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五代十国 > 刘昫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1940133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授秘书省校书郎。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皆人之难言者。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五年,当改官,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臣闻姜公辅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乞如公辅例。”于是,除京兆府户曹参军。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追诏授江州司马。居易尝写其文集,送江州东西二林寺等寺,如佛书杂传例流行之。遗命葬于香山如满师塔之侧。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B.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C.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D.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畿”指国都附近的地方,“甸”指郊外的地方;“畿甸”泛指京城一带,文中指唐朝国都长安地区。
B.绢是质地薄而坚韧的丝织品,也指用生丝织成的一种丝织品,经常与“帛”连用,作为丝织物的代称。
C.“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古时帝王的卫士在陛下戒备;“陛下”属于帝王的谦称,类似还有朕、寡人、圣上等。
D.宰相是对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尚书仆射、同平章事等都曾是唐代宰相的具体名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富有才华,精于诗文。他在少年时就凭借文章受到顾况的称赞;后来创作了许多含有讽喻之意、针砭时弊的诗歌,在宫中也得到流传。
B.白居易正直敢言,极力奏谏。白居易曾劝阻皇上任命吐突承璀为招讨使,在其他大臣不敢上书时他奏请停止对河北用兵,也曾因言辞过激而受到皇帝责备。
C.白居易为人孝顺,不慕官职。改授官职时,皇上让他自己挑选,他仿效姜公辅,为了奉养亲人做了京兆府户曹参军,母亲去世后,退职居住在下邽。
D.白居易遭人诽谤,贬谪江州。他上书为宰相武元衡申诉冤屈,受人指摘,加上当权者憎恨他上书言事,就被贬为江表刺史,还没上任又改授江州司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
(2)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魏征,字玄成,钜鹿曲城人也。父长贤,北齐屯留令。征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征使典书记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征所为遽使召之征进十策以干密虽奇之而不能用,后征与裴矩西入关。隐太子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征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征曰:皇太子若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素器之,引为詹事主簿。及践祚,擢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使安辑河北。征至磁州,遇前宫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锢送诣京师。征谓副使李桐客曰:吾等受命之日,前宫、齐府左右,皆令赦原不问。今复送思行,此外谁不自疑?今若释遣思行,不问其罪,则信义所感,无远不臻。况今日之行,许以便宜从事,主上既以国士见待,安可不以国士报之乎?即释遣思行等,仍以启闻,太宗甚悦。征以丧乱之后,典章纷杂,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粲然毕备。初,有诏遣岑文本撰《周史》,孔颖达撰《隋史》,李百药撰《齐史》。征受诏总加撰定,多所损益,务存简正,时称良史。征自以无功于国,徒以辩说,遂参帷幄,深惧满盈,后以目疾频表逊位。其年,征又面请逊位,太宗难违之,乃拜征特进,仍知门下事。其后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征自陈有疾。其年,称绵惙,中使相望。征宅先无正寝,太宗欲为小殿,辍其材为征营构,遣中使赍素褥布被而赐之,遂其所尚也。及病笃,舆驾再幸其第,抚之流涕。征薨,时年六十四。太宗亲临恸哭,废朝五日,赠司空、谥曰文贞。帝亲制碑文,并为书石。

