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司马光(1019-108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1970025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以私怨诛杀人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言之,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常居禁中。赵高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是时,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成漕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朕尽忠力,何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自杀,独李斯就狱。二世以赵高治之,贲斯与子由①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佘,不胜病,自诬服。

赵高使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复讯斯,斯更以其实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逆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②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二世乃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

初,赵高欲专秦权,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过。高前数言关东盗无能为也,及项羽虏王离等,而章邯等军数败,上书请益助。自关以东,大抵尽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八月,沛公将数万人攻武关,屠之。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八》,有删改)

[注释]①由:李由,秦朝时期将军,丞相李斯的长子。②中子:排行居中的儿子。一作仲子,即次子。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        己:停止
B.二世以赵高治之               属:委托,交付
C.斯更以其实                                          对:认为……正确
D.大抵尽秦吏                                          畔:通“叛”,背叛
2.下列各组 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子所以贵者                                                       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
B.次不朕尽忠力                      谓鹿
C.何在位                                                                    或言马阿顺赵高
D.赵高使客十余辈诈为御史          莫敢言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恳请暂时停止修建阿房宫,减少或免除四方戍守边防的兵役、运输等徭役。
B.辄使人复榜之。
于是(赵高)就让人再次诽谤他。
C.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赵高于是暗中借法令诬陷那些说是鹿的人。
D.诸侯咸率其众西乡。
诸侯也都各自统率部众向西(进攻)。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高向二世提出建议,使其住在深官之中,不再坐朝接见大臣,以此独断专权。
B.冯去疾等向皇帝进谏后,赵高假托皇帝命令逼死冯去疾等,又不停地折磨李斯。
C.赵高为了惩治李斯,笞打他一千多下板子,李斯不堪忍受痛苦,被迫含冤认罪。
D.李斯三族的人都被诛杀之后,二世便任命赵高为丞相,事无巨细全由赵高决定。
5.把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
6.苏轼曾说:“始皇致乱之道,在用赵高。”请结合全文,分条概述苏轼这样评价的理由。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冬,十月,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贺。先平明,谒者治礼,以次引入殿门,陈东、西乡。卫官侠陛及罗立廷中,皆执兵,张旗帜。于是皇帝传警辇出房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置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初,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尊君、抑臣者存之。及通制礼,颇有所增损,大抵皆袭秦故,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其书,后与律、令同录,藏于理官;法家又复不传,民臣莫有言者焉。

臣光曰:礼之为物大矣!用之于身,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焉;用之于家,则内外有别而九族睦焉;用之于乡,则长幼有伦而俗化美焉;用之于国,则君臣有叙而政治成焉;用之于天下,则诸侯顺服而纪纲正焉;岂直几席之上、户庭之间得之而不乱哉!夫以高祖之明达,闻陆贾之言而称善,睹叔孙通之仪而叹息;然所以不能比肩于三代之王者,病于不学而已。当是之时,得大儒而佐之,与之以礼为天下,其功烈岂若是而止哉!惜夫,叔孙生之为器小也!徒窃礼之糠秕,以依世、谐俗、取宠而已,遂使先王之礼沦没而不振,以迄于今,岂不痛甚矣哉!是以扬子讥之曰:“昔者鲁有大臣,史失其名,曰:‘何如其大也!’曰:‘叔孙通欲制君臣之仪,召先生于鲁,所不能致者二人。’曰:‘若是,则仲尼之开迹诸侯也非邪?”曰:‘仲尼开迹,将以自用也。如委己而从人,虽有规矩、准绳,焉得而用之!’”善乎扬子之言也!夫大儒者,恶肯毁其规矩、准绳以趋一时之功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


