城,以虞外变,习家不足虑也。
2018-11-25更新 | 23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课内文言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课外文言文: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然时诸伶,独敬新磨尤善俳,其语最著,而不闻其佗过恶。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最。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义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义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义、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
B.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
C.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
D.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告庙,太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B.小字,指古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字,也指古人的乳名、小名,此处为前者。
C.丁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一定顺序组成干支纪元法,一百二十年为一循环。
D.刺史,官职名,汉武帝时期始设,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爱好广泛,擅长音乐谱曲。他既喜好滑稽戏,又通晓音乐,他亲自创作的歌在当时到处都是,还请别人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
B.庄宗宠信伶官,伶人因此当权。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景进、史彦琼和郭从谦等伶官败坏朝政、祸乱国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C.郭从谦善于钻营,鼓动士兵叛乱。他认郭崇韬为叔父,又被李存义收为养子,后因害怕被坑杀而萌生作乱之心,率军反叛,攻打兴教门。
D.庄宗勇猛善战,却落得结局凄凉。他奋力杀死了几十上百个沿城墙进入宫中的乱兵,最终被射中跌倒,伤重而亡,其遗体被人用乐器焚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3)然时诸伶,独敬新磨尤善俳,其语最著,而不闻其佗过恶。
(4)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义、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5.结合所学《五代史伶官传序》,谈谈你从庄宗“好伶而弑于伶”的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2023-04-30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