(节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征使典书记/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征所为遽/使召之/征进十策以干密/虽奇之而不能用/
B.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征使典书记/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征所为/遽使召之/征进十策/以干密/虽奇之而不能用/
C.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征使典书记/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征所为/遽使召之/征进十策以干密/虽奇之而不能用/
D.大业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以应李密/召征使典书记/密每见宝藏之疏/未尝不称善/既闻征所为遽/使召之/征进十策/以干密/虽奇之而不能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部书,即中国古代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籍。
B.《隋史》即《隋书》,是“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是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C.文贞,古代官方封给大臣的一种谥号,由于历史上某些人物的功绩类似,其谥号也可能相同。
D.碑文在文中指墓碑文,是在坟墓前面或后面的石碑上刻写死者姓名、相关事迹等纪念死者的文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任谏议大夫,安抚河北时,遇到前太子府李志安、齐王府李思行被押送,他从维护国家长远利益出发,妥善处理了此事。
B.针对战乱后典章制度杂乱的现状,魏征上奏朝廷校订四部书,秘府中的书籍才得以完备;他总体撰定的《周史》《隋史》等史书,被誉为良史。
C.魏征深得信任,但自认为无功,只是凭借辩说而参与国事,怕自己会骄傲,就借眼疾多次请求辞职,皇帝不得已同意他卸任政事,回家养病。
D.魏征病危期间,他的住宅连正寝也没有,后太宗赐素褥、布被,顺从他的喜好;魏征死后太宗亲去吊唁,停止朝会五天,赠官职、谥号,并撰写碑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征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
②隐太子闻其名,引直洗马,甚礼之。
2023-08-13更新 | 2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吉甫,字弘宪,赵郡人。宰臣李泌推重其才,接遇颇厚。及陆贽为相,出为明州员外长史,久之遇赦,起为忠州刺史。时贽已谪在忠州,议者谓吉甫必逞憾于贽,重构其罪;及吉甫到部,与贽甚欢,木尝以宿嫌介意。宪宗初即位,中书小吏滑涣与知枢密中使刘光琦暱善,颇窃朝权,吉前请去之。事皆允从,由是甚见亲信。自员外郎出官,留滞江淮十五余年,备详闾里疾苦。吉甫以裴垍久在翰林,宪宗亲信,必当大用,遂密荐垍代己,自图出镇。在扬州,每有朝廷得失,军国利害,皆密疏论列。又于高邮县筑堤为塘,溉田数千项,人受其惠。

八年十月,上御延英殿,问时政记记何事。上曰:间或不修,何也?曰:面奉德音,未及施行,总谓机密,故不可书以送史官;其间有谋议出于臣下者,又不可自书以付史官;及已行者,制令昭然天下皆得闻知即史官之记不待书以授也是月,回纥部落南过碛。朝廷大恐,以为回纥声言讨吐蕃,意是入寇。吉甫奏曰:回纥入寇,不应便来犯边,但须设备,不足为虑。九年,请于经略故城置宥州。宪宗从其奏。吉甫初为相,中外延望风采。秉政之后,人心疑惮之

(节选自《旧唐书·李吉甫传》)

材料二:

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感出涕。谓垍曰: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且宰相职当进贤任能。君多精鉴,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吉甫籍以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

史臣曰:裴垍精鉴默识,举贤任能,辅弼王道。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或序:吉甫知垍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旧唐书·裴均传》)

1.请选出对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     
A.制令/昭然天下/皆得闻知/即史官之记/不待书以授也/
B.制令昭然/天下皆得闻知/即史官之记/不待书以授也/
C.制令昭然/天下皆得/闻知即史官之记/不待书以授也/
D.制令/昭然天下/皆得/闻知即史官之记/不待书以授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因为”,与《琵琶行并序》中“因为长句”的“因”意思不同。
B.“平章事”指官职名,从材料二可知,李吉甫担任的这一职务就相当于宰相。
C.拔擢,指选拔提升,同样表示提拔之意的还有右迁、陟、升、进、晋等词语。
D.“其此之谓乎?”的句式与《鱼我所欲也》中“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句式一致。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泌和陆贽担任宰相期间,对待李吉甫的态度截然不同,前者对他赏识器重,后者对他降职贬谪。
B.滑涣与刘光琦两人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窃取朝政大权,李吉甫建议罢免两人官职,建议被采纳。
C.李吉甫认为裴垍长期在翰林院,宪宗很亲近、信任他,一定会受到朝廷重用,就多次公开举荐。
D.李吉甫与裴垍互尊互敬,互帮互助。裴垍有识人之智,他提笔列出的人才,都得到李吉甫的推荐。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员外郎出官,留滞江淮十五余年,备详闾里疾苦。
(2)吉甫初为相,中外延望风采。秉政之后,人心疑惮之。
5.材料二评价李吉甫是“经纬之臣”,请简要概括其“经纬之臣”的特征在材料一中的具体体现。
2023-10-16更新 | 7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商隐,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

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仇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弟义叟,亦以进士擢第,累为宾佐。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节选自《旧唐书》)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B.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C.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D.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对,如韩愈,又称韩昌黎,“愈”为名,“昌黎”为字。
B.“进士”,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唐设进士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C.“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科举时代称新进士及第授官为释褐。
D.“员外郎”,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B.李商隐因为少年俊才而被令狐楚深加礼敬,令狐楚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李商隐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C.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
(2)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2017-11-08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