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1935810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闻。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辱先人,始弃官不仕。东徙渡江,夷于编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宋兴,海内一统。陆氏乃与时俱兴,百余年间文儒继出,有公有卿,子孙宦学相承,复为宋世家,亦可谓盛矣!

然游于此切有惧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游童子时,先君谆谆为言,太傅出入朝廷四十余年,终身未尝为越产;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晚归鲁墟,旧庐一椽不可加也。楚公少时尤苦贫,革带,以绳续绝处。秦国夫人尝作新襦,积钱累月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姑嫁石氏,归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昏耄不省是谁生日也。”左右或匿笑。楚公叹曰:“吾家故时,数日乃啜羹,岁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见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游生晚,所闻已略;然少于游者,又将不闻。而旧俗方以大坏。藜藿,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此风放而不还,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复思如往时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耶?

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坠厥初。

(节选自宋·陆游《放翁家训·序》)


【注】①太傅:陆游的高祖。②楚公:陆游的祖父。③秦国夫人:陆游的祖母。

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然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效古人体天地、育万物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丈夫哉!

治生非必营营逐逐、妄取于人之谓也。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议、幽有鬼神,于心不安,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

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有告。且奢侈之人,神气必耗,欲念炽而意气自满,贫穷至廉耻不顾。俭之不可忽也若是夫!

(节选自宋·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载             令:美好
B.革带                 敝:破旧
C.藜藿                 厌:满足
D.毋使仓有告       匮:缺乏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辱先人                            钟磬置水中
B.积钱累月能就                  羝乳得归
C.有陷于危辱之地               何谓阁子也
D.贫穷至廉耻不顾               幼孩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B.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C.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D.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4.下列句子全都符合陆游所说“常成于困约”的一组是(     
①东徙渡江,夷于编氓               ②终身未尝为越产
③旧庐一椽不可加也                  ④革带敝,以绳续绝处
⑤归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     ⑥沦于市井、降于皂隶
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陆游缅怀了旧时家风,针对当时有族人贪图享乐的现象,表达了对家风难继的忧虑。
B.叶氏家训告诫族人应该节制欲望,谦逊恭谨,修身养性,以利于守家治生。
C.陆文借祖先的实例阐明家训的主旨,叶文通过假设来论说不善治生的危害。
D.陆氏家族复兴,缘于坚守家风;叶氏族人以先祖中的士农工商为榜样,各安其分。
6.翻译。
(1)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
(2)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
7.请概括陆游、叶梦得二人对家风的要求有何异同。
【知识点】 陆游(1125-1207) 其他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一、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东坡先生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云:“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梅圣俞为小试官得之以示欧阳公。公曰:“此出何书?”圣俞曰:“何须出处!“公以为皆偶忘之,然亦大称叹。初欲以为魁,终以此不果。及揭榜,见东坡姓名,始谓圣俞曰:“此郎必有所据,更恨吾辈不能记耳。”及谒谢,首问之,东坡亦对曰:“何须出处。”乃与圣俞语合。公赏其豪迈,太息不已。

(选自《老学庵笔记》)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梅圣俞为小试官得之以示欧阳公
2.省试,即科举中的礼部试,在明、清时称会试。省试第一名被称为____,乡试第一名被称____,殿试第一名被称为____
3.欧阳公“赏其豪迈,太息不已”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话概括。
2018-01-10更新 | 7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各题。

放翁家训(节选)

陆游

吾生平未尝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若吾过者,尤当置之。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

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谴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祸难者,固不可强。惟当躬耕,绝仕进,则去祸自远。

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吾少年交游,多海内名辈,今多已零落。后来佳士,不以衰钝见,往往相从,虽未识面而无定交者亦众,恨无由遍识之耳。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今既屏居不出,遂不复有邂逅之期,吾于世间万事,悉不贮怀,独此未能无遗恨耳。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吾过者,尤当置之          中:造谣中伤
B.门穷经,不应举                 杜:堵塞
C.不以衰钝见                       鄙:轻视
D.勿令与浮薄者                 游:交往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陆游认为大多情有可原,不必去怨恨,但要注意避开这类人,不再与之交往。
B.人的天性中都有懦弱的一面,面对灾祸时便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于是,厮守田园成为唯一选择。
C.面对日益败坏的世风,陆游反复叮嘱子孙以务农为上策,即使不得不踏入仕途,也要不慕荣华,不失臣节。
D.才气过人的年轻人最容易变坏。作为父兄的一定要勤加检查约束,督促其读圣贤之书,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行。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
4.陆游是从哪几个方面训诫子孙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019-04-12更新 | 4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文选》烂,秀才半。”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翁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节选自《老学庵笔记》卷八)

1.用斜线“/”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限3处)
2.“国初”指______(填朝代)初年。“老学庵”是 ______(填朝代) ______ (填姓名)的书斋名。
3.从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2个称谓,解释当时文人如此称谓的文化内涵。
2020-05-23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