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刘向(约前77-前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193000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燕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左右嘿然莫对。管燕连然流涕曰:悲夫!士何其得而难用也!田需对曰:士三食不得餍,而君鹅鹜有余食;下宫糅罗纨,曳绮毂,而士不得以为缘。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

齐负郭之民有孤狐咺者,正议闵王,斮之檀街,百姓不附。齐孙室子陈举直言,杀之东闾,宗族离心。司马穰苴为政者也,杀之,大臣不亲。以故燕举兵,使昌国君将而击之。齐使向子将而应之。齐军破,向子以舆一乘亡。达子收余卒,复振,与燕战,求所以偿者,闵王不肯,军破走。

王奔莒,淖齿数之曰:夫千乘、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王曰:不知。”“嬴、博之间,地坼至泉,王知之乎?王曰:不知。”“人有当而哭者,求之则不得,去之则闻其声,王知之乎?王曰:不知。淖齿曰: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造也人有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于是杀闵王于鼓里。

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史之家为溉园。君王后,太史氏女,知其贵人,善事之。田单以即墨之破亡余卒,破燕兵,绐骑劫,遂以复齐,遽迎太子于莒,立之以为王。襄王即位,君王后以为后,生齐王建。

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女尚何归?王孙贾入市中,曰:淖齿乱齐国,杀闵王,欲与我诛者,袒右!市人从者四百人,与之诛淖齿,刺而杀之。

(选自《战国策》)

【注】①骑劫: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于是杀闵王于鼓里/
B.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于是杀闵王于鼓里/
C.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于是杀闵王于鼓里/
D.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至泉者/地以告也/人有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以告矣/而王不知戒焉/何得无诛乎/于是杀闵王于鼓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中的“易”与“寒暑易节”(《愚公移山》)的“易”的用法不相同。
B.“闵王不肯与”中的“与”跟“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与”用法不同。
C.“阙”本指建在宫殿门前两边的大型建筑物。后转指帝王的住所,即官殿。
D.“王孙贾乃入市中”的“乃”与“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中的“乃”用法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狐咺直言批评闵王过失被杀死;陈举对国事直言不讳,被闵王处死;司马穰苴无故被诛杀。这引起国人不满,齐闵王众叛亲离。
B.齐国相国淖齿面见闵王,列举闵王的罪状,可是闵王拒不认罪,这使淖齿语气更为强烈,更加生气,于是,在鼓里这个地方杀死了闵王。
C.太子改换服装逃到一个姓太史的人家里,为他们浇灌菜园,被太史家的女儿款待。太子即位后,封立太史家的女儿为王后,后生下齐王建。
D.王孙贾十五岁那年,侍奉齐闵王。闵王逃走,不知下落。受到母亲指责的王孙贾走到集市,四百多人追随,裸露右臂,讨伐并杀掉淖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
(2)破燕兵,绐骑劫,遂以复齐,遽迎太子于莒,立之以为王。
5.齐闵王为何最终被诛杀?请简要说明。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为除守缴亭鄣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矣。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趺踟科头,贯颐奋戟者,王不可胜计也。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者,不可称数也。山东之卒,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贵、乌荻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诸侯不料兵之弱,食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皆言曰:‘听吾计则可以强霸天下。’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谁误人主者,无过于此者矣。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断绝韩之上地,东取成皋、宜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王之有已。夫塞成皋,绝上地,则王之国分矣。先事秦则安矣,不事秦则危矣。夫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逆秦而顺楚,虽欲无亡,不可得也。故为大王计,莫如事秦。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莫如韩。非以韩能强于楚也,其地势然也。今王西面而事秦以攻楚,为敞邑,秦王必喜。夫攻楚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也。是故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御史,顺以决事。”韩王曰“客而教之,请比郡县,筑帝宫,祠春秋,称东藩,效宜阳。”

(节选自《战国策·韩策一》)


