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2 题号:1865995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发出感慨,并以问句发端,使诗歌的情绪在开篇达到了高潮。
B.颔联诗人通过自身所闻,用细致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光图。
C.颈联中诗人以闲作草书、细乳分茶打发时光,表达出欣喜愉悦之情。
D.尾联与首联相互照应,化用典故,暗指不必担忧会被不良风气污染。
2.《临安春雨初霁》与《书愤》创作于同一年,但两首诗的感情基调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018-07-16更新 | 5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夜感旧

陆游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

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注】①本诗作于1197年,陆游73岁,闲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②江月亭:在今四川广元。③桦烛:用桦树皮作的烛。④龙门阁:在今广元市北。⑤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⑥两当:今甘肃两当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
B.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
C.尾联写到绿沉枪和金锁子甲,意在比喻诗人的从军生涯,如今只能委身尘埃,诗人借此表达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
D.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
2.有人认为“颈联中‘那信’二字尤佳”,请结合全诗对“那信”一词进行赏析。
2022-06-13更新 | 5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忆昔

陆游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望虏尘。

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


注:①此诗写于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当时诗人以中奉大夫衔提举冲佑观,任闲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壶浆马首泣遗民”写关中百姓慰问宋军,并向他们泣诉在被占区所受到的屈辱,言外之意就是殷切期望宋军收复失地。
B.“夜栖”和“昼上”,概括了全天的活动,使一个不辞劳苦、以全部精力投入北伐准备工作的忧国忧民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C.“共道功名方迫逐”,用“大家都认为”功名指日可待来展示诗人虽年事已高,但仍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D.颈联“逡巡”描写出一个“老病”者的行动特征,表现了一个有志之士无法施展抱负的彷徨心理。
(2)本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本诗尾联“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与辛弃疾的词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感情表达上有何异同?
2019-08-21更新 | 2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