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67 题号:18366960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八月十五日看潮(其五)

苏轼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月下观潮(其二)

陈师道

素练横斜雪满头,银潮吹浪玉山浮。

犹疑海若夸河伯,豪悍须教水倒流。

【注】①本诗作于神宗熙宁六年(1073)甲秋,作者时任杭州通判。②醯鸡∶一种小虫。海若:传说中的海神。③夫差水犀手:据《国语》记载,吴王夫差有“衣水犀之甲者三千”。雅者自注:“吴越王尝以弓弩射潮头,与海神战,自尔水不近城。”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诗开头“醯鸡”之喻,看似突兀,其实照应了下一句的“气吐霓”,对比鲜明。
B.陈诗第二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潮水汹涌翻腾,撼动岸边山崖的情景,描写逼真。
C.从标题看,两首诗都是以潮为描写对象的组诗典的一首,都属于写景抒情的作品。
D.两首诗写潮皆形神兼具,既刻画了潮的外在特征,也写出了潮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两诗都以“海若”指称海潮,但用意同中有异,请对此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水龙吟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旧侣,惯瑶池、羽觞沈醉。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飘堕人间,步虚声断,寒露风细。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注】①浮丘:浮丘公,古仙人名。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片开头五句写景:小沟、长江、柳堤、苇岸、烟村、早市。描绘出一辐开阔辽远,祥和而富有生机的风景画。
B.在这样一个民风淳朴,景色极佳的小村,词人整天闲居无事,没有凡事纷扰,关心的唯有莼菜与玉藕等美食,过着寻常百姓的生活。
C.下片开头六句运用仙话寄托的笔法:词人此时被贬黄州,他想象着“浮丘”仙人式的、“瑶池”仙境般的沉醉生活,再现了众“青鸾”穿着“摇曳”的“铢衣”,进入“壶中天地”而“歌舞”的缥缈美景。这反映出他遭逢大变,灵肉煎熬,想要逃避现实的心态。
D.“飘坠人间”三句,作者笔锋一转,由“仙境”陡然坠入“人间”,反照现实,过着“露寒风细”贫困的贬居生活,好不凄凉,可见当时的苏轼面临着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困境。
E.整首词,词人采用以景托情,正反观照,杂以仙话寄托的手法,由景入情,由实入虚,以虚显情,由虚而实,层次井然,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2.此词系苏轼被贬黄州两年之时寄赠友人所作,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情感。
2017-05-09更新 | 10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行香子·秋与

苏轼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注】①《世说新语》载,殷浩被罢黜后,整天用手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四字。此处暗引典故。
1.词的上片通过对(季节)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形容词)的心情。
2.请赏析“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2020-11-02更新 | 4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

苏轼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1.“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一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2.这首词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陈述。
2020-06-11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