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王安石(1021-108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19498302
阅读诗词,完成题目。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登临送目”开篇,前三句交代了时令、地点、天气,渲染了悲凉的氛围,为抒怀奠定基调。
B.上阕极力渲染金陵秋色,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是难以用画笔描绘出来的。
C.下阕“念往昔”三字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其中“繁华竞逐”道出了六朝更替的原因。
D.“六朝旧事随流水”运用比喻写出了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无奈,流露出作者壮志未酬的悲叹。
2.这首词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招吕望之使君

王安石

潮沟直上两牛鸣,十亩涟漪一草亭。

委质山林如许国,寄怀鱼鸟欲忘形。

纷纷易变浮云白,落落谁钟老柏青?

尚有使君同好恶,想随秋水肯扬龄?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第二次罢相后,他居住在江宁城郊、钟山脚下。②潮沟,江宁城外所开引水道。牛鸣,谓牛鸣声可及之地,言距离较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两牛鸣”交代路途近便,又以“涟漪”“草亭”写出环境的清幽。
B.诗人将投身山林与以身许国对举,流露出他在归隐与报国间的矛盾心态。
C.颈联以“落落”之叠词、“老柏青”之比喻,塑造了诗人磊落孤高的形象。
D.诗歌从环境和志趣两个角度阐述邀请吕使君泛舟同游的理由,暗扣标题。
2.有人评价此诗“甚怨”,请结合诗句分析“怨”的内涵。
2022-02-16更新 | 11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推行新法失败,罢相后退居江宁时期。②床敷:安置坐具。③杖屦:扶杖漫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语奇妙,“取”“酬”二字赋予春风以生命,花虽凋谢,诗人却于清阴中倍感慰藉,透露出一种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
B.颔联紧承春风慷慨赐予的“清阴”,抒写小路的蜿蜒曲折,树木的葱茏茂密,屋宇的隐约可见,动静结合,更显生机与活力。
C.颈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拄杖独行,刻画出园中主人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得的心境。
D.这首诗对仗工稳,通过描写半山园的晚春景象和诗人的日常活动,展现了王安石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抒发了内心复杂的感情。
2.清代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此诗:“寓感愤于冲夷(冲淡平夷)之中,令人不觉。”请结合这一评价赏析尾联“唯”和“遗”的精妙之处。
2022-01-07更新 | 12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

王安石

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岧峣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低心事折腰。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这一年作者31岁,任舒州通判。昌叔:王安石妹夫。②岧峣:高山。③分:甘愿。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划破寂静的乌啼声,渲染出秋日傍晚的空寂。
B.颔联写作者登高赏菊,“红”对“绿”,“紫”对“黄”,色彩斑斓,场面欢乐。
C.第五句诗中有画,流云将“落木” “渡口”连成一片,画面开阔,气韵生动。
D.第六句“乱”字,既写出了群山连绵起伏之状,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纷乱不定、犹豫彷徨之情。
E.本诗既有东山所见实景,也有展开的联想,虚实结合,寄托情思,表达心志。
2.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
2018-01-17更新 | 2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