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1 题号:1981645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 愤

陆游

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

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齐盟

蓬窗老抱横行路,未敢随人说弭兵。

【注】①《书愤》组诗共五首,为陆游被罢职退居山阴时所作,这是其五。②汴:汴河,流经汴京,为北宋王朝的生命线。③剖心:商纣王怒比干之谏,遂剖其心。④抉眼: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剑令伍子胥自尽,伍子胥临终前万分悲愤地说“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⑤齐盟:同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汴河依旧清澈,穿越汴京蜿蜒而去,昔日宫墙犹在,但江山早已易主,令人感到悲凉。
B.诗人以比干剖心的典故来表示自己的忠诚,以伍子胥抉目悬门的典故来表达平虏的信念。
C.诗人将朝廷奸佞比作小丑,将背信弃义的入侵者比作犬羊,以此来抒发内心的痛恨。
D.诗人坐在“蓬窗”之下,虽然年事已高、日薄西山,但仍有征战沙场、纵横驰骋的志向。
2.诗题为“书愤”,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愤”?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陆游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①该诗为宋光宗淳熙十三年春于会稽石帆别业所作,当时诗人62岁。②淳熙十三年春,诗人被起用为严州知府,奉诏自家乡山阴赴临安,此诗是在寓所等候皇帝召见时所作。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书愤》前两联回顾过去,首联以比喻突出早年立志收复故土的豪情,领联两句概括了作者身临抗金前线的往事。
B.《书愤》颈联用檀道济的典故明志,尾联则盛赞诸葛亮的功绩,表达了想要效仿两位英雄,立志为国家鞠躬尽瘁。
C.《临安春雨初霁》颔联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颈联则刻画闲适恬淡的场景,实则暗示诗人的郁闷与惆怅。
D.两首诗情感深沉,风格各异。《书愤》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临安春雨初霁》则恬淡清新,含蓄深婉
2.两诗写于同一年,显现出诗人思想情感在短时期内的反复,请分析两首诗的尾联所表达情感的差异。
2022-07-14更新 | 84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寄仲高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释】①仲高,陆游堂兄陆升之的字。乾道八年(1172)秋,陆游在川中阆州仙鱼铺收到仲高从家乡山阴寄来的书信,作《仙鱼铺得仲高兄书》诗,其中有“病酒今朝载卧舆,秋云漠漠雨疏疏。阆州城北仙鱼铺,忽得山阴万里书”之句。仲高死于淳熙元年(1174)。此词当作于乾道八年至淳熙元年之间。②茶烟:煮茶时冒出的水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一问一答,写蜀中与故乡山阴距离之远,为全诗表达思家和思念仲高之情定下伤感的基调。
B.“寄语”两句借流水表达怀人之情,同时也含蓄地告诉仲高,自己用不了多久便会乘舟去寻访兄弟。
C.最后两句,作者以“茶烟”的闲适反衬鬓发已白、夜不能寐的愁绪,抒发了故土难回的无奈。
D.全词情致细密,语言清丽,用委婉的笔调,深沉的感慨,借乡愁来表达作者遭受朝廷内外投降势力排挤打击的满腔悲愤情绪。
2.“书回已是明年事”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它的精妙之处。
2024-03-09更新 | 5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各小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陆游

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三万里河”指黄河,“五千仞岳”指华山,两者都在金人占领区内。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诗人的心平静下来。
B.第一首诗写诗人久病将愈、壮心高涨,渴望上阵杀敌,收复国土以报效国家,“怆”字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C.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
D.第一首以沉郁胜,第二首则是以雄浑胜;第二首比第一首意境更为辽阔,感情也更为沉痛。
2.请赏析“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表达技巧。
2022-06-12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