注:①侠:通“夹”,在两旁。②喧哗:大声喧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皇帝传警/辇出房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
B.于是皇帝传警/辇出房/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
C.于是皇帝传警/辇出房/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
D.于是皇帝传警/辇出房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石,是古代的计量单位,可表重量,一百二十斤为一石;可表容量,十斗为一石。
B.拜,古代指授予官职,常用于升任高官,还有“升、拔、左迁、超迁”等也是升官。
C.太常,是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的官员,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
D.仲尼,是孔子的“字”;“字”是古人成人后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刘邦切身体会到当皇帝的尊贵,是在长乐宫落成典礼上感受到的。
B.礼仪蕴含的道理对个人、家庭、乡里邻居、国家、天下都是有好处的。
C.司马光批评高祖皇帝不能与三代圣君并列,是错用叔孙通,未用大儒。
D.扬雄认为大儒是能够破坏自己的规矩、准绳,放下立场顺从别人的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卫官侠陛及罗立廷中,皆执兵,张旗帜。
(2)叔孙通欲制君臣之仪,召先生于鲁,所不能致者二人。
2020-09-21更新 | 7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魏邢丘。范雎日亲,用事,因承间说王曰:臣居山东时,闻齐之有孟尝君,不闻有王;闻秦有太后、穰侯,不闻有王。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为此四贵者下,乃所谓无王也。穰侯使者操王之重决制于诸侯剖符于天下征敌伐国,莫敢不听;战胜攻取则利归于陶,战败则结怨于百姓而祸归于社稷。臣又闻之,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其主。淖齿管齐,射王股,擢王筋,悬之于庙梁,宿昔而死。李兑管赵,囚主父于沙丘,百日而饿死。今臣观四贵之用事,此亦淖齿、李兑之类也。夫三代之所以亡国者,君专授政于臣,纵酒弋猎。其所授者妒贤疾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不为主计,而主不觉悟,故失其国,今自有秩以上至诸大吏,下及王左右,无非相国之人者。见王独立于朝,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王以为然。于是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以范雎为丞相,封为应侯。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五》)

材料二:

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上有所长,事乃不方。矜而好能,下之所欺;辩惠好生,下因其材。上下易用,国故不治。

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徙。故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不见其采,下故素正。因而任之,使自事之;因而予之,彼将自举之;正与处之,使皆自定之。上以名举之,不知其名,复修其形。形名参同,用其所生。二者诚信,下乃贡情。

(节选自《韩非子·扬权第八》)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穰侯使者A操王之B重C决制D于诸侯E剖符F于天下G征敌伐国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拔,指夺取军事上的据点,与《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的“取”“举”词义不同。
B.益,更加,与《苏武传》“单于益骄”的“益”的词义不同。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谷神,稷为土神,“社稷”也常常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D.卑,使……卑微,与《屈原列传》“复释去张仪”的“去”的用法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雎运用果实太多会压折树的枝干,枝干折断会损伤树根的现象说明封地过于强大对国家的隐患,从而说服秦王。
B.范雎先用历史故事晓以利害,再分析太后、穰侯等人擅权的现状,最后表达对秦国未来局势的担忧。
C.韩非子强调客观事物名称的重要性。因为名称正确事物的性质就明确了,反之名称有偏差事物就捉摸不定。
D.韩非子认为事物都有各自的用处,运用公鸡报晓、猫捉老鼠来说明国家政事的处理也应如此。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阳、泾阳等击断无讳。
(2)矜而好能,下之所欺;辩惠好生,下因其材。
5.韩非子和范雎分别使用哪些论证方法揭示了君主怎样的为政之道?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4-04-04更新 | 10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元八年秋,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桓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阳平公融等攻寿阳。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石欲不战以老秦师。十一月,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又分兵断其归津,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士卒死者万五千人,尽收其器械军实。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何谓弱也!抚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肥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瑛、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坚中流矢,单骑走至淮北。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
B.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
C.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
D.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未至十里/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
2.下列对课文中的画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形影相(安慰)             责臣慢(逃避)
西山(迫近)             供养无(主事的人)
B.垣墙周庭(砌上垣墙,名词作动词)       扃牖而居(关闭)
吾妻归宁(回娘家省亲)       或凭几学(写字)
C.未尝不临文嗟(悲伤)       及其所既倦(求得)
一也(意态,情趣)       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之兴怀(因)
D.生生所(凭借)             云无心以出(峰峦)
或植杖而籽(耕耘,播种)       窈窕以寻壑(幽深的样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秦军队重兵压境,东晋京城里的人,包括谢玄,都震惊恐惧。因此,棋术一直胜过谢安的谢玄在对弈中却未能获胜。
B.面对紧急的军情,谢安仍畅游山水,尽情玩乐。桓冲对此深表不安,认为谢安如不耽于闲适生活,将会更显得有谋略。
C.寿阳之战正式交战前,谢石想通过不交战来拖垮前秦军队,但谢玄采用不同策略,选派精兵迅速出击,局势发生转变。
D.眼见前秦军队慌乱后撤,苻融急忙骑马巡视,不料战马倒地,苻融也被晋兵所杀。失去主将的前秦士兵顿时溃不成军。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
(2)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3)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项脊轩志》)
5.前秦军队众不敌寡,其作战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对战局有一定影响。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2023-03-20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