【注】①跬踟科头: 趺踟,跳跃前进;科头,不戴冠帽。②徒裎:赤脚露体。③孟贲与后文乌获都是战国时的勇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B.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C.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D.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横,战国时期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
B.山东,战国时称崤山以东地区,也指秦以外的六国,文中指六国,与今“山东”意思不同。
C.被,通“披”,“穿”的意思,与《促织》“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中的“被”意义相同。
D.幸,文中为“幸亏”之意,与《鸿门宴》“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中的“幸”意义相同。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韩王面前,张仪极力强调秦国军队数量多,战马优良,战斗力强,是想告诉韩王,韩国无法抗衡秦国。
B.张仪劝说韩王时指出,合纵者没有真才实学,只会相互勾结吹嘘,为自己谋取利益,不考虑国家的安危。
C.张仪告诉韩王,秦国想用韩国来削弱楚国,不是因为韩国比楚国强大,而是因为韩国的地理位置占优势。
D.韩王听到张仪的游说后,甘愿向秦国俯首称臣,为秦王建造行宫,每年进行祭祀,这反映出韩王的软弱。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攻楚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也。
(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5.张仪采用什么策略来游说韩王?请简要概括。
2022-11-08更新 | 23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杀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微。齐已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相之。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乎?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女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女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善单之善亦王之善矣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貂勃常恶田单,曰:“安平君,小人也。”安平君闻之,故为酒而召貂勃,曰:“单何以得罪于先生,故常见誉于朝?”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吠非其主也。且今使公孙子贤,而徐子不肖。然而使公孙子与徐子斗,徐子之狗,犹将攫公孙子之腓而噬之也。若乃得去不肖者,而为贤者狗,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安平君曰:“敬闻命!”明日,任之于王。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田单乃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立则丈番,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燕也。当今将军东有邑之奉,西有菑上之虞……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枹鼓之,狄人乃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善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B.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善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C.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善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D.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善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古代指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即都城;也指王、侯的封地。文中为后者。
B.“固”的意思是原本、本来,与《师说》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固”字含义相同。
C.“破”的意思是攻克、打败,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破”字含义不同。
D.《战国策》,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编订,其与《国语》资治通鉴》同为国别体史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忠于齐国,他死守即墨城,打败燕军,收复齐国失地,为齐国立下大功;后为堵住齐国人的悠悠之口,他放弃自立,推齐襄王为国君。
B.田单关心弱者,当看到一位老人因徒步过河而冻僵,瘫坐在岸边沙土上,他脱下自己的皮衣给老人穿上;但这惹得齐襄王心里不太高兴。
C.田单宽容大度,他不计前嫌设宴款待曾经诋毁自己的貂勃,通过交谈,他明白貂勃想做贤臣,只是苦于缺少机会,便向齐襄王推荐貂勃。
D.田单从善如流,他在不听鲁仲子的劝告,攻打狄地三月不能攻克后,主动低头向鲁仲子请教,并通过实际行动进行改变,最终取得了胜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
(2)然而使公孙子与徐子斗,徐子之狗,犹将攫公孙子之腓而噬之也。
5.请简要概括鲁仲子料定田单无法攻克狄地的原因。
2022-12-18更新 | 9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冯谖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乃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诚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诚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梁,指魏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乃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B.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乃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C.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乃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D.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乃义耳/窃以为君市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券契,放债的凭证,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履约时拼而相合。
B.就国,指前往分封领地久住并对该地进行管理统治。文中指孟尝君回到薛地。
C.顾,在文中意为回头看,与《荆轲刺秦王》中的“终已不顾”的“顾”含义相同。
D.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通常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士不设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尝君通过张贴告示来选用门下食客为自己到薛地收债,冯谖主动请缨前往,可见孟尝君是一个懂得储备人才和任用人才的人。
B.冯谖认为孟尝君生活富足,所以到薛地后他假托王命,烧掉薛地百姓的债券,从而也为孟尝君赢得薛地百姓的拥护。
C.对于冯谖到薛地收债的结果,孟尝君一开始很不满意,但后来他卸职返回薛地时受到百姓的迎接,他才理解冯谖市义的做法。
D.齐王弃用孟尝君后又以重金邀请孟尝君回国执掌政务,文中借助齐王对孟尝君前后态度的差异,突出了冯谖卓著的政治才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2)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5.从原文来看,冯谖为何要“西游于梁”?请结合原文简要说明。
2023-03-24更新 | 1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