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王安石(1021-108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5 题号:1947594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这首词作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以后,被罢相任江宁知府时。②语出唐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指隋将韩擒虎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在和张丽华等妃子们寻欢作乐。③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临送目”统领上片写景,“故国”为下片怀古蓄势,“晚秋”点明季节,“初肃”总写眼前萧肃衰败之景。
B.“归帆”“酒旗”两句,写景突出动态,归帆在夕阳下穿梭,酒旗在西风中飘扬,展现出金陵城的繁华阜盛。
C.下片感叹六朝因竞逐奢华而相继灭亡,继而陈说感叹兴亡荣辱也是徒然,借“寒烟”“衰草”寄寓惆怅的心情。
D.全词立意新颖,章法严谨,同时运用比喻、借代、用典等手法,艺术精巧,境界开阔,笔力遒劲。
2.本词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怀古的佳作,请比较二者内容上的异同。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B.“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2021-04-23更新 | 19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注】①平甫:王安国的字,安国为安石长弟。②指镇江的金山寺。③西兴:浙江杭州萧山西兴镇,范蠡曾筑城于此,吴越曾在此鏖战。④扶桑: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树,又传说为东方海中的古国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起句以浑厚豪健之笔为起调,从远处落笔,遥望北固山,像是大海的门户,横亘天边。
B.“烟中”一句由远及近,描写眼前景物,晚烟朦胧的沙岸,犹如杭州萧山的西兴镇。
C.颔联写夜色中金山的所闻所见,使用了夸张手法,将夜间宿于金山的见闻记录下来。
D.前六句诗,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由黄昏到初夜再到深夜的过程,章法井然有序。
2.这首诗颈联写景颇为精妙,请简要分析。
2023-10-31更新 | 19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四首(其二)

王安石

天兵南下此桥江,敌国当时指顾降。

山水雄豪空复在,君王神武自难双。

留连落日频回首,想像余墟独倚窗。

却怪夏阳才一苇,汉家何事费罂缸。


[注]①尾联意指长江非“一苇”,但宋兵却连罂缻也不用就渡过了。罂缸,即罂缻,是一种木制的、浮水渡河的工具。韩信曾率军从夏阳用船罂缻浮水渡过黄河,成功偷袭安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追怀宋太祖赵匡胤翦灭南唐、统一中原的千秋勋业。“指顾”极具夸张意味。
B.颔联借山川形势衬托君王的英明威武,山水愈雄奇豪峻,愈能凸显君王的神勇无敌。
C.诗人在落日余晖中依窗而立,举目四顾,神思漫游,此场景营造恬淡安适的意境。
D.这首诗用词讲究,叙议结合,借古抒怀,字里行间饱含诗人的丰富感情和深沉思考。
2.尾联反用韩信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2-05-03更新 | 2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