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司马光(1019-1086) > 《资治通鉴》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1917133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汉武帝)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磾日磾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乙丑诏立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丙寅,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受遗诏辅少主。光为人沈静详审,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小心谨慎,未尝有过。日磾在上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上尤奇异之。上官桀始以材力得幸,为未央厩令,上尝体不安,及愈,见马,马多瘦,上大怒曰:令以我不复见马邪!欲下吏。桀顿首曰:臣闻圣体不安,日夜忧惧,意不在马。言未卒,泣数行下。上以为爱己,由是亲近,为侍中,稍迁至太仆。三人皆上素所爱信者,故特举之,授以后事。丁卯,帝于五柞宫;入殡未央宫前殿。

班固赞曰: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磾/日磾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乙丑/诏立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
B.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磾/日磾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乙丑/诏立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
C.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磾/日磾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乙丑/诏立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
D.光顿首让曰/臣不如金日磾/日磾亦曰/臣/外国人/不如光/且使匈奴轻汉矣/乙丑/诏立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诚,文中指确实、的确,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然,诚有百姓者”的“诚”意思相同。
B.崩,文中指皇帝的死亡,与《出师表》中“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的“崩”意思相同。
C.封禅,古代帝王到泰山祭祀天地的典礼,封为“祭地”,禅为“祭天”。
D.四夷,是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临终嘱托霍光,按照先前赐给他的那幅画的意思,让最小的儿子继承皇位,并由霍光承担辅佐新皇的重任。
B.有次皇帝病痊愈后检查御马,发现马匹大多瘦弱,于是大发雷霆,认为上官桀诅咒自己再也看不到这些马,于是想要将上官桀逮捕下狱。
C.班固认为汉武帝如果能有雄才大略,再能坚持汉文帝、汉景帝时的俭朴作风,爱护百姓,可以称得上《诗经》《尚书》中所说的圣王。
D.司马光认为,汉武帝穷奢极欲,刑罚繁重,横征暴敛,对内大肆兴建宫室,对外征讨四方蛮夷,又迷信神怪,致使百姓疲劳凋敝的做法与秦始皇相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人皆上素所爱信者,故特举之,授以后事。
(2)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谏逐客书》)
5.请分别简要概括汉武帝让霍光、金日碑、上官桀受遗诏辅少主的原因。
【知识点】 《资治通鉴》解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东海太守獏阳汲黯为主爵都尉。始,黯为谒者,以严见惮。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时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谈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没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魔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大将军青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大将军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上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逐居郡,不得与朝廷议矣。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息畏汤,终不敢言;及汤败,上抵息罪。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踞厕:坐于床边,有不够正式之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B.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C.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D.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尧舜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所以称唐虞之治。
B.揖客,指与主人行平等礼、长揖不拜的宾客,文中指与卫青分庭抗礼的属员。
C.燕见,是古代帝王在朝堂之上召见臣子的礼节,对君臣的礼仪皆有极高要求。
D.大行,是中国古代朝廷掌管诸侯及少数民族事务的官职,如张骞曾封为此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汲黯在东海为官时,喜好清静。因身体多病,他深居简出,把东海事务都放手给手下官员,实现了东海大治,被人称赞。
B.汉武帝是一位有雅量的皇帝,他虽对刚正少礼节的汲黯颇有微词,但也能理解他并肯定他,甚至在汲黯生病时会给予关心。
C.听闻汲黯对待自己的态度与他人不同,卫青更加欣赏汲黯;而汲黯对国家政事上的见解,亦让卫青对他更加尊重。
D.汲黯看清张汤的为人,在调离京城之前,特意劝告李息尽快给皇上谏言;而李息懦弱,未听从汲黯之言,因而祸及自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2)大将军青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
5.为什么“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请结合材料做简要分析。
2021-11-11更新 | 11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B.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C.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D.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庶长,官爵名,掌军政大权,商鞅变法后,庶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
B.太子,古代由现任君王册立的王位继承人,由君王的嫡长子担任,其地位次于君王。
C.黥,《说文解字》有言“黥,墨刑在面也”,就是古代一种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
D.四海,泛指天下、全国,如《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中的“四海”也有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鞅想要变法,却遭到大臣甘龙的反对,卫鞅便用“智者”“愚者”和“贤者”“不肖者”之论,成功说服了秦孝公支持他变法。
B.卫鞅立木南门,招募能徒者并予奖励,是为颁布新法做准备,他认为必须先在百姓心中树立信誉,才能确保新法顺利实施。
C.新法初行,太子犯法,卫鞅认为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虽不能对太子施刑,但却对太子的两位老师处以刑罚,以示执法公正。
D.新法施行十年,乡邑得到很好的治理,卫鞅却斥责一些说变法好的人,将他们迁徙到边境,是因为这些人当初说变法不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2)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
5.选文末段是司马光对卫鞅变法的评价,请结合评价概括司马光记录这一历史事件的目的。
2022-10-26更新 | 9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得间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为发导译抵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殊无报胡之心。骞留岁余,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会匈奴国内乱,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上拜骞为太中大夫。骞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元鼎二年。浑邪王既降汉,汉兵击逐匈奴于漠北,自盐泽以东空无匈奴,西域道可通。于是张骞建言:“乌孙王昆莫本为匈奴臣,后兵稍强,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攻不胜而远之。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今诚以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骞既至乌孙,昆莫见骞。

骞谕指曰:“乌孙能东居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夫人,结为兄弟,共距匈奴,匈奴不足破也。”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留久之,不能得其要领。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及诸旁国。乌孙发译道送骞还,使数十人,随骞报谢,因令窥汉大小。是岁,骞还,到,拜为大行。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
B.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
C.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
D.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骞得间亡”与“诸侯之所亡”(《六国论》)两句中的“亡”字含义相同
B.“共距匈奴”与“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两句中的“距”字含义相同
C.“将三百人”与“将数百之众”(《过秦论》)两句中的“将”字含义不相同
D.“随骞报谢”与“谢家事夫婿”(《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谢”字含义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武帝招募能出使月氏国的使者,汉中人张骞应募出使,他从陇西郡出发,途经匈奴所控制的地区,被匈奴单于俘获。
B.张骞出使经历坎坷,屡次被匈奴扣留,张骞与奴仆甘父在匈奴内部混乱时找到机会逃回到长安,此时他被困匈奴已长达十三年之久。
C.张骞建议把丰厚的财物赠送给乌孙,与乌孙联合,这样乌孙西面的大夏等国都可以招来成为汉朝的藩臣,汉武帝采纳了此建议。
D.乌孙王认为本国离汉朝太远,又不知汉朝大小,且长期以来一直臣服于匈奴,且乌孙又靠近匈奴,朝中大臣都畏惧匈奴,不想迁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骞留岁余,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复为匈奴所得。
(2)今诚以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
2022-07